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措施
林昌庆
[摘 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近年来可见工民建项目数量不断增加,成为施工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由于施工涉及的范围广、工艺流程复杂,一旦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就容易出现问题和漏洞。以钢筋混凝土工程为例,常见问题是结构出现裂缝,留下安全隐患。可见,探讨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民建;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5-0112-01
1 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由钢筋、混凝土两种材料组合而成,其中,钢筋承担拉力,起到固定结构的作用;混凝土承担压力,起到保护钢筋的作用。两者的粘结锚固能力,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获得:①钢筋和混凝土接触面上的化学吸附能力;②混凝土在收缩过程中会紧固钢筋,并产生摩擦力;③凹凸不平的钢筋表面和混凝土产生的机械咬合力;④钢筋端部的弯折、弯钩、焊接角钢等,形成的锚固能力。
从实际工程应用情况来看,该结构的优势是:可以就地取材,整体性和可模性好;相比于钢结构,耐久性、防火性更高,且能够节约建设成本。缺点则是自重大,工序流程周期长,施工会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且补强修复难度高。钢筋和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差距大,结构受力离不开两者的粘合力,一旦拉力过大,或出現压弯作用,就可能形成裂缝。随着建筑物使用时间的延长,这些裂缝也会随之变大,继而腐蚀钢筋,降低了钢筋的抗拉能力,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2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形成原因
2.1 温度变化因素
环境温度差异过大或者是混凝土表面温差过大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温度差异过大就会导致混凝土外部热胀冷缩与内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一致,造成混凝土表层出现拉应力。当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低于该拉应力时,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2.2 建筑材料原因
当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所使用的水泥可能会存在异常凝结或者异常膨胀等问题,不具备较高的安定性。当钢筋混凝土浇筑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在凝结硬化环节会存在各种小裂缝现象。当钢筋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产生蒸发现象所引起的水泥板内外部存在的温差超过一定限度后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现象产生。此外,当混凝土结构中的含泥量过高或者水泥与钢筋配比不合格也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裂缝问题。同时,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属于水硬性的材料,当外露在空气中会造成干燥收缩问题产生,从而存在裂缝问题。
2.3 荷载作用导致的裂缝
如果钢筋混凝土结构长时间承担过大的负荷,即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由于荷载压力过大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当在工程施工中,在摆放、堆积材料等相关物体时,没有合理设置垫块的位置,导致其重量大于工民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量,就会产生裂缝。
3 控制措施
3.1 加强环境温度的控制
在当前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领域,控制温度差所引起的裂缝主要考虑自然环境温差、太阳照射时间等等自然因素。同时,还应该严格根据建筑设计标准以及施工作业图纸完成施工作业操作流程。针对因太阳照射时长差异所引起的裂缝问题,在认真做好保养工作的基础上,还应该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与外表温度的差异不高于25℃。当遇到风雨气候时,还应该利用防雨布以达到遮盖的目的,并暂时停止浇筑作业。同时,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作业时还应该考虑加入较低水化特性的材料,主要包括低热水泥、或者混凝剂等各种建材。为能更好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所存在的裂缝现象,施工作业人员还应安装伸缩缝以及支座,通过提升钢筋混凝土弹力的方式达到保障建筑质量的目的。
3.2 加强施工材料的控制
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可以有效的降低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具体的措施包括:考虑到钢筋混凝土的具体施工要求,采购与工程相符的外掺和剂,尤其是减水剂,注重混凝土特性的优化,缩减钢筋混凝土内部的含水量,对混凝土的水化热反应进行严格控制;针对细骨料来说,要尽可能的选择颗粒完整、孔隙比较小且水泥含量相对较低的中砂;针对粗骨料来说,要对粗骨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与粘土含量进行细致检查,尽可能的采购孔隙比小、碱性反应较小且颗粒表面较为粗糙的粗骨料;针对水泥来说,要选择稳定性高和水化热程度低的水泥。
3.3 加强混凝土设计期间的质量管控
在进行工民建工程设计施工的初期,就必须先对施工的实际情况狂展开认真的计算,便能够确保所设计计算的模型与实际相符。进行设计工作时,必须要事先针对裂缝问题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控制裂缝,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详细分析建筑物的受力情况,对不同的受力结构进行调整,保证荷载的均匀分布,避免产生应力集中的现象。②对建筑展开设计工作时,一定要先确保其使用性能,千万不能因为想要创造奇特的平面造型而忽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设计工作者必须将使用功能放在首位,尽可能使平面造型更加简单,这样才能避免各种附加应力的产生,有效的减少裂缝。③由于地基变形产生不均匀沉降时,会使上部结构产生应力作用,从而出现裂缝。这就需要合理设计地基的埋置深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地基强度制定垫层厚度,加强基础刚度的同时减轻沉降的不均匀性。④科学的确定建筑工程的高宽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保证建筑物的刚度。而且做好这一工作也能够有效的避免建筑工程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3.4 加强工程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
工民建工程施工期间,制作与加工钢筋的时严格依照工程设计图纸制作加工钢筋,同时技术人员还要严格检查钢筋数量、钢筋品种规格,以与实际施工要求相符。施工人员要核算需代换的钢筋,然后才能将其投入到施工中,还要有效控制模板的施工质量。因为钢筋混凝土模板施工质量一方面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另一方面也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是否会产生胀膜变形或下沉的问题,且施工人员还要经由控制混凝土水化热程度峰值的方式对拆模时间进行合理选择,由此即可以在河大程度上减少裂缝产生。
3.5 加强工民建钢筋混凝土施工管理
主要内容:①详细检查地基,做好工程验收工作。施工人员要在分析施工场地地基状况的基础上,采用恰当有效的地基处理方式,提升工民建地基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②针对工民建中的墙板以及接地部位,合理设置主楼中间区域的后浇带;③对钢筋绑扎位置进行严格控制,并认真清理钢筋表层,以确保其保护层厚度控制在设计范围内;④加强工民建钢筋混凝土施工养护工作。即要考虑到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增加混凝土养护的时间。
4 结语
建筑物的结构性裂缝在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性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炭化、影响建筑物的承载力。钢筋混凝土开裂问题是一个涉及勘察设计、建筑材料、施工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控制需要在各个方面共同重视,并且要对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行认真研究,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控制,并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蒙贵愫.探讨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J].城市建筑,2013,(12):223.
[2] 滕伟才.浅谈工民建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措施[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0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