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doc
王娜
[摘 要]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文化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纪元。目前,中国正在努力建设文化实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多元文化共同打造独特的群众文化,群众文化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深刻的文化价值。本文对社会功能和具有文化价值观的群众文化进行简要分析,逐步完善当代群众文化,更好地建设文化实力。
[关键词]群众文化;文化价值;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S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6-0034-0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文化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意味着人民群众需要先进的群众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种类逐渐增多,人们对文化不断筛选,保留了先进文化,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群众文化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成为文化强国。
一、群众文化的基本意义
群众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其发展历史中成为了独具一格的群众文化。群众文化作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文化,人们可以暂时丢下他们忙碌的工作,享受群众文化带来的愉悦和快乐,缓解人们的工作压力,是一种社会文化。群众文化,顾名思义,其主要群体是广大人民群众。人们通过不同的娱乐活动,缓解自己生活的压力,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其次,群众文化还可以作为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帮助人们更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中国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不断强调群众文化的作用,从而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二、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在我们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群众文化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经济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样的,群众文化也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这种功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文化实力的建设,同时把文化精神也融入到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了群众文化的功能。
1、群众文化具有娱乐功能
群众文化的娱乐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当今社会,经济水平越来越高,然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距离也在不断拉大,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在逐渐减少。但实际上,每一个人从心里都渴望关心和温暖,这就需要更多的人去身体力行,主动进行沟通。群众文化可以作为人们沟通的桥梁,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促进社区发展。群众文化比较简单,对艺术的需求不高,但需要同道中人一起分享彼此的喜悦,需要个人积极的参与,形成一个轻松宜人的文化氛围。
2、群众文化具有团结功能
在社会生活中,群众文化可以将人们聚集在一起,通过社会成员的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统一。随着社会的发展,集体活动也与日俱增,群众文化可以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去热情参与这些活动,促进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
中国由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中群众文化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团结。人们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群众文化的统一氛围调动了人们的参与意识,形成崇高的道德社会。
群众文化具有文化遗产保护功能,这是我们独特的文化特色,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的群众文化活动,与保护文化遗产息息相关。目前,中国在大力建设文化实力,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要,为了防止各种文化的流失,我们需要继续建设群众文化,从而引起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意识,从而提高群众文化价值,在群众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中国的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群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文化人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不仅可以引导文化蓬勃开展,也可以聚集大量人才,在这些具体的文化活动中,能够突出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有才华的人也能够脱颖而出,同样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群众文化活动,继续挖掘优秀人才。
三、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
群众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以下四组关系中。
1、群众文化和龙头文化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文化建设层面上,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社会的主导文化意义非凡,如何发挥文化的主导作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在当前中国,领先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式,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主要核心内容是八荣八耻,是支持建设社会政治生活的精神支柱,也是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用文化手段能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巩固和维护全社会的共同思想,成为社会共同的知识。目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国家的灵魂,应该受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掌握。我们应该改变严肃、呆板的说教方式,发挥群众文化具有参与人数多,群体代表性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轻松愉快的特点,借用它提供的平台,通过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寓教于乐,把主导文化的价值观灌输进去。这样,群众文化对于主导文化而言,提供了平台的价值。[1]
2、群众文化和精英文化
文化建设一直是群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载体。群众文化建设是普遍的,精英文化建设则是改善性的。前者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普通百姓基层;后者是少数知识分子,时代精英。在我国,精英文化和群众文化具有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关系。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艺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群众文化对于职业文化或精英文化的重要性,我们的文学专家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注意军乡沟通文学。我们的戏剧专家要留心观察军队和农村的小剧场。我们的音乐专家要留心观察群众的歌唱艺术。我们的艺术专家要留心观察群众的艺术。这些同志们应该与广大群众工作的同志密切接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引导他们,一方面学习,一方面吸收群众的智慧。一起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对于群众文化与专业文化的关系,他提出:“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中,我们还要处理群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充分体现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群众文化最接近人民群众,是专业文化或精英文化的来源。群众文化的发展是发展专业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基础。精英文化掀起了中国文化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相对于大众文化是精英文化,两者相互支持,大众文化可以推动精英文化的发展,也是精英文化的基础。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群众文化和精英文化面向主体,群众文化主要以人为本,精英文化主要为少数知识分子,两者相互联系和相互吸收,为了更好促进社区发展,二充分发挥各自自身优势,更好地打造文化力量。
3、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
中国的文化建设分为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建设两大部分。文化产业为公益事业,基本由国家提供。文化产业是文化体制改革的结果,以利益为前提,着眼于社会效益。而作为发展的产业,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有一个文化市场。文化市场最终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市场与市场的重要区别在于,前者最终依托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消费能力和欣赏能力。文化艺术消费能力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而逐步提高。而文化艺術欣赏能力的提升,需要文化和教育的普及化。人气程度越高,文化产业的市场越多。[2]
四、结束语
总之,在中国经济改革的背景下,文化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群众文化作为一切文化的基础,需要我们充分认识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价值观的普及,更好地建设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 王源.浅析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11).
[2] 李宪楠.试论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J].戏剧之家,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