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浙江杭州人才市场,几名女大学生手举\"招聘门\",上面写满...
那蕾
[摘 要]在机械行业自动化不断发展过程中,企业对数控技术要求更高,也给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质量。目前,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如何培养技能型高素质人才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现阶段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具体的培养方案,最后提出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基础的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望采纳。
[关键词]就业岗位需求;中职院校;数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TG6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5-0205-01
数控技术专业是中职院校重要的专业之一,同时数控技术也是现代化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为现代自动化生产提供有力保障。中职院校能够为社会培养技术人才,但是从目前中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说,中职生专业技术还与企业岗位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对学生创业、就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基于此,对以就业岗位需求为基础的中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现阶段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 課程设置职业性缺乏
中职人才培养必须依靠有效的课程才能实现。但是目前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培养目标中,学生知识结构包括了专业基础知识、传统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等。但是目前中职专业课、文化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很少考虑到数控技术岗位需求对学生专业、差别化教学的影响。特别是不能将数控技术与其他机械类专业区别,也没有根据本专业的特点进行排序,专业性不够突出,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职业性缺乏。
1.2 技能教学、训练过于单一
在目前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尤其是专业课教学中,主要是围绕国家相关部门技能证考核开展。尤其是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过程中,训练项目往往过于单一,导致学生技能与企业需求贴合度不断降低,存在严重的重证书、轻技能的现象。另外,在培训过程中往往采用重复、羌胡的办法,在技能掌握也不够全面。
1.3 中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
近年来,我国中职院校扩招速度也不断加快,中职院校数量、规模都不断增加,教师队伍规模也不断增加。但从总体来说,很多教师缺乏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在技能技术、实践经验方面还有待提升,影响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效果。
2.在就业岗位需求基础上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利用中职院校现有的实训体爱建,利用专业见习、阶段实习以及项目教学模式,采用教、做、学为一体的技能训练办法,不断的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在具体教学设置过程中,应该在每一个学习期间,以具体的岗位需求为培养目标,在学生不同学习阶段,都可以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实现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与实践岗位之间的有效对接。
第一学年注重让学生了解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兴趣,辅以专项教育参观、入学后第一个月的项目化专项实训、教学成果(或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等,让家长知晓专业特点,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受。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达到初级钳工的职业能力标准,第二学期能够达到初级车工的职业能力标准。
第二学年中按计划地开展专业基础技能和综合技能实训,采用“滚动式”技能训练模式,通过目标分解、课题化训练,辅以阶段化考核,使学生在校期间技能水平随时间呈螺旋式上升。坚持训练内容循序渐进,训练动作确保规范,训练要求保持统一,训练教师强调专职,训练课题讲求趣味,将对学生的要求与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有机接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达到数控设备操作员的职业能力标准,第二学期能够从事简单数控加工编程、工艺编制的工作,同时根据个人特长,进行拓展课程的学习,开拓未来的就业岗位领域,实行教材与技能对接。
第三年,开展企业顶岗生产实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就业、择业能力。学院负责管理,校外基地主导。进入顶岗实习培养阶段,学生作为准员工进入企业。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可以了解企业文化,学习生产现场管理,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就业本领,积累创业经验,这样可以保证把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落到实处。
3.基于就业岗位需求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3.1 以企业为平台,着力重构职业教育课程新体系
根据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和中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按照“实用、适度、够用”的标尺来设置。对课程设置采用“精简、压缩、增加、综合”的方法。
对理论课程部分削枝强干,删繁就简,精简重复交叉的内容,压缩甚至删除一些不必要的课程,增加与专业能力培养密切相关且应用广泛的课程,根据新的课程体系对所需的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点和技能点加以筛选综合,形成新课程,在有限的学时中力争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在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增加与数控机床有关内容。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增加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工程软件的使用,强调三维造型的应用,增加上机实践课时;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增加数控机床上广泛采用的滚珠丝杠副、滚动导轨、直线导轨、齿形传动带的原理、结构、特点等内容;并加重数控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典型刀具、夹具的特点及应用、数控机床总体布局及机械结构的特点、数控机床典型机械(如刀库结构等);在《电子电工技术》课程中增加进给伺服系统必不可少的位置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和特点。《数控技术》是核心课程,主要介绍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数控系统的使用和编程方法,还要介绍已学有关课程内容在数控系统、数控机床上的应用。由于数控技术大部分都应用于模具加工制造,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可以适当增加与模具加工工艺、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内容,也可将有关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成一门课程,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更能增强竞争力。
3.2 在数控技术教学中增加实验、实习和设计训练的学时
在与数控技术相关课程中增加数控机床的典型机构和装置实验。在核心课程《数控技术》中主要安排数控加工原理、编程、数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等方面的实验;增加数控技能训练内容,针对所加工零件,完成从数控工艺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到数控加工的全过程工作。
3.3 改革考核方法
考核是教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因此,建立一个有可操作性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在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改革中也占据着剧组轻重的地位。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相当高,传统的“试卷”考核方法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掌握的记述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对于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考核,应当把理论与技能结合起来,个人集训与集体集训结合起来,把实训过程的表现与实训的结果结合起来,针对该专业对动手实践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的特点,又以技能考核为主。
4.总结
在社会企业不断发展过程中,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基于,必须要适应社会企业发展的真实需求,必须加强对教学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就目前中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来说,与数控技术就业岗位需求严重不符,影响人才培养效果。基于此,必须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满足社会岗位需求,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数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抠梅.就业视角下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2015,21(8):20-22.
[2] 徐启英.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分析[J].教育科学.2016,24(2):87-88.
[3] 段超.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6,23(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