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业机械标准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吴志兰
[摘 要]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建设,很多建设工作都已经在不断推进的过程当中。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正在不断提高,这也给把农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农业机械设备总量还在不断增加,这些都在不断推动农机作业的社会化。虽然其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及时予以解决。本文针对农机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之后探讨了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发展;成就;问题;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5-0327-01
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当中,农业是其基础所在,可以说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至二级决定另外我国总体上的生产效率,农业产生的产品也是可以直接给人们提供生活和生产的基本材料,给其他产业的建设提供必要的帮助。所以这样看来,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只有首先保证了农业的生产和发展才能保证农业的进步和发展。为了能够不断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机械化生产就显得尤其重要,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内在需求,本文针对农业机械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我国农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生产力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在建国初期,我的农业机械化数量很少,全国的农业机械化装备总动力只有八千多万千瓦,农业拖拉机仅有117台,更没有所谓的高端配置的农业机械装备。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拥有量增加了上千倍,同时,各种装备精良的农机被用于农业生产中,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第二,农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随着农机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机的服务领域也不断拓展,由原来的单纯地为农业生产提高服务,而不断向其它相关领域延伸,开始服务于农副产品加工领域、畜牧业、林业领域、质保领域、农田基本建设领域等等,农机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有效促进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提升。第三、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方面发展。我国的农业具有自己的特点,农户种植的规模小,是小规模的农业经营,这种经营模式,就要求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要走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路子,农户没有必要每个家庭都购置农机产品,国家有关部门只有做好工作,引导农业机械走市场化发展的路子,就可以有效满足农户的生产需要,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效率。以收割机为例,自1996年起,有关部门就组织开展了联合收割机跨区域收割小麦的活动,使收割机使用的时间从平均每年十天左右,增加到一个多月,这样,有效提高了收割机的利用率,并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我国农业机械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分析如下:
第一,地区间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我国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地区间存在的明显的不平衡现象,我国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比如,东部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水平相对较高,农民增收的速度较快,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较高,农机能够有效满足农民耕作需要。而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比如西部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程度较低,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生产效率低,农民增收较慢,购机数量明显不足。
第二,农机械科研开发力度不够。在我国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落后,新技术,新机具的发展很慢,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生产需求。我国的农机科研队伍不足,示范手段落后,农机的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不能及时掌握农业产业结构的动态信息,造成了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
二、农业机械发展趋势探讨
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目前我们也无法否认,和发达国家相比,当前阶段我国的农牧业机械化水平较低,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产品质量水平仍然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现在我国经济建设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很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开始转而向其他行业发展,农业人口的减少要求我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农业机械化需求还在不断提高,可以说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大趋势。
同时现在的大环境也已经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已经明确提出促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的相关法案,要求各级政府采取有效手段来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农民购置机械、开展农机作业,并且促进农业机械的研发和生产。这项法令的实施可以说从根本上让农业机械化生产的环境得到了改善,农民有了更高的购置农机的欲望,这些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现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发展过程当中,尤其是很多作物生产过程当中的关键环节尤其需要提高机械化水平,目前来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还是有待于提高的,重视技术的创新和提高技术的发展水平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第三,农机升级换代技术需求强劲。中国农机技术总体水平不是很高,农机科技含量地,可靠性强,操作方便的大型机械是相对缺乏的。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各种实用性强的科技含量高的大型农机的需求必将不断增加,因此,进行农机技术开发,引进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是我国农机发展的必然需求。
继续实施农业机械化“走出去”的战略,加强政府间的农业机械化合作与交流,一方面,加强农业机械标准化,质量监督等领域的交流,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另一方面,扩大有竞争优势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输出和农业机械产品出口,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国内农业机械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
三、结语
经过前文总结我们不难发现,现在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农业生产应该以中国作为立足点,结合世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进行创新,积极研制先进的产品,这样才能让农机产品更加適合于当前阶段的农业生产。现在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相当大程度达到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信息技术也已经迅速完成整合,和其他产业进行了融合,所以包括农业机械领域在内,也应该积极创新,推动其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本文针对当前阶段农业机械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之后探讨了一些未来阶段的发展趋势,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海芳.农村经济建设中对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J].知识经济,2016(16):18-18.
[2] 万秀全.关于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J].新农村:黑龙江,2015(14):61-61.
[3] 张宗毅.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外部环境、现状与趋势[J].新疆农机化,2016(5):19-24.
[4] 闫威.浅谈我国农业化现状及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趋势[J].科技与创新,2016(24):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