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中的细节.doc
宋伟
[摘 要]提出电梯检验中容易被忽视的几个重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分析了这些问题可能会造成的安全隐患,从而为电梯检验人员、电梯维护保养人员等提供较好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梯检验; 测试方法; 判断依据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6-0063-01
作为高层建筑中重要的交通工具,电梯的应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此,电梯在当前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如今,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电梯的安全问题,而要避免电梯在运行期间存在的问题,便需要相关部门对电梯进行严格的检验,通过检验工作的实施找出电梯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以此确保电梯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1.开展电梯设备安全性能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在实际探讨电梯技术检验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安全隐患问题之前,我们先对开展电梯技术检验工作的重要意义展开简要的分析。
从目的性角度分析,实施电梯设备技术检验工作的根本性目的,就是要切实避免电梯设备的基本组成构件或者是分支技术系统,在电梯设备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现象,进而对电梯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造成影响,并因此而发生电梯设备运行安全事故。
从上段揭示的内容出发,可以对电梯设备技术检验工作的基本实务内容展开详实的分析,所谓的电梯技术检验,就是针对电梯设备的基本零部件,分支设备系统的质量以及技術性能状态及时展开细致化的检验和评估,并在实际进行检验操作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处理电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故障,为电梯设备的安全使用状态的充分实现,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电梯技术检验是确保电梯设备稳定运行,充分保障使用者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于有效实现电梯设备的产业的长久发展目标,具备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
2.电梯检验中易被忽视的问题
2.1 电梯速度的检验问题
运行速度是电梯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电梯检验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对电梯的实际运行速度进行准确地测量,才可以判定电梯整机性能是否与其配置的限速器相互适合。《电梯技术条件》(GB10058-2009)的第3.3.1条中明确规定:当电源处于额定电压、额定频率的状态下,电梯轿厢的载重量达到额定载重量的一半时,向下运行速度要大于92%额定速度,但要小于105%额定速度。《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的第12.6条中明确规定:当电动机的电压处于额定电压,电源处于额定频率时,电梯轿厢的载重量达到额定载重量的一半时,向下运行速度要大于92%额定速度,但要小于105%额定速度。这两个条款都表明:务必要让电梯的实际运行速度处于严格、合理的范围内,但也表明:电梯是下行,还是上行,电梯轿厢的载重量、电源的额定频率、电动机的电压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到电梯的实际运行速度。虽然电梯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调速系统已经发展到较为成熟,电梯运行速度受到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也大幅度降低,但是可以看出:电梯在出厂时所设置的额定速度与其在日后实际的运行速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误差。
2.2 超载报警装置设定值问题
在电梯中要想避免电梯出现超载的行为,就要对其进行超载报警装置的设置,对此在实践中要合理的设置超载报警系统。如果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小于实际的超载报警装置的实际设定值是不适合电梯的长期运行的;如果电梯的额定载重量高于超载报警装置的实际设定值,就会降低电梯的实际运输效率,同时乘客在电梯乘坐的过程中,如果人数稍多,就会出现持续的警报声。对此在实践中进行电梯的定期检验过程中就要对于超载报警装置进行系统的检测。
2.3 反绳轮的检验问题
目前在用的绝大多数电梯都采用了反绳轮,有的电梯还同时将反绳轮应用到对重侧和轿厢侧,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曳引钢丝绳的受力情况或者降低电动机功率。但是反绳轮的检验问题,无论是在检验检查,还是在维护保养,亦或者长期使用中都被忽略。某写字楼的客用电梯,由于电梯在长期使用之后一直没有得到较好地保养,堵塞了润滑通道,且反绳轮的润滑口朝向内侧,这样一来,就造成长时间不能及时润滑反绳轮,轴瓦与轴与之间(对重侧反绳轮)出现干摩咬合,长期以往,锁紧销就被剪断了,造成电梯轿厢出现坠落情况。当其自由坠到高于地面6m处,限速器-安全钳装置暂时让电梯轿厢的坠落停止。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拉杆与钳块的焊点处,安全钳被拉断,轿厢再次自由坠落到缓冲器上。由此可见,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都有可能会出现失效现象,为了确保电梯能够实现长时间安全运行,务必要加强反绳轮的检验工作。
3.加强电梯检验管理工作的重视
3.1 在电梯应用过程中,要构建完善的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对于相关工作内容进行细节划分,明确具体的检验工作内容与注意事项,同时要保障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
3.2 电梯维保单位要根据相关质量管理与控制程序以及相关标准加强对电梯维护以及保养工作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要遵循相关工作制度开展工作,要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电梯维护以及保养工作质量的控制,对相关工作内容进行及时的记录,进而提升其整体工作质量与效果。
3.3 加强对公共场所电梯的检验,保障其基于安全服务承诺开展相关维护保养工作,并且对其进行记录,同时要加强对相关管理制度以及安全责任在实践中的落实程度与范围的检验,并且做好相关记录以及存档,进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3.4 加强对商场以及相关小区物业公司的检验,对其是否与电梯产权单位签订相关电梯授权管理活动与内容进行系统的了解。对电梯使用单位的相关电梯专项检查以及应急制度进行检查,对电梯应急救援措施也要加强检验,只有这样才可以再从根本上保障电梯的检验工作的有效性,在源头上提升电梯的整体运行安全性。
4.总结
电梯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用电梯安全事故的数量必会与日俱增,导致事故的原因亦会呈现多样化,对老旧电梯如何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管、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或防范电梯事故的发生以及如何降低电梯的能耗应得到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从而采取确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晓娟,李根生,王东.电梯门系统的全面保护[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20(01):120-123.
[2] 帕尔哈提·阿布拉.电梯保养中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职业安全,2005,19(10):154-157.
[3] 唐绍斌.电梯门系统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8(07):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