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造林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配置要点研究

品牌
中国科技博览
2020年12月09日 22:48

...山县2011年造林绿化规划和重点工程 建设

陈小花

[摘 要]林业资源是我国经济领域和生活领域不可或缺的资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我们平常用的纸张,还是宏伟的建筑,都与林业资源密切相关。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对林业的需求也明显增多,由此就给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所以,人们开始绿化造林去解决上述问题,并且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文章论述了绿化造林规划设计及树种合理配置的重要性,并具体分析绿化造林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绿化造林树种的配置要点。

[关键词]绿化造林规划设计配置

中圖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6-0335-01

一、概述

造林规划设计及树种的合理配置是绿化造林的基础,它是根据自然生态规律通过实地调研、科学分析,制订的一套整体绿化造林规划方案,是绿化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并且绿化造林为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二、绿化造林规划设计及树种合理配置的重要性

绿化造林不仅能治理土地沙化、增强土壤蓄水能力、防风固沙等,还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规划设计是从绿化造林的多个要素进行论证,为实现绿化造林提供保障。

1、整体把握资源

规划要整体把握造林区域的土地资源、气候状况、森林资源及社会资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造林的总体设计,包括全面安排土地规划、造林目的、造林经营方向、造林投资、造林进程、树种选择、幼林抚育、效益、保障措施等方面,以便造林工作的后续开展。

2、造林综合效益分析

绿化造林要达到一定的目标,重点是在效益方面,一是自然生态效益,绿化造林可以绿化大片的荒山荒地,有效发挥土地综合潜能,合理的布局可以较好发挥防护林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提高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生态功能;二是社会效益,造林还可以较好促进林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一方面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安置大批劳动力,改善当地劳动力紧张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提升林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当地相关产业发展;三是经济效益,造林后产出的林产品,还可以用于木材加工、建筑、原料的深加工等,增加农民的收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3、造林树种合理配置

造林树种合理配置,对于造林工程能否正常发挥功用非常关键。通过树种的合理配置,促进各树种间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林木与土地的潜能力,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如果不进行科学论证,盲目进行栽种,不仅不能让造林发挥应有的用途,导致造林的失败,还会带来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严重损失。

三、绿化造林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1、当前绿化造林中存在的地理条件问题

以往植树造林遵循的是先易后难的原则,挑选好的地理位置,所以,这些都成为造林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急待绿化的立地往往是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城镇周围工业垃圾、生长空间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建立人工植被极为困难的地区。这些都成为造林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直接影响到植物的成活、生长势及其抵抗生物灾害能力。

2、当前造林绿化中规划不足,选种不当的问题

造林绿化不是单一的植物栽培,是多工程、多部门、多学科综合建设管理的

体现,应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在当前的整个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缺乏有效、详细、科学的整体植物人工生态群落规划与种植设计,很少营造混交林,多以单一树种甚至单一系号的纯林为主,缺乏层次,因而植物群落的物种和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低,森林生态系统脆弱。在当前造林绿化规划与施工中,有一些造林绿化规划设计和建设都是一个单位或者个人,这就产生了一些关于利益的问题。

有一些设计人员为了迎合领导的意思或者为了推销利润高的树种随意规划。在我国造林绿化规划中,一些设计人员违背科学规律和设计原则,只为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和迎合领导的意思。在一些造林绿化规划设计中,有一些设计在最开始的时候看的确是可行的、可取的,但在真正实施起来的时候,发现实施这个设计会带来很多困难,出现一些问题,设计师不能解释清楚出现的这些困难和问题,最后只能半途而废。出现的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设计人员不负责任,盲目求新,不考虑实际操作的困难和单位的承受能力,达不到理想的质量要求,由此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3、造林绿化中存在的苗木质量问题

近年来,因造林面积逐渐扩大,所需的苗木数量增多,这就造成了苗木供给量严重不足的问题,有什么苗造什么林的现象比较普遍,加之起苗、运苗不按技术要求做,主根劈裂,侧根较少,导致苗木,品种、规格不符合要求,甚至有栽死苗的现象,给后续的各项管理工作留下隐患,这与当前种苗生产和造林绿化的发展要求也不相适应。

4、绿化造林中的后期管理问题

植树造林很重要,后期管理也同样重要。没有后期的严格和科学管理,绿化造林工程也不会有明显的效果。关于树苗的保护、对自然灾害的预防、树苗的疾病诊疗,我们都必须采取科学认真的态度去管理。由于造林绿化水平的不足,缺少适合不同地理位置的地区相关技术,包括树种选择等一系列种植方法,技术成果低。同时还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参与实施绿化造林工程的主要力量是农民群众,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于科学造林的理解也不透彻,因此导致了树种成活率低、后期管理不善、病虫害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四、绿化造林树种的配置要点

1、树种合理配置原则

合理配置树种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要求树种生态学特性和地段条件相适应,充分发挥林与地的综合潜力,它包括树种选择要利于满足造林目的要求,还要适应造林地区条件,这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要发挥出林地的效益,确保造林成功。

2、乡土树种的合理利用

乡土树种就是指天然生长在某个地区的树种,这种乡土树种长时间饱受的是不同地区气候和不同的地理条件,即使外界环境是经常变化的,这些乡土树种也要努力去适应,并且逐渐将这种适应能力变得越来越强,然后使之慢慢固定下来,直到遗传到下一代的身上。此类树种的适应性较强,使用此类树种进行造林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适生范围与分布范围差别大的树种,并非是不可以在边缘地区造林,而是要尽量适当的运用其有利条件来进行造林,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带来更多的收益。

3、造林树种的选择

不同的造林其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要结合实际进行选择,可以围绕以下情况来进行:

(1)用材树种:用材林对树种要求是“速生、高产、优质”,主要有杉木、松木、桐木等。

(2)经济树种:这类树种要有生长周期相对短、产量高、经济价值大等,如油树结果早、含油量高、产量大,给人们带来的经济收入较高。

(3)防护林树种:这类树种要求生长速度快、闭合早、适应性强、防护效果明显等特性,参照对象不同,选择树种也是不同的,例如:农田防护林以保护农田为主,要选择抗风力强且与农作物无共同病虫害的树种;固沙林主要防止沙地侵蚀,应该选择那些根系发达、抗风沙强、耐干旱、高温类的树种;水土保持林主要用来减少地表径流、固结土壤,可选树冠浓密、根系发达的树种。

参考文献

[1] 张林《浅析城市造林绿化中存在的具体问题》[J],《科技资讯》2015年09期.

[2] 曹晓春《关于造林绿化系统中树种的配置分析》[J],《河北林业科技》2013年12期.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树种 规划设计 林业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