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挖掘七年级聋生的写作潜能

品牌
科教导刊
2019年12月09日 12:59

一道七年级数学的 不定方程 你会解吗

李华

摘 要 聋生由于听力障碍,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比同年龄的健听人相差甚远,导致他们与社会接触面狭窄,易产生消极情绪,出现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聋生是社会中的一员,与健听人沟通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书面语言来传递情感、态度、事实、信念和想法。为了避免聋生在运用语言文字时出现词语颠倒,语句不通顺,理解含糊的现象,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并摹仿文本、积累素材,创设写作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方法来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为每一个聋生多备几把开启写作潜能的钥匙。

关键词 写作潜能 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 积累素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2.054

Abstract Because of their hearing impairment, deaf students are far less able to use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 than their hearing-impaired persons of the same age. As a result, they have narrow social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and tend to have negative emotions and psychological barrier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Deaf students are a part of society and the main way to communicate with hearing people is through emotions, attitudes, facts, beliefs and ideas in written language.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deaf students from us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the words are not upside down and the sentences are not smooth and the vagueness is understood. In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the teacher guides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imitate the text, accumulates the material, creates the writing situation, The subjectivity and other methods to tap the potential of writing students, prepare several writing skills for each deaf student.

Keywords writing potential; stimulate interest; create situation; accumulate material

聋生由于听力障碍,听不清别人的语言,说不明自己的语言,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比同年龄的健听人相差甚远,导致他们与社会接触面狭窄,易产生消极情绪,出现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聋生是社会中的一员,与健听人沟通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书面语言来传递情感、态度、事实、信念和想法。因此挖掘聋生的写作潜能是当务之急。为了避免聋生在运用语言文字时出现词语颠倒,语句不通顺,理解含糊的现象,在写作教学中,我们不断地改进教学教法来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为每一个聋生多备几把开启写作潜能的钥匙。

1 激发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的内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提高学生写作的内动力。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尝试着采用以下两点做法:

(1)争星创优法。竞争意识是创新意识的先决条件。每个学生都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向上心理,渴望表现自己。我们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运用竞赛手段,可以激发竞赛情境,唤醒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2)语言激励法。对于一看作文题目就摇头的学生,是信心不足,从而引发不良情绪,有的垂头丧气,有的交头接耳聊闲话。作为老师,要宽容对待学生,才能让学生释放自己。心平气和地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让他们去发现自身的优缺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用语言激励法,引导学生不必恐惧,绝不要放弃自己的努力,要读懂题意,了解题目中已知的词与词的关系,鼓励学生立意、构思,然后动笔,先写两三句,再写五六句,逐步增加语句成段、篇。我也及时表扬该生有留心观察的好习惯,能把自己的见闻写清楚。学生得到老师的夸奖,从此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1]

2 理解文本,是学生摹仿文本的基础

理解文本是学生摹仿文本的基础和前提,而创造總是从摹仿开始的。摹仿是一种再造想象,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难度,又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当然,模仿不能生搬硬套,要力求创新。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从仿句、仿文等形式使学生看到名家之语,可以出于己口。通过摹仿,学生可以抓住事物的外部和内部特点进行描写。在教学中,我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品读精彩的段落,通过个别读、齐读、诵读等方式,不仅让学生读中悟义,读中体情,读中赏析,从而引导学生练习正确摹仿文本。如:在学完《再见了,亲人》这课后,练习中要求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有时会碰到激动人心的事,请学生选择一件自己经历过的事写一篇短文,把主要内容写清楚,注意写出自己的内心活动。我按课文意思,要求学生开头要写一个祈使句、接着用“永远不会忘怀”、“记得”造句,最后使用反问句结束。学生们有的写与父母或爷爷离别时的情景,有的写与老师或姐姐分别时的情景,写出了学生对人的深情厚意,写得真实、感人。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情感的文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2]事实证明,只有包含真情的文章,才会散发出永恒的光彩。endprint

3 创设情境,是激活学生写作的关键

写作不仅在健听孩子的心里是一件难事,在聋孩子的心里也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所指出的“教学活动必须与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相吻合”[1]。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 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我有时觉得聋孩子脑子一片空白,不知该写什么,想不起一点事来写,很茫然。如果能创设写作情境,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把学生内心的话语激活。在动笔之前我们引导学生表演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而迅速地理解语句,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

比如在教学《消息》前,老师提前几天要求学生去收集身边的消息,以日记的形式,可以写学校的活动,班级的好人好事,也可以写手工课、体育课发生的事。然后在作文课上,要求学生进行一次“新闻联播”,用二十分钟的时间对身边的小事进行具体的写作,再点名轮流播送。学生乐意接受,因为写的是他们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在写人的作文中,从人物的外貌和神态、语言、动作的细节特点来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品质。涉及到写人的外貌,我先指導学生观察本班同学后,要求他们用几句话描写某个同学的外貌特征和神态,再让大家猜猜写的是谁。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上台来念自己写的语句。这种有趣味性的写作能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4 积累素材,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老师平时的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赞扬的大拇指;父母的一个信息,一个微笑;爱心人士一次次的捐赠活动,班上的好人好事都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老师要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生活,用心灵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会换位思考,不断地认识自我,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把自己所看所想所悟的伤心事、高兴事都及时记录下来,激发起写作灵感,体会成功与失败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如老舍所指出的“深入生活好比挖井,虽然直径不大,可是能穿透许多土壤”。 [3]

4.1 备记事本,记录身边的事件和美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平日不积累素材,写作文时就欲速则不达。我们要向名人学习,随身备个记事本,记录生活中自己的心得、听到的奇闻趣事、看到的风景和习俗。

(1)记自己身边的事。写作的最大技巧就是“说真话”,写真话才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才有可表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常常留心观察身边同学的一言一行,如:助人为乐的事件——帮同学扎头发、帮小同学洗衣服、帮生病的同学扫地、让座等等;关心集体的事件——劝同学上课不要讲话、布置教室、带领同学背课文、参加体育活动比赛等等。如果有了写作主题,明确了具体事例,学生还不会写作,老师可以适当提示。

(2)记一年四季的气候与自然现象的变化。“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名言。[4]教师教育学生要学习气象学家竺可桢持之以恒地观察物候现象的可贵精神。在观察一处景物进行写作时,我们可以写美丽的校园或公园,按一定的方位顺序,抓住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通过分析比较校园和公园的异同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景物的特点。我们也可以写旅游名胜古迹、田园等,抓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特点,摹仿课文《赵州桥》、《颐和园》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同时要巧用修辞手法。因为巧用修辞手法是增强语言表现力的重要方法,可以使事物更具体生动,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使其情融于景更具感染力。

4.2 以书为伴,增加课外阅读量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注重对聋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是挖掘聋生语言潜能的重要途径。老师必须教给聋生一定的读书方法,帮助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1)摘抄好词、好句。读了一篇文章后,要明白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文章要表达什么思想;要把自己感兴趣的词和最能突出文章中心的词语、句子抄下来,并找出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

(2)训练写读后感。指导学生在课外多看、多读、勤思考国内外的童话、寓言、故事等书籍,要求读通,读懂,能概括书中的主要人物、事件,了解作者在书本中要表达的意思,写出自己的感想。在写作中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实践证明,注重课外阅读,不仅能挖掘聋生的语言潜能,还能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和心理素质。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 [5]

5 发挥主体性,是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知识是可以传授的,但能力是一种心理倾向,不可以传授。能力是培养出来的,靠自身参与练习才能获得。参与练习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所以我们要为学生提供练习创造性写作的空间和时间,训练学生把亲眼所见和大胆的想象结合起来写作。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在写作时,老师可以巡回指导后进生写作。等到大部分学生一写完,就引导学生先自己修改作文,通过自己默读、轻声读、朗读,使用修改符号对一些语句和标点符号进行增、删或调换,然后是生生互改,检查是否抓住主题,突出中心。最后是教师点评,把好的作文作为范文,让大家来分享;把某段写得好的就重点讲评这一段;把只有一两句写得较通顺的,也就对这一两句进行肯定,给予鼓励。目的是以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我们通过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写作平台,让每一个学生找准写作主题,勇于思索,尝试写作的成功,体验快乐,挖掘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出思维的火花。成功等于99%的努力加上1%的灵感。每个学生只有坚持多读多观察勤思考勤动笔,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阶梯,锲而不舍,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达到处处沟通无障碍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漆权.创新与创新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75-191.

[2] 王伟营.初中生分类作文范本[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3:242.

[3] 江少川.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9-12.

[4] 卢勤.做人与做事[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57-58.

[5] 季佩玉,黄昭鸣.聋校语文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25-227.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学生 自己的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