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及常见问题分析
李钟 包乃贺
[摘 要]在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有一项不可或缺的施工技术那就是钻孔灌注桩技术,这一技术具有适应能力强、操作过程简单等优势,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不断的被拓宽。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在操作技术、施工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下,钻孔灌注桩技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建筑施工的在发展,造成施工中存在不安全、不稳定等隐患。因此,我们应该对钻孔灌注桩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来提高其在建筑工程当中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5.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5-0132-01
1 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措施
1.1 导管漏水
原因:1)计算错误,压盘混凝土数量不足或导管较短距桩底的间距太大,压盘混凝土不能埋住导管底口,泥浆从导管底部进入到导管中;2)灌注前没有做导管压力试验,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接口的胶垫老化损坏;另一原因导管损坏,上面存在裂缝,泥浆从损坏处进入导管内;3)在灌注施工中,灌注混凝土有时不太畅通,就会上下抽动导管,如果用力过猛或者抽动时不小心把导管挂到钢筋笼上,就会使导管接口开裂,泥浆从开裂处进入导管内。有时灌注过程中,混凝土上升面的高度测量错误,拆除导管长度过长,导管底部脱离了混凝土面,也会使泥浆进入导管内;处理措施:1)当压盘混凝土没有封住导管底部时,及时地把导管提出,重新进行清孔,把灌注进去的混凝土清除干净,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施工;2)如果由于接头或者导管裂缝进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处理,发生在刚刚灌注时,拔出导管,清空后重新灌注;如果在灌注过程中间进水,可以把导管内的泥浆抽出,调整混凝土的配比,加大水泥用量,准备好混凝土连续灌注。
1.2 堵管
原因:1)施工准备不足,拌和站不能及时供应混凝土,导管内混凝土等待时间较长,发生了初凝现象;如果再加上混凝土灌注面与泥浆面落差较小,就有可能混凝土灌注不下去,出现堵管现象;2)砂石料质量较差,原材料里面混有大的石块、砖头等杂物,卡在导管内,不能顺利灌注;3)混凝土配比不好,塌落度小、流动性差,混凝土出现离析的情况;处理措施:1)根据现场堵管实际情况,混凝土凝固造成堵管,灌注混凝土较少,提出导管,回填碎石土,可用冲击钻重新成孔再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注较多,混凝土面距桩顶设计面10m以内,可以下一个深护筒,抽干泥浆,人工清理好混凝土面,重新灌注;2)如果是杂物或离析造成堵管,拔出导管清理干净后,可以参照因导管拔脱混凝土面的处理方式,再进行混凝土的灌注。
1.3 塌孔
原因:1)灌注桩施工發生塌孔现象,大部分原因是地质条件不良造成的,如有流砂层、含水量较高的软弱粉土层等,一般会在成孔时就出现了;同时地质条件与成孔机械、施工工艺不匹配,也会出现塌孔现象2)在灌注施工环节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塌孔:①清孔作业完毕后,等待灌注时间较长,孔内泥浆的相对密度变小后,不足以维持地下水的压力造成塌孔;②护筒埋深太浅,有时护筒周围的土体在回填过程中没有夯实,护筒外部漏水,加上导管和钢筋笼的重量都有护筒承担,使得护筒下沉,孔口坍塌;③施工安排不合理,周围机械对地面扰动大,地层振动引发塌孔;处理措施:1)如果塌孔影响较小,清理坍塌的泥土后,继续施工,加快混凝土的灌注;2)如果塌孔持续发生,不可控制,应立即停止施工,把现场人员、设备远离桩孔,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待时态稳定后,回填碎石土,重新成孔灌注。
1.4 钢筋笼上浮
原因:1)工人操作不当,提升时导管挂在钢筋笼上,引起钢筋笼上浮;2)混凝土面快到钢筋笼底时,灌注速度太快,混凝土的反冲击力和钢筋笼的浮力大于钢筋笼的重力,也能够引发钢筋笼上浮;处理措施:当钢筋笼上浮时,停止灌注,查明原因,配重固定钢筋笼,在保证导管一定埋深的前提下,适当提升导管或拆除多余导管后灌入流动性比较的好混凝土再继续慢慢灌注,后续再正常灌注。
2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2.1 施工器具的选择
施工的器具对于钻孔灌注桩施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从很多大程度上保障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器具的选择主要包括钻机、泥浆循环设备、钻头、保径圈以及漏斗和导管等设备。具体的选择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的选择。参考工程的具体地质和桩基的直径,选择合适的器具。对于钻机的选择,一般要考虑钻机的功率和扭矩,这两个参数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工程的质量。钻头的强度是没有问题的,对于钻头的选择主要考了的是钻头的形状。钻头的角度最小值一般为120度,角度再小的话会影响桩基的承载力。
2.2 钻井过程中的控制
钻进的整体要快,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速度适当的加快可以让施工的质量更加有保障。但是加块钻进的速度也不是绝对的加快,对于部分底层还是要适当的放慢速度的。穿过该底层以后可以再加快速度。钻进的速度和泥浆的循环速度应该是配合的。两个速度出现差值的时候会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钻进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因为钻头损坏而停止钻进的时候,已经钻进的孔要保持一定的水位,泥浆的比重和黏度也要有一定的要求。在处理的过程中,钻头要提出孔外。终孔的时候要进行相应的监测,满足要求以后才能终孔,否则钻进到合格为止。
2.3 清孔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需要采用两次清孔来达到规定的硅灌注前的泥浆比重。第一次清孔是钻进至设计深度后直接利用钻具进行的换浆清孔工作。第二次清孔是在下完钢筋笼和导管以后利用导管进行的清孔,目的是清除这段时间里从泥浆中沉淀到孔底或是被钢筋笼撞到下去的泥块沉渣。在清孔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清孔完毕后,应从孔底取出泥浆样品,进行性能指标试验。需特别注意不得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来替代清孔。
2.4 钢筋笼的质量控制
钢筋笼的材料选择的一般是热轧钢筋,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焊接。至于技术参数方面,选用钢筋的长度应该合理,根据先关的经验,钢筋的长度一般要控制在5到10米之间。钢筋的长度太长的话会发生变形,钢筋太短的话要大量的焊接。这些都是不利于施工的进度安排和质量控制的,这些方面要注意。在施工之前的钢筋笼准备过程中,钢筋笼的堆放不能超过两层。防止发生形变。
结语
当前时期,在我国的建筑施工当中,钻孔灌注桩技术成为大部分建筑施工单位所运用的技术,钻孔灌注桩技术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施工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内容并且施工的过程相对较为复杂。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加强对工程的管理与控制,完善施工的各个环节,最大程度上确保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荣.建筑工程中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分析[J].江西建材,2016,(14):111+118.
[2] 何金明,喻红霞.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6,45(S1):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