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评价语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品牌
中国科技博览
2020年10月26日 08:29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韩香兰

[摘 要]数学是初中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意义深远。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评价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能针对性的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还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文章结合工作经验,浅谈初中数学评价语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数学;评价语;激励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5-0223-01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评价过程,实质上就是要处理好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这三类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的需要与动机属于机体变量,行为属于反应变量,外界的目标是刺激变量。人的行为的激励过程,实质上就是要使刺激变量引起机体变量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应,当目标达到之后,经反馈又强化了刺激,如此周而复始,连续不断。评价,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经验,对事物的特性和可能产生的效果的判断和估计。教学评价方法,是指为达到评价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其实质是将教学工作的实际表现与其理想目标或预定目标加以比较、判断。教学评价不是目的和结果,而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评价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它具有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功效。那么课堂上如何评价,学生会产生积极的表现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呢?我认为,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激励机制,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根据发生的情况随机应变,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有创造性的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真正让课堂评价发挥其独有的魅力,进而换取精彩的动感课堂。

1 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所处的社会背景、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和丰富性。每个学生就像是挖不完的矿藏,但各有不同,有的是铁矿,有的是金矿,有的是石油矿,有的是天然气矿,我们不能用一种方法去开采所有的矿。用开采金矿的方法去开采铁矿,铁矿就被糟蹋了,用开采铁矿的方法去开采石油矿,必将一无所获。差异性是与划一性相对而言的。划一性即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的,它表现为无视或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试图以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塑造统一规格的人才,即所谓的一刀切,这种评价无疑会泯灭学生的天性,误人子弟。而差异性评价是以承认和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为前提,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根本目的,对学生个体的学习进程以及身心变化进行有差异的评价。因此,在评价学生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多元的评价标准,发现学生的强项、培养学生的特长,发扬优势和潜能,使学生实现最大程度的发展。另外,由于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个别差异具有不稳定性,随着年龄、人际关系、学业成绩的变化,个别差异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教师要动态地看待学生的发展,正确地利用激励手段来评价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个的人”。

2 评价要多样化、具体化

首先,单一、老套的课堂评价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法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能总是用那种浮泛空洞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老是“好”、“真棒”、“聪明”,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与奖励就会产生淡漠感,评价就失去了激励作用。另外,评价也不一定只有用词语,你举个大拇指,拍个手等偶尔也可以使用。这种无声词语有时会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其次,评价要看对象、看场合,或直言不讳,或委婉含蓄,或严肃庄重,或热情洋溢。对差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赞许是后进生心灵的甘露,他们更需要关切的目光和贴心的话语,教师切莫让他们产生被遗弃的感受。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求要严格,才有利于促进他们不断进取。当然,当他们的学习的确有水平或创见时,同样要给予热情的肯定,以激发他们的远大志向,促进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接受教师的当面反馈和及时反馈是十分重要的,而另外一些学生则需要教师在课后给予他们面对面的谈话,以此强调他们哪些方面做得很好或还有欠缺。其三,要有批评评价。在表扬奖励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的评价指正,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当一个学习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时,教师给予学生丰富的反馈就告诉学生: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为什么是正确的或者为什么是错误的,从而认识他们的实力所在,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开发自身的潜力。此外,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相互评价。教师在面对学生群体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而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存在,其性格喜爱、心理素质、个人禀赋、家庭教育等方面大相径庭,差异十分显著。为此,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伴,从而加深对自我的认知。

3 适度评价,防止过度评价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得到奖励或表扬的学生获得的激励作用最大,而且有长期的效应。“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学生需要教师的激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若得不到表扬,就会丧失自信心;若经常获得表扬,学生就会变得沾沾自喜,以致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但是,不切实际的盲目表扬,会扰乱学生的判断力,使其飘飘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乃至周围的事物。所以,老师要全面权衡,把握好表扬的“度”,是学生清醒地认识自我。理论与实践证明,学生评价的鼓励性语言的强度与效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过多、过少都不能使评价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过多,会使学生不以为然,不在乎过少,对学生的触动小,不能引起其重视。对于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即使是点滴进步,教师也要给予多次数、高强度的鼓励性评价,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学习主动性较高的学生,评价的次数要少,只有在其取得较大成功时教师才给予肯定,使其觉得获得鼓励性评价不容易,从而更加努力以获得肯定。

4 课堂评价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需求,选择合适的内容来评价。优等生的思维敏捷,求知欲强,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本上的知识难不倒他们,他们需要的是比课本更难的知识的挑战。因此,教师对这些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仅停留在简单肯定他们学会课本知识这个层面上,而应选择独特视角,布置适合他们能力的题,开阔视野,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使他的学习进入更深层次,鼓励他们追求更高的目标。中等生的学习潜力还没有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学习的持久性不强,因此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应侧重于学习态度的鼓励。学困生通常是在理解力、记忆力及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问题,他们在学习上体验不到成功感,找不到自身的长处,缺乏自信,容易自暴自弃,教师应巧妙地选择评价的切入点,用赏识的眼光,从多个角度去评价这些学生,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点,为他们创造获得表扬和成功的机会,使其感觉原来自己也很优秀,在找回自信的过程中不断前进。尤为重要的是,此类学生与优等生相比确实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发现自己的进步,而不是盲目地与优生比较。只有这样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才会使他们越来越坚信自己的成长。此外,教师要注意评价的时机选择。不言而喻,良好的把握评价时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不仅会降低评价的积极性,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是评价教学流于形式。

5 结语

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热情洋溢而思维敏捷,成人意识不断增强而心智不够成熟。青春期学生大多敏感而多疑,乐于在人群中表现自我,但有时也不愿意接触外界,封闭自我。为此,作为教学工作者,应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學会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正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 如何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J].梁虔.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S2).

[2] 教师要读懂课堂教学的“四性”[J].李文送.中国教育学刊.2017(11).

[3] 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课堂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J].王珂.才智.2017(15).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评价 学生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