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苗木栽植成活率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分析
孙秀
[摘 要]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园林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而园林苗木作为园林产业的重要内容不仅影响着该产业的发展,而且还对城市的绿化与城市结构的改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提升园林苗木的栽植成活率,加快绿色植物在城市绿地的落地生根,实现“一次成园”、 “短期成景”的目标始终是绿化工作者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苗木栽植;成活率;影响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S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5-0274-0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力度以及广度都在不断的增加,城乡一体化建设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绿化工程建设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尽管绿化建设成效显著,但每年绿化栽植存活量与累计栽植统计数字相比并不尽人意,苗木保存率不高,每年都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植株生长不健壮。
1 园林苗木栽植原则
1.1 苗木选择的原则
在园林苗木栽植工作中,对于苗木的选择要符合森林植被的分布规划;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抗性强的树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
1.2 苗木规划的原则
在园林苗木栽植工作中,对于苗木的具体规划主要是要在实际的工作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切实的做好对本地原有的树种苗木的生态习性的相关调出,还有对对其苗木的环境适应性以及抗污染性,还包括有园林苗木的具体生长状况,以此来更好的使之发挥其效益。与此同时,在园林苗木栽植工作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要具体的了解外地引进树种苗木的生态习性,在通过广泛的调查之后,再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然后针对本地的社會经济自然条件,对园林苗木种类进行合理的选择。还有就是园林苗木栽植工作中,要制定主要的树种比例,包括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比例、草坪的比例等等。
2 园林苗木栽植成活率的影响因素
2.1 生理因素
对于规格较大,尤其是一些大树而言,移植阶段其根系已达最大根幅,骨干根基部的吸收根容易离心死亡,而存在真正意义的吸收根则位于树冠投影附近。移栽后的苗木一般只保留了主根,缺少吸收根,因此容易导致其水分失衡、脱水现象严重。此外,对于处于生长阶段的苗木而言,苗木被移栽之后不仅吸收根的恢复需要一段时间,同时,新根与枝叶的再生也将受到约束;尤其是随着树龄的增大,树木细胞的分裂能力降低,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导致了移植苗木成活率的降低。
2.2 环境因素
对于新移植到城市园林的苗木,尤其是规格较大的苗木,其所面临的生长环境出现了一定变化,甚至对有些苗木来说可以说是大相径庭,适应能力不够的苗木的成活率就有可能大大降低。以往经验表明,苗木在栽种于园林之后大多会表现出对新环境土壤性质、酸碱度、土壤疏松程度、排水情况等表现出不适应,随着这种不利因素的持续将影响到它们的生长,最终可能导致它们大片死亡。虽然土壤可以改良,但园林的气候、降雨量、光照等都源于自然,苗木无法适应最终难以因为人工的努力而发生转机。
3 提高园林苗木栽植成活率措施
3.1 选好苗木
首先要选择适宜当地的树种及品种,以保证树木中后期的正常发育,突显绿化效果。由于不同城市的土壤类型不同,提供给的植物生存条件也存差异。所以,应考虑树木的生活习性,使之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其次,选择生长发育健壮、根系发达、侧根多、无病虫害的苗木,苗高应达到一定的要求。
3.2 提高起苗、运苗质量
起苗、运苗直接影响到树苗质量以及栽植成活率。首先要根据气候、土壤以及树木的自身特性等方面因素确定起苗时间,沈阳地区多在春季树木休眠期(萌芽前)起苗,有些树种用量较大时可秋季上冻前起苗,然后进行假植越冬,以便翌春集中栽植。起苗时尽量减少对根部的伤害,对受伤根段进行修剪。最后,为防止土球的散落,还可用湿草绳或者草袋等缠裹住根部。在运输前应使根系水分充足,大苗要根据“前根后干”依次进行排列,小苗要直立装置和独立进行打包,尽量缩短起苗到再次种植的时间,力争“随起、随运、随栽”,如较长距离运输要用毡布对树木进行掩盖,途中适当的喷水保持根部潮湿。
3.3 运输苗木
在园林苗木栽植工作中,对于苗木的运输要保证根系完好,符合绿化运输相关规定,装运苗木时,要排放整齐,在车厢底应垫草包或蒲包以免磨伤,装运苗木应用苫布或湿草袋盖好,以免曝晒风吹影响成活率,苗木运到工地后卸苗时要从上往下顺序卸车,不得从下乱抽,卸时应轻拿轻放,不许整车推下,以免砸断根系和枝条。
3.4 栽植前细致修剪
栽植前,为了减少苗木水分散发,保证树势平衡必须进行修剪,修剪量依据不同树种而异,一般对常绿针叶树及用于植篱的灌木不多剪,只剪除病枯枝、受伤枝即可。对于较大的落叶乔木,尤其是生长势较强、容易抽出新枝的树木,如杨、柳、槐等可进行强修剪,树冠可剪去1/2以上,这样可减轻根系负担,维持树木体内水分平衡,也可使树木栽后稳定,不致招风摇动。对于花、灌木及生长较缓慢的树木可进行疏枝,去除枯病枝、过密枝,对于过长的枝条可剪去1/3~1/2。另外修剪时要注意分枝点高度,灌木的修剪要保持自然树形,短截时应保持外低内高,树木栽植前,还应对根系进行适当修剪,将断根、劈裂根、病虫根和过长的根剪去,修剪时剪口应平光滑并及时涂抹防腐剂以防水分蒸发、冻伤及病虫危害。
3.5 移栽容器层面的对策
随着移栽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容器栽培的技术由于能够明显提升移栽成活率而倍受欢迎,现已在移栽工程中得到普及。但在进行容器移栽时还是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事项。
(1)选择具备空气修根作用的栽培容器
为减少苗木在容器的窝根现象,避免苗木在根植以后出现根伸展困难的情况发生,栽培所使用的容器一般需要具备空气修根的作用。空气修根是指为了避免根系在容器中不断生长直到触碰到容器而发生弯曲生长,在容器壁上涂抹一层化学物质,使其在触碰到容器壁上的化学物质之后停止生长,保持根系的直挺却又不损害其生长能力。这种培养出来的苗根更容易在移栽后培养出发达的根系,从而实现存活率提升的目的。
(2)选择苗木适宜的栽培容器
在移栽之前,应当根据苗木的生长状况适时地更换容器,以满足苗木生长体积扩大、空间需求增大的需要。这样会促进吸收根的生长,从而保障移植后的苗木吸水能力不被削弱。
(3)移植容器苗时应将容器内的土球一并移入到移植穴中。这样既能减少苗木根系的损伤,保证苗木根系的完整,还能有利于缩短苗木适应环境的时间。
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园林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而园林苗木作为园林产业的重要内容不仅影响着该产业的发展,而且还对城市的绿化与城市结构的改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提升园林苗木的栽植成活率,加快绿色植物在城市绿地的落地生根,实现“一次成园,短期成景”的目标始终是绿化工作者的一道难题。这要求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压迫提高植树成活率,必须缩小苗木原生态环境和植树地生态环境的差异,比如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的差异,这些差异越小,树木的成活率越高,后期生长也越好,同时起苗、栽植、后期管理也必须按照树木的生长特性和生理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以保证新的环境与苗木的适应能力相配比。
参考文献
[1] 李萍.园林绿化苗木种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
[2] 吴南麟.园林工程中苗木种植技术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17).
[3] 黄武明.园林施工与苗木养护管理的研究[J].现代园艺.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