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doc
盛红妹
[摘 要]在实行新课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英语教学是尤为关键的。中学的英语教学现状相对薄弱一直以来都是值得关注的,这一现象的存在有其客观原因。对农村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要从实际出发,从培养学习兴趣着手,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农村中学 英语新课程教学 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S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6-0245-01
一、问题的提出
1、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一种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其重要特征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
2、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状态远不如城市中学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这一内在原因外,它还受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如:教师专业水平、学校的英语学习环境、课堂氛围及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目前许多农村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无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作出很好的判断,受传统教学观念束缚严重,只能机械地将教学模式定为“刺激——反应”或“读单词——讲规则——教语法”的句型操练,搞“题海战术”,片面追求升学率,而这些几乎完全抹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教学的共同弱点是: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简单,往往以“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教学生读”、“用汉语教英语”的传统模式机械地进行教学。学生的种种片面认识和部分教师的简单教育教学方法,使农村中学生英语教学出现了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村中学和城市中学在教学条件、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生源基础、学校管理水平、经济待遇等各方面都可谓天差地别。近年来政府对农村学校的经费虽有投入但无异于杯水车薪,农村中学教学设施破旧、教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由于这些因素长期存在,没有能够有效地解决,致使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一直处于一种比较低的水平。因此要想方设法提高农村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难度很大。但通过笔者调查发现,凡是对英语感兴趣,且能自主学习者,成绩往往较好,反之则要差。所以,笔者认为培养农村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英语,吸收英语知识,提高英语学习技能,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更能依此来达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并最终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自主学习意识的初步形成
自主学习的一个最为主要的动机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愿望。所以,老师就需要创设这样的条件,使学生对学习渐渐产生兴趣,如果学生一旦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也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这种有效的学习中。学生将对自主学习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笔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就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意识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1、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
学生能否对学习有兴趣,笔者认为老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师生间的情感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老师首先应该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以真诚的关怀、智慧的展示去吸引学生,与学生产生共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课堂上,老师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因素:热情、乐观、和蔼可亲、富于表情、有感染力,能愉快地、亲切地与学生进行学习上的交流,展示知识的魅力,引导学生步入瑰丽的知识殿堂,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究能力。在课外,老师可以主动与学生打招呼、问候、沟通,参加他们的文娱活动。通过各种方式交流让学生对老师本人产生兴趣,从而对这个老师所教学科也产生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转变角色,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启发者,与学生形成学习互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而赢得一个良好的开端。
2、让学生有成功的乐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而乐趣则是学习的不竭动力。当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后,老师应该让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更大的乐趣,从而坚定他们自主学习的信心。比如,在学生积极参加课前3分钟的Daily talk,和课文中的对话编写表演时,老师以赞赏性的词语如?“very good”、“great”、“well done”“good for you”、“excellent”、进行评价,并和全体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当学生有了成功的感觉时,就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就会产生更大更多成功的愿望,学生也将把这种感觉化做学习的新动力,更为主动的参与学习,从而使主动学习成为一种持久、强烈的意识,最终成为自主学习的内在机制。
三、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学生一旦形成自主学习意识的雏形之后,老师应加强这种意识的培养,从自主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思维、自主学习评价等各方面培養,使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从一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使自主学习意识长期有效地运作于学生的大脑中,帮助学生学习,指挥学生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进一步培养,笔者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1、自主学习方法的培养
(1)目标的设立
善于确立学习目标是自主学习者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基本目标。学习目标对学习的整个活动有激励、导向和调控的作用。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就会使学习活动按预定的目标前进,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且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调整,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所以,老师要帮助学生能及时给自己定位,确立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和短期目标。
(2)方法的指导
当学习目标确立以后,就要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方法去实现目标。农村中学生的学习习惯要相对差些。老师在教学中应就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多一些具体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把这些方法应用到自己学习目标的实现中去,通过具体的实践去掌握。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就能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来实现即定的学习目标。
2、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潜能
强化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老师要在日常教学中,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整合思维、直觉思维等,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多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究、收集资料、上网查阅,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比如在阅读一篇文章或一个故事时,让学生把故事的结尾续上,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方式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教师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地去思考续出自己的故事结尾,讲出自己的见解。
结束语
以上从教师、学校、学生各方面因素分析了目前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状况,并提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加强策略,一个成功的英语学习者都具备以下因素:智力、语言能力、个性特点、学习策略、学习动机、情感态度等。作为一名普通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自主语言学习能力,切实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新琦外语学习者独立能力的培养,山东外语教学,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