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视新闻临近“原生态”的海采模式分析

品牌
记者摇篮
2020年11月20日 00:34

...神 千万级营销模式解析

范威

【摘 要】海采是起源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实践,以真实、自然、随意、接地气的特有风格为观众所喜爱。近年来,海采作为一种新闻范式,不仅在中央电视台而且在地方台的新闻节目中都有着广泛的探索与实践,包括拓展海采的领域,创新海采的形式,丰富海采的内容,从而使我们的新闻变得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关键词】电视 新闻 海采 模式 分析

海采是电视新闻制作者的一种行内叫法,它属于对新闻进行报道的一大分类,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传统纸质新闻的大家谈专栏,或者是特殊新闻调查。在具体实施采访的过程里,采访对象以个人、家庭为主,或者不同职业、种族、年龄等特殊划分为单位,采访问题的设置涉及民生、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道德等不同领域。它是通过大量而广泛的采访采集到海量的信息,最终整合而成新闻内容,因而也被俗称为海采。

一、海采在电视新闻中的本真表达

相比于一般的新闻采访行为,海采的信息的采集活动往往是在被采访者缺乏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进行实际采访时受访场景是真实的,也经常会有意外收获。信息采集过程所获取的答案因为并非刻意去追求的,因而体现了生活的原汁原味,是普通人原始的、本真的生活状态。在这一过程中,记者与采访对象间是一种较为真诚的聊天形式,而并无丝毫的功利性特征。采访对象体现了随意性的特点,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即兴,使之呈现本真状态,凸显真实性。

二、新闻海采模式的基本特征

1.随机的海量采集

海采活动需要具有一定的广泛意义,同时也能使采集的个体体现出更多的创新性和随意性。可以着眼于某一特定现象,或者针对某一特定的日子、特定的专题超前进行策划。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就这一话题向某一公共场所内的人群随机提问,从而获取不同的预期结果。央视曾策划了一个栏目“你幸福吗”,时间是2012年的国庆期间。尽管对这一栏目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但其在最大程度上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这一点是毫无争议的。尤其是当记者提出问题“你幸福吗”,一个神回答:“我姓胡。”这一问一答间体现出的随意性、自然性,以及无厘头式的黑色幽默,让收视效果倍增。以关键词通过微博探索,就会呈现出成千上万条的信息与之有关,各种各样堪称奇葩的回复,都助推了这一海采模式的有效传播。接下来许多电视媒体也开始竞相效仿,对具有自己特色的海采节目进行展示。

2.真实的状态呈现

就采访的内容有的放矢实施海采,可以更好地体现真实性。就央视最初的海采实践来说,运用的方式是街头采访,面对的是海量人群。这种方式的目的在于在最大程度上拓展采访对象的数量,以更好地窥视人间的气象万千。因为没有常规采访的预先沟通,这种更加随意与偶然进行的采访会使采访对象没有任何准备,因为一时难以进行有效反应,致使其所进行的回答均为在下意识状态下进行的,所以答案变得千差万别,因而也相对真实。当时央视“你幸福吗”栏目动用的新闻采访人员数量较多,在所有档期的栏目中,仅采访的地点就涉及到了晨练场所、旅游景区、各类车站等地点,因为时值国庆期间,这些地点正是出行人员最多的地方,因而也成为新闻记者足迹的所到之处。虽说这种采访有可能使采访活动陷于被动,但却贴近民众的生活,也凸显了真实性的效果。

3.民意的融合表达

海采形式本身就是民意的一种表达。首先话题的设置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其内核都是涉及民众就这一话题的切身感觉,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能引发民众广泛参与和讨论的公共话题。虽然最终的呈现是经过选择和剪辑,但后期制作会尽可能保留被采访者的真实意愿表达,插用一些空镜头的衔接以再现采访的真实情境。

话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舆论引领功能。比如,近几年央视又先后策划播出的“爱国是什么?”“家风是什么?”“时间都去哪儿了?”等一系列报道都一度成为舆论热点,并在社交媒体中持续发酵。这些话题既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又是对社会伦理秩序的梳理与反思,具有丰富的人文色彩。同时,通过海采的新闻报道,也促进大众个体、家庭与社会之间同生共荣的和谐关系,凝聚起对主流价值观的共识,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三、创新电视新闻海采的实践路径

1.新闻海采必须要“用心以稳”

海量是一个“力气活儿”,需要沉下一条心,平心静气地对待采访。因为没有预先的沟通,这使得采访进行中发生拒绝、回避,甚至态度不礼貌、冷漠、不配合的情况会非常多,这是正常的,也是人之常情。畢竟,记者是一个与人际广泛交往的职业,需要记者克服强势心理,不卑不亢,以职业的态度、稳定的情绪,来处理和应对海采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有一部分记者在海采时以交差为目的,为了省事只要采集到自己满意的、质量上乘的片段就草草收工,使采访对象的类别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这是一种极具功利性和表面性的采访状态,其采访效果如何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要更好地完成海采活动,记者必须做到心稳。对于每一次的海采都必须首先明确相应的主题,设定不同的采访地点,不断拓展采访领域,不断增加采集数量。这样才能保证采集的数量和质量,以精中取精。

2.新闻海采必须要“用情以真”

采访的开始是与采访对象建立人际关系的起点,在这一过程中,记者应该努力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努力寻找与采访对象能够产生共鸣的契合度。海采因为随机性强,采访与被访者双方需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一问一答,这等于对采访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要与采访对象建立起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来自于提问的语言、态度等情感交流的方式表达,如果不能动之以情,就很难接近采访对象,也很难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好的采访活动不但能够感动受访者,也能感染受众。有一些新闻记者在海采过程中,经常是事先带有一定任务性,如果采集到的内容不出彩,则会对采访对象加以主观引导使其按照既定的目标进行回答。也有的采访是针对熟人进行的,此类采访难以体现出真情实感。另外,由于海采的对象为普通民众,所采访的话题要触及他们的心灵进而得到真实的情感流露,也只有与采访对象真诚地交流的海采过程,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新闻海采必须要“用力以恒”

海采是记者的基本功,在海采中也最见记者的真功夫。电视新闻海采与其他媒体呈现不同,纸媒可以把采访对象的话通过整理意思鲜明地表达完好,但电视媒体展现的是镜头前采访对象的真实状态,这种状态很大程度由受访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决定。而电视新闻需要的是简明、凝练,有限的时间展现更多有价值的内容。这就需要记者肯下功夫,扎实采访,耐心采集,善于追问,在海采模式要推行具有一种追根究底的精神。在电视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很多非常出彩的同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记者能用力以恒去采访,有些似乎看上去可遇而不可求的同期往往来自于这种恒力。善于追问也是新闻采访的一种特别技巧,更是新闻采编人员的能力体现。在采访过程中对采访对象的表述要详加体会、密切注意,要以更加发散的思维、极其敏锐的嗅觉捕捉到采访对象的兴奋点。这是制造出彩同期的基本前提,更是提升新闻采访效果的重要一环。

结语

作为既时尚又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海采模式也开启了新时代新闻采访的新的实践之旅。海采活动中的新闻记者一定要本着职业操守,走进百姓的生活,走近民众的身边,进而深入民众的内心,用心以稳、用情以真、用力以恒,认真诠释海采的传播价值,肩负起新时代媒体人的使命与担当。

【参考文献】

[1]武伟,张雯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性呈现——对央视“海采”的深度解读.新闻爱好者[J].2014(07)

[2]陆平.论电视记者对采访对象的认知[J].当代电视. 2011(02)

[3]于鲜红.电视记者采访技巧浅论[J].新闻传播. 2012(03)

[4]李际.电视记者采访中的点面结合[J].军事记者. 2009(05);[5]李晗.真诚·发现·服务——基层电视记者关于“三贴近”的具体实践[J].当代电视.2003(09)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采访 新闻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