蔬菜大棚土壤酸化如何改良
李洁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棚蔬菜种植行业迅速崛起,且其经营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在大棚蔬菜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列土壤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土壤酸化问题。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超过30%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的土壤酸碱值<5.5,属于轻度酸化的大棚土壤;有超过50%的土壤酸碱值<6.0,属于较严重酸化的大棚土壤;甚至有部分土壤的酸碱值已经降到4.5以下,属于严重酸化土壤。大棚土壤的酸化使作物发育不良,严重制约着大棚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大棚蔬菜种植;土壤酸化;解决对策
近年来,为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出台了一系列调整农业结构的相关规定。这导致大棚蔬菜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会增加10%以上的蔬菜种植面积,在农民个人收入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与此同时,随着各项科学技术走进农业的步伐加快,对提升蔬菜产量和质量都有进一步的影响。相比于传统的蔬菜种植方式,越来越多的大棚蔬菜种植出现在我们视野范围之内,但是由于多年种植,高温、高湿、高施肥等培育方式都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产生影响,出现土壤酸化的状况。因此,为了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加强对土壤环境的保护。
一、出现土壤酸化的原因
1.土壤自身原因。大棚内的土壤长期处于高温、高湿度的状态,其中富含的微生物会与蔬菜的根系代谢作用相互作用,产生碳酸。与此同时,由于土壤内含有多种化学分子,还有很多物质之间会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可以产生氢离子,直接提升土壤的酸度。
2.施肥的原因。由于大棚蔬菜种植追求更多的是高效率产出,往往会长期食用肥料,而如果长期过量施用单一品种的化肥会提高土地酸度。比如含硫酸铵化肥该种化肥对作物生长有利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含氮的铵阳离子,而硫酸根离子由于不携带营养会被滞留在土壤当中,造成土壤酸化。除此之外,如果含氮、磷、钾三元复合肥的投入比例过大或不适当,则会造成土壤养分失调,土壤内部酸碱度不平衡的状况。
3.栽培管理的原因。绝大多数大棚蔬菜种植都要求较高的温度和湿度,随着大棚蔬菜栽培年限的增加和不当施肥等影响,会导致耕层土壤酸根产生积累,最终出现严重土壤酸化的不良状况。同时,由于大棚蔬菜的产量和复种指数高,需要较大量的肥料进行辅助生长,这直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产生影响,随着土壤有机含量的减少其缓冲能力也逐渐降低,加重土壤酸化问题的影响。
二、大棚蔬菜种植出现土壤酸化的危害
1.造成大棚蔬菜产量减产。出现酸化的土壤内的微生物种群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比如细菌个体生长变小、生长繁殖速度降低等变化。以主要分解有机质的微生物类群牙孢杆菌、极毛杆菌为例,如果土壤出现酸化状况,会极大地减少有关真菌数量,对土壤内部的营养元素良性循环产生不良影响,最终造成大棚蔬菜产量减产。值得引起注意的是,酸化的土壤还可以使土壤内氨化细菌和固氮细菌的数量降低,却若土壤内部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能力。
2.无法提供蔬菜正常发育的土壤环境。酸化土壤会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流失的进程,致使土壤结构发生不利改变,破坏原有的土壤结构,出现土壤板结、物理性能下降以及抗逆能力下降等情况。我们往往称这种情况下的土壤为贫瘠土壤,极大的削弱了大棚内蔬菜抵御旱、涝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对蔬菜的正常发育也产生不利影响。
3.微量元素不平衡导致作物死亡。据实验可知,铝、锰在酸性条件下的溶解度会比中性溶液中有所增大。土壤被酸化之后,土壤中含铝 、锰等化学元素会因产生化学反应而释放大量铝离子、锰离子,该种离子形态也就是蔬菜可以直接吸收的形态。如果大棚蔬菜长期、过量地吸收铝离子会引起中毒反应,严重时会造成作物死亡。此外,如果土壤中的氢离子数量超过适宜范围,会对蔬菜吸收其他阳离子产生制约的作用,导致其他作物不能很好的生长。
4.急性伤害和慢性伤害。土壤酸化会对大棚种植蔬菜造成的伤害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具体表现如下:
(1)急性伤害:通常是指严重酸化的土壤内,如果强酸或高浓度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与大棚蔬菜直接接触,会导致蔬菜叶片在短时间(通常為1—3天)内出现局部植物细胞死亡的状况,会出现枯叶、枯枝甚至是枯株的状况。
(2)慢性伤害:通常是指酸化程度较低的土壤内,大棚蔬菜长期与弱酸或低浓度的二氧化硫污染物直接接触,会导致蔬菜叶色发生色素变化,具体表现为枯黄、缺绿等。同时还会再一个较长周期内对作物细胞正常代谢活动产生影响,最终导致植物细胞死亡,最常见的慢性伤害变现症状为过早落叶。
三、大棚蔬菜种植面临土壤酸化的解决措施
1.施用有机物料。施用有机物料不仅可以提升土壤内有机质的含量,维持土壤酸碱值的稳定,进而提高大棚土壤的缓冲能力。与此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土壤内机物料的分解利用率,增加土壤可供吸收的有效养分,减少蔬菜发生病虫害的概率。
2.改变传统的施肥方式。蔬菜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一般为1: 0.3:1.03,因此,在进行大棚蔬菜种植中施肥环节是,应当加强对钾以及中微量元素投入的注重,并根据上述最佳的比例进行复合肥品种的选择。
3.适量施加尿素。施用尿素能够在短期内对土壤酸碱值进行改变,将其提升到正常范围之内。与施尿素的水平直接与土壤酸碱值升高的程度有关,呈现正相关的趋势。
4.施加生石灰。生石灰施入土壤可通过中和反应来提高土壤酸碱值,同时还能为蔬菜补充大量的钙元素。具体施用方法如下:在进行蔬菜播种之前,将生石灰粉碎(能通过100目筛),接着将生石灰和有机肥按照一定比例撒施于大棚内土壤,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要保证生石灰和有机肥与土壤混匀。
5.选择耐酸度较强的蔬菜品种。由于不同品种的蔬菜的耐酸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应当根据土壤酸碱度进行蔬菜品种的选择。比如在酸碱值3.5的高酸性环境里,选择抗酸性较强的青椒、菠菜和胡萝卜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对蔬菜的产量有所要求,更多的要求其在质量和健康方面有所保障。为顺应这种时代的需求,我国蔬菜大棚种植行业迅速崛起,并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种植规模在不断的扩大,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不良因素和安全隐患的出现,其中最亟待解决的就是大棚土壤的酸化问题。蔬菜大棚如果出现土壤酸化的不良状况,会直接对蔬菜作物的发育状况产生影响,对其产量和健康品质造成不良影响,于此同时还降低了大棚蔬菜的产量和土壤循环利用率,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隋春青,柳林虎.蔬菜大棚土壤的酸化与综合治理[J].北京农业,2005,(2):11.
[2]熊汉琴,王朝辉,宰松梅.种植年限对蔬菜大棚土壤肥力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07,(3):137-139.
[3]李浪.浅谈大棚种植对农业土壤环境的危害[J].广东科技,2013,(16):189,172.
[4]郑镇勇.连作蔬菜大棚土壤酸化成因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7,(16):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