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于逻辑的人工智能到社会智能的发展研究

品牌
科技传播
2020年12月16日 15:51

试论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逻辑问题

许博洋

摘 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纵观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是有以下几个阶段,传统人工智能,分布式人工智能,现场人工智能,社会智能。钱学森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要结合人工智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空间综合集成研讨体系。随着我国现代科学发展体系日益完善,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社会发展对人工智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文章对基于逻辑的人工智能到社会智能的发展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 人工智能;社会智能;逻辑思维;人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04-0124-0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也越来越成熟,20世纪90年代,钱学森先生对于现代科学的发展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并指出,要把逻辑学扩大为思维学,除了一部分我们已经研究并取得成绩的逻辑思维外,还要对其他的以及人的思维过程进行研究。基于此,文章从逻辑思维科学与系统科学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 基于逻辑的人工智能概述

在早期的人工智能發展过程中,相关研究表明,在人类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启发式知识对其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通过逻辑的方式对这些知识进行表达,这就是早期人工智能“基于逻辑的心理模型”。传统的人工智能被称作是启发式编程、逻辑推理、符号表达,概括来说,就是对人类“深思熟虑”的思维模拟。从对人类的思维模拟来看,人工智能通过对人类思维的模拟,代替人来解决一些问题,例如“一般问题求解”,在这个过程中,推理发挥着核心作用。在整个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启发式思维过程以及计算机“物理符号假设”对其产生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但是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如果沿着这一途径进行发展,将会面对更多的困难。也正是这些困难的出现,才会使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发展。

2 模拟形象思维的人工神经网络及分布式并行处理

当人们发现在基于逻辑的人工智能发展出现了种种困难后,人们另辟蹊径,采用并行处理,分布表达的方法,以模拟与复制形象思维的“象智”为主要形式,形成上了一种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该方法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采用并行的方式处理,其次是以分布的方式表示信息。相比传统的通过单个结点表示单个概念模式,人工神经网络与之有着一定的区别,人工神经网络是通过结点分布模式以及加权量的大小与一个概念进行对应,因此,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就算结点上的信息属性出现问题,对整个网络结构所要表达的概念或者信息也不会产生较大的改变。这也是人工神经网络相比传统人工智能的精髓所在。

再进行人工智能的研究时,大多是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第一方面就是模拟逻辑思维,以符号处理为核心的传统方法;一种是模拟形象思维,以人工神经网络为主要的联接机制方法。人的思维模式主要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从人工智能的发展来看,这两个方面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现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形象思维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重要作用,但是要想实现通过计算机来模拟形象思维相对来说也是极其困难的,需要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以形象思维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

3 现场人工智能概述

随着对人工智能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也开始发展,智能系统的复杂程度,除了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之外,还有系统运行环境的复杂性。因此,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现场人工智能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对象。所谓的现场人工智能就是通过系统与周围世界的交互,实现现场人工智能,也正是由于多种复杂系统的不断涌现,为现场人工智能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对认知、思维与智能交叉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提出了现场人工智能概念,并形成了“现场认知理论”,在此理论基础上,人们也开展了一些相关工作,例如新型机器人设计、采用新方法使用计算机等等。在现场人工智能技术中,如果将人脑看作一个系统,那么外部环境又是一个系统,这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与环境两者之间相辅相成,通过以后总动态自适应机制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在发展过程中,是不断进化的,智能工作的本质也与其近乎相同,因此,现场人工智能技术应运而生。人们通过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对智能技术进行了掌握;通过对人工智能思维科学的研究,得出提高人类思维能力以及智慧的相关理论;通过对现场人工智能的研究,只有通过交互作用,才能真正实现系统与其所处环境的完美融合,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4 人工智能与思维和系统研究相结合概述

随着我国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与思维和系统研究相结合拓展也越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现阶段的人工智能与思维和系统研究相结合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拓展。

4.1 人机结合智能系统

相比之下,现场人工智能一般是以一种智能系统的形式出现,通过这个智能系统,来实现人工智能在现场环境中的适应能力。20世纪90年代,钱学森提出在发展计算机技术时,应将人与机器向结合,形成一种智能系统,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工智能的水平。人机系统发展过程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交互作用,并且随着系统的复杂性程度的增强来不断拓宽其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在社会化的影响下,人与人、机器与机器之间也在进行着不间断的信息交互,诸多此类的交互,随着数量及种类的增多,交互量也会越来越大,由量变实现质变,新的智能系统出现。因此在开放复杂的环境中形成的这种人机系统,在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下,不断提高着人们的认知能力。

4.2 智能体以及智能社会性的研究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智能体技术应运而生,这是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又一大突破。智能体除了拥有自主性、反应性、主动性之外,还具有着移动性、学习性、适应性、交互性、社会性等特点,并且与多个智能体相互结合形成一个智能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多智能体系统环境除了知识层以及组织层外,其社会层的特点也越来越明显,由于其社会性以及复杂性不断增强,社会智能出现。

4.3 “人工社会”研究启示

人工社会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通过智能体建模和模拟技术,从各种活动和现象动态交互入手,对社会结构以及群体规律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一种“仿真社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必然会融入社会,走向未来。

5 社会智能的出现与发展

5.1 社会思维和群体智慧

现阶段所说的社会思维指的是人作为社会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它是一种涉及多种思维交互、复合的观念体系。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种是个人思维,一种是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就是通过若干个思维个体组成一个思维主体,从而达到一种个人思维不能达到的思维高度。这种思维的出现,会使人类的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从而发挥出较高的水平,形成一种群体智慧。

5.2 人文与科技相融合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生态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是紧紧依靠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时远远不够的,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应与科技相结合,探索一条交叉发展的道路。因此,在实际的社会智能发展过程中,应将人文与科技相融合,通过信息网络、多媒体现代技术,充分发挥社会智能的综合优势,不断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斌.人工智能视域下的非形式逻辑[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30(10):6-14.

[2]戴汝为.社会智能科学的形成和发展[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33(1):1-7.

[3]戴汝为.从基于逻辑的人工智能到社会智能的发展[J].自然杂志,2006(6):311-314.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人工智能 文章 智能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