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工作人员在进行杨树苗检疫-塔城市苗木...
罗亚玲 吴乔
[摘 要]本文分析了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的意义,阐述了检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森林病虫害检疫工作应对措施,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检疫;问题;应当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5-0296-01
由于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社会对木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森林病虫害对树木的生长与发展带來严重的不利影响,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也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为了避免森林病虫害的出现,注重病虫害的检疫工作十分必要,但在检疫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还需要给予充分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问题解决。
1、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的意义
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在林业生产的整个过程都存在,在林业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能够确保森林的健康,保护森林资源,稳固生态建设的成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是生态建设的根本工作,也是林业产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森防检疫机构的职责为行政执法、事业管理以及社会化等,现阶段,林业工作应对森防检疫工作准确评估与有效定位。
2、森林病虫害检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森林病虫害检疫涉及面小
森林病虫害检疫范围涉及林产品、林业种子、苗木生产、经营、流通和运输机构、人员以及农户等各个方面,由于检疫知识和检疫法律法规宣传普及不够,广大群众对森林病虫害检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检疫性有害生物不会直接造成人员伤亡,难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造成基层群众及有关领域人员森林病虫害检疫意识不强,对森林病虫害检疫工作支持、配合不够,影响森林病虫害检疫工作的覆盖面。
2.2 检疫力量薄弱
县级森林病虫害检疫机构人员少,工作量大,很难真正满足市场和政府的需求,难以做到全面检验检疫,致使危险性病虫害传播蔓延的概率相应提高,疫情风险加大,控制难度增强。
2.3 检疫手段与流通体系不相适应
随着现代物流产业链的迅速发展,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货物装、卸、运的时间较紧,除部分疫情症状较为明显,肉眼可以观察到外,大多数疫情症状表现不明显。加上有些检疫性有害生物较为隐蔽,很难在短时间内用现有的检疫设备、技术,按检疫工作流程进行及时的检疫,并做出准确的判断。
2.4 技术设施落后
森林病虫害种类多而复杂,除一些特征、症状典型的病虫害以外,一部分病虫害仅凭经验判断很难保证检疫检验的准确性,需通过实验室的检验设备和技术才能做出准确结论。但由于目前检疫机构的经费不足,实验室设施简陋、设备落后,检疫设备配置更新困难,检疫仍然以产地检疫和肉眼观察为主要手段,影响了检疫结果的准确性,增加了检疫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检疫设施落后,缺乏对一些检疫性病害(如细菌类、病毒类等)的快速检测能力,很难满足调运货物快速检疫的要求。
2.5 检疫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检疫工作技术性和政策性比较强,对检疫人员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的要求比较高。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迅速发展,国内森林产品和种子苗木流通量增加,调运量逐年加大,危险性病虫害远距离传播的概率大大增加,对检疫把关与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林业植物检疫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需加强基层专职检疫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专职检疫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
3、森林病虫害检疫工作应对措施
3.1 加大宣传力度
要面向社会各阶层,广泛深入宣传《植物检疫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等一系列检疫配套的法律、法规,提高全民对森林植物检疫法规的了解、对有害生物危害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森林病虫害检疫意识,引起各级领导的足够重视与支持,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参与森林病虫害检疫工作的良好氛围,促进森林病虫害检疫工作的依法开展。
3.2 强化植物检疫队伍建设
县级森林病虫害检疫机构应尽快扩充检疫队伍,加强业务学习,强化在岗培训,增强森林病虫害检疫工作人员的执法能力和重大疫情的防控阻截能力。强化森林病虫害检疫人员的法制意识,坚持依法检疫,努力做到依法、科学、高效、便民,打造一支精干、高效、高素质的森林病虫害检疫执法队伍。
3.3 加快信息网络建设
基层森林病虫害检疫机构要广泛争取资金,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尽快实现检疫签证自动化和信息网络化。充分利用检验检疫系统网络,国家、省、市、县之间,基层森林病虫害检疫机构之间,定期公布疫情和疫区信息,宣传检疫知识,让检疫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发生和分布动态。同时,通过检疫网络,尽早实现森林病虫害检疫签证编号网络化,建立网上可查询系统,使检疫信息及时得到互换共享,从而规范森林病虫害检疫签证渠道,杜绝假证现象。
3.4 设立检疫专项经费
森林病虫害检疫工作是事关林业生产安全的大事,各级政府应设立森林病虫害检疫工作专项经费。只有解决了经费问题,才能使检疫工作真正步人规范化的轨道。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制订长效的固定工作经费预算,形成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确保森林病虫害检疫工作持续、有效、顺利的开展。
3.5 增加监测设备
基层检疫机构应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多渠道、多途径争取检疫工作资金,配备必要的检疫设备,提高检验、检疫能力。国家有关科研部门应不断研发简便快捷的检测技术和设备,为基层检疫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3.6 积极制订应急预案
实行应急预案制度对基层森林病虫害检疫工作尤为重要,它是解决突发疫情和规范化执法的根本要求。为此,要积极制订本地区疫情的封锁和快速扑灭应急预案,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预警能力,确保疫情发生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有害生物控制在入侵的初期阶段。结合应急预案的实施,实行重点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加强市场检疫,守住有害生物传播的最后一道防线,避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
3.7 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强疫情监控在地方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新引进的种子、苗木大多是远距离调运,对方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分布信息很难掌握,是疫情传人的主要途径,加上每年作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新项目的引进和项目推进比较集中,疫情监控工作不仅繁重,而且复杂。所以,加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期的疫情监控意义重大。
4、结束语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步伐的加快,必须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检疫工作,引进现代化方法对病害虫的恶性繁衍严格控制。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工作的现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森林病害虫的发生以及蔓延进行严格的控制,对提高森林资源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忠忠.如何提高林业病害防治工作及其管理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月刊,2014(15):93.
[2] 刘洪喜,李海山.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5(4):229.
[3] 金俊芳.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4(1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