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优化路径

品牌
科技资讯
2020年01月15日 17:14

关于体育教学类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与提高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

王婉珍

摘 要:高职体育教学要满足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需要,培养身心健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学校毕业后从事职业具备的岗位能力服务。当前高职体育教学存在教学方法运用不够科学、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不够融洽、高职体育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等问题,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对高职体育教学的深度剖析,提出打造符合职业和岗位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针对不同专业高职大学生设计体育课程内容、处理好师生关系,强化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课程设计等优化路径。

关键词:高职 体育教学 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1(b)-0155-02

高职体育教学要满足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身心需要,还要服务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锻炼,为学校毕业后从事某种职业具备的岗位能力服务。在当前高职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背景下,发挥体育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为高职院校培养身心健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专门的体育教学内容设计与实施,为培养学生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体能、身体机能和职业素质服务。

1 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大多是沿用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体育教学内容和目标定位缺少将高职院校的职业元素纳入其中,在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评价等多个环节与普通本科院校雷同,尚未真正形成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从而影响了高职体育教学效果的发挥。首先,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不和谐。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学通常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主宰着课堂,片面地把自己定位成教学信息提供者、课堂秩序的维持者、学习结果的评价者。学生已经习惯于教师的灌输、习惯于无条件地接受与服从。教师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畏惧老师,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在课堂上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师生间只是一种单向交往的关系,要么教师碍于面子,不屑与学生交往;要么学生害怕老师,而不敢与教师进行交往。这种严格控制和过于强调纪律的课堂教学只会导致令人窒息的师生关系。在这种教学氛围下,不利于不同专业大学生学习符合个体职业需要的体育教学内容,影响了高职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其次,高职体育教学方法运用不够科学。传统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顺利完成体育教学目标,不厌其烦、千篇一律地采用讲解与示范,学生观察与模仿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只是单纯地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专业特征、心理需求、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在这种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简单地认为教得越多,学生学得越多,而不管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能否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体育教师就像是导游,学生就像是课堂的观光者,走马观花、漫不经心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没有根据不同专业大学生的职业岗位需要去设计体育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第三,高职体育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职业能力导向下的体育教学要根据高职学生的专业特征、岗位特征去设计对应的体育教学评价。然而,现阶段的体育教学评价却仍然强调对学生所获得知识、技能和运动成绩的评价,以此来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如学生运动成绩好,就说明学习优秀;学生运动成绩差,则说明学习差,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及其身心发展差异。教师只是把自己定位成教学评价的“评判者”,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一个人说了算。这种绝对性、定性的评价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学生学习的失落感与挫折感,容易导致学生间的两极分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评价自始至终贯穿着整节课堂,而学生却很少甚至没有参与评价,他们只是教学评价的看客与旁观者,致使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削弱,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 提升高职体育教学的优化路径

2.1 打造符合职业和岗位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

将体育教育的教育、娱乐、强健体魄等功能贯穿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打造的体育课程要既符合职业和岗位需求,又符合就业方向和职业发展的具体需求,开展包含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综合素质在内的职业性体育教学,凸显体育教育的职业方向和本质特征。在体育教材的选择上,要明确体育课“用什么教”以及“如何去教”,丰富教材的职业化元素,将职业化体育教材作为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风向标。并且,体育教师必须要熟悉体育教材,要在把握体育课程目标以及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寻找有效教学的突破口,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实施组织教学、开展教学评价工作等,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去学,使之学得更好。

2.2 针对不同专业高职大学生设计体育课程内容

高等职业院校,不同学科专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制订体育教学方案时必须要统筹规划,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特色来打造与其匹配的体育教学内容,通过健康科学的体育教育来矫正未来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可能出现的身体健康问题。体育教师要明确“为什么教”,教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未来工作的社会适应能力。要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认知、技能、情感等目标是否得到应有的体现,还要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愿学”“乐学”,是否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在体育课堂中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应该认识到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具有不一样的体育教学需要,如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由于要经常在车间进行大体力操作,对肩部力量、身体耐力以及灵敏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针对这一专业的大学生可以考虑设置一些户外拓展类的体育活动。

2.3 处理好师生关系,强化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程设计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体育教师是教育者,是履行教育教學职责的专业人员,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和使命,是高职教育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新课程要求体育教师在学生学习中扮演促进者的角色,要积极适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角色定位。在职业能力的导向下的体育教学实施中,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引导,将运动技能传道和学生职业素养锻炼作为日常体育教学的主要职责,积极发挥体育教师在职业型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方案制定、体育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作用,教师始终要把自己定位成学生职业能力的引导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不断强化自身的主导作用。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如何认识学生、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体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征,体育教学效果才能更好地体现,才能为培养学生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体能、身体机能和职业素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彭国强.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改革探析——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39-44.

[2] 黄素珍.试论协同理论在区域学校体育发展中的运用[J].浙江体育科学,2010(2):72-74.

[3] 彭国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微[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61-63.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学生 高职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