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进智能花盆的探索与思考

品牌
科技资讯
2019年12月27日 04:22

...思维无限灵感,花盆里也有文章

邓洪松

摘 要:科技发展到今天,人类的生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在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应用,人们生活因为信息化而得到极大便利,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种植花盆的信息化做一个探究。依据当今现代化的科技,解决了人们养花难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信息化系统的各个组件,浅析了该花盆与普通花盆的领先之处,以期能够为花盆的改进提供借鉴方案。

关键词:信息化 智能化 节水 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1(b)-0070-02

1 核心组件

中央控制系统:由一枚中央集成处理器(CPU)和一套用来存储数据库的信息存储系统构成,在这个花盆中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且做出相应的决策。

信息采集系统:由多个传感器(包括温度、湿度、光线强度等多种传感器)对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完成后将信息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

水量调节系统:采用电子开关进行控制,有数个小型喷口同时多角度的为花盆补水,控制花盆的湿度,并且在高温的情况下为花盆自动降温。

电量补偿系统:有两种充电模式,可采用直流电源充电或者使用太阳能光伏板为电池供能。

各组件的构成及功能见图1。

2 工作原理简介

打开开关,系统启动后自动进入自检,完成自检后信息采集系统开始发挥作用,采集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等数据,完成采集后将数据呈递给CPU进行数值运算,与存储系统中预设的值进行比对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案传送到水量调节系统,打开电子开关来解决问题,1min后信息采集系统再次启动并且再次传送数据到中央控制系统判断,直到解决问题为止,正常情况下,系统每隔30min检测一次环境数据,判断是否需要补水(见图2)。

3 可能遇到的问题

3.1 线路及电子元件的锈蚀问题

解决方案:所有线路均采用包铜线,并且从设计上就注意干湿分区,尽最大可能避免锈蚀;并且所有元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一旦出现锈蚀,可使用备用元件进行更换。

3.2 如何根据不同的植物的习性浇水

在中央控制单元的存储中心内置多套浇水方案,如针对阴生植物,系统将较普遍方案来增加水分供给,以便保持相对较潮湿的环境;如针对不同季节的补水,系统也内置了不同方案,如尽量减少在光照强烈时进行浇水,多在阴凉时段补水,总之,系统为了达到个性化补水的目标内置了多种方案可供选择。

3.3 对水资源的消耗情况

在此方案中,使用6个小喷口进行相对的节水化补水,单口径流量在2.5mL/s左右;除了让喷口小型化之外还采用电子开关控制水阀,此电子开关采用专用线路与中央控制系统独立连接,尽最大限度降低了对水资源的消耗。

3.4 植株对智能花盆的适应性情况

在预实验中,当花盆直径在15cm,有6个喷口时,水分的有效吸收率在80%以上,且可连续数周人不必关心花盆中的植物长势。

4 与市面上已有的花盆的比较

4.1 个性化

市面上的花盆大多存在功能单一、模式单一的缺点,不能很好地满足植物因生长而改变的需求,此花盆采用全自动化的设计,以丰富的功能、多样的模式,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减少了用户需要照料花盆的时间。

4.2 科学性

采用多喷口供水及渗析设计,使水的用量和补水效果达到最大限度的平衡,在水量最少的情况下达到了水量的最大化、最优化的利用,同时也避免了传统花盆常出现的涝底现象,减少了对植株的损害。

4.3 自动化

避免了传统花盆需要人每天照料的麻烦,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依赖人的时间,并且采用先进的一体化设计,为后续的发展留下了极大的改进空间。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系统依托信息化,实现了智能化、科学化的补水,以及能量的自动补充,并且还有个性化的选择,这只是笔者对信息化在生活中的实践做出的一些探索,信息化产品的发明对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紧密而重要的影响,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勇于探索,去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 苑新宇,马淑香,艾志杰.全自動智能花盆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7(5):35-37.

[2] 潘敏开,黄业盛,何俊蜓,等.一种交互式的物联网智能花盆系统设计[J].科技资讯,2017,15(2):4-6.

[3] 张娜.智能花盆技术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

[4] 张娜,吴文福,杜吉山,等.智能花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农业与技术,2016,36(1):174-176.

[5] 会提醒主人的智能花盆[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0(9):52.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花盆 补水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