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员工降薪申请,全额发工资!谁家霸道老总如此硬核?

品牌
网络
2020年03月02日 17:48

近段时间来,相信很多网友都遇到几个生活中的巨大困扰。那就是一、二月工资能不能发、能发多少、够不够花销,亦或者是如果在职的这家企业倒下了,该怎么办?成年人的困扰往往来自于肩膀上的担子,家庭生活、儿女教育、房贷车贷信用卡,这些都离不开钱。

而正当很多网友们在抱怨着企业强制降薪、无法发放工资的时候。却有很多凝聚力非常强的公司员工,他们自愿联名,向公司申请降薪、无薪工作。想要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和公司同进退,共渡难关。

同甘共苦,同进同退

2月10日线上复工当天,成立刚满两年的创维厨电公司发生了一件让人感到十分惊讶的事情。没有商量过,也没有领导的提议,一名普通员工在公司全员工作群中发出了无薪工作的申请。他提出了疫情期间自愿不要工资,直至公司的生产、运营全面恢复的请求。还未等领导回复,这项申请便被全体员工接龙下来。

员工们期望自己力所能及的助力,能为公司在疫情中的艰难运营作出贡献。

在看到公司员工们无薪工作的接龙申请,创维厨电总经理兼董事的何顺刚并没有偷着乐。

“企业是员工的企业,员工是企业的员工。”

“在这疫情的关键时刻,大家的心意公司收到了。感谢所有创厨人的助力,无论是一月还是二月的工资我们依然照常足额发放,你们是公司最大的财富。”

对于作为总经理的何顺刚而言,他始终认为员工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所在。疫情固然给创维厨电带来一定的影响,但他坚信这只是暂时的,创维厨电应当主动承担为员工遮风挡雨的责任。

狂风骤雨,船上干粮已不够

这次疫情对于国内来说无疑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中小企业,几乎是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受到了一次难以承受的“金融危机”。

新冠疫情对旅游、餐饮旅店等服务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会比较明显。但对珠宝奢侈品、航空、交通、电影、商贸零售、生鲜、服装、家具家电等行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创维厨电作为创维集团下的新生力量,在集团的支持下,两年间的发展非常迅速,现金流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健康的。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谁又能想到会有这么一件全国性的突发事件。对于创维厨电来说,他们要承担着生产、运输、服务等多个方面的运营压力。

如果疫情再继续持续下去,再强大的团队也会坐吃山空。所以在这个时候,创维厨电勇于担当的精神,无疑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迎风踏浪,直面战“疫”

作为创维厨电的当家掌柜,何顺刚并不打算坐以待毙。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他需要直面疫情带来的影响,积极作出应对。

在2月17日的时候,这支富有拼搏精神的创业队伍全体部长便已经回到了深圳,对当下疫情的影响,梳理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以及规划部署了新的战略。

本来已经在2019年筹备完成的海南博鳌大会全部推翻,在有限的十天内,筹备出了博鳌大会的全新方案,并进行了为期7天的在线直播培训课程。积极为代理商、经销商谋划新的经营模式与方案,全新的线上带货模式在区域试点也获得了不错的战绩。

接下来其将结合互联网的社群营销模式,直播带货模式陆续出台,和创维厨电的代理商、经销商并肩作战,在逆势下走出一条路。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如同何顺刚这样优秀年轻的企业家,在我们国内其实还有很多。就像这次事件中向一线伸手援手的各位企业家。他们知道,既然困难无法避免,那就要迎面而上,思考如何在困难里头打出一条路出来。

也只有像这样在疫情中思考如何破局,并且关怀员工,为员工遮风挡雨的企业在,中国才能上下一心,渡过这一次的难关。

有一句话说得好,这场疫情不仅仅考验着社会基础设施的运作能力,也是一次企业人设的突击考试。往日里公司对员工好不好,企业的组织力、凝聚力够不够,看员工的表现便能知晓。

从个人角度而言,小编很敬佩主动要求降薪、无薪工作的员工,因为他们懂得从公司的角度出发,理解公司的困难,和公司共进退。一方面小编也很敬佩这些员工所在的企业,因为他们平时的薪资和福利一定是不错的,如果员工没有积蓄,他们不可能还那么大方的要求降薪、无薪。

这些勇于承担亏损,为员工撑起庇护伞的企业,和懂得关怀员工、维护员工利益的企业家,真心值得我们点赞。

国之幸,民之幸!

据统计截至2020年1月31日,1068家企业已累计捐赠147.1亿元。在疫情期间,国内外中国企业家支援一线物资人力、物力、财力,展现中华企业家精神,企业兴国之强!实乃国之幸,民之幸!

经过统计数据显示,本次疫情未对企业家未来经营信心产生显著的影响。超过半数的企业仍会按照原有资本开支计划继续经营,增加资本支出的比例还略高于减少的比例,显示出企业家对未来的经营信心未受打击。

小编相信,在疫情之后,春暖花开经济复苏,就像非典之后诞生阿里、京东、腾讯这样的行业巨头,迎来全新的繁荣景象。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