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体系探讨

品牌
中国科技博览
2020年12月21日 08:58

城际轨道交通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卿丽萍

[摘 要]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取得了初步的改革成效,但是为了进一步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还需要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研究和思考,不断优化系统性能,提高系统效率,降低风险率。希望本文对于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因素的总结,对于优化安全管理系统的几点思考可以对未来的改革起到一定的帮助。本文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简单的的阐述。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体系;探讨

中图分类号:U298;F57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1-0074-01

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将会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地发展壮大。所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确保列车的运行以及乘客的出行处在安全之中,是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相关的安全管理部门要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提前预备措施,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能够有紧急措施应对,尽可能地较小事故所造成的各方面损失、影响,从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

1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概况

在我国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相关管理部门主要通过加强安全设施的设置,以及在轨道交通空间上的安全性考虑。对于现在的城市轨道交通而言,由于其本身大部分是较为封闭的空间,所以,首要要注意的就是消防问题,一方面,务必要确保相关消防用具能够有效使用,并定期检查消防用具是否合格,其次,消防所用的安全通道保持通畅,不能有杂物堆放;另一方面,对于轨道交通所使用的材料要尽可能地耐火,其所连接的动力系统所使用的电缆也要有防燃材料的使用。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火灾灾情的扩大,从而减少当火灾发生时的经济损失。此外,在轨道交通的站台设计上,也要进行安全的考虑,尤其是屏蔽门的选取上,要考虑实际情况。

2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2.1 车辆自身对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影响

对于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而言,其车身是相对封闭的空间,并且大多线路在地下运行,所以对于火灾的防控要未雨绸缪。由于在地下封闭空间,并且车厢在运行过程中的通风效果较也十分不错,假设发生火灾,借助在运行中产生的风力,火情将会快速地蔓延,所以,车厢内的灭火工具要确保符合要求,并定期地对其进行检测,避免灭火工具不能使用的情况。除此之外,车厢选用的材料也要尽可能地具有一定的防火能力,从而抑制火情的扩大,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此外,对于轨道交通的列车长来说,一旦发现出现安全问题,一定要及时地告知乘客,并正确地实施应急方案,抓紧时间疏散乘客,避免乘客的安全受到威胁。

2.2 运行期间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影响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大多有交汇处,所以在运行期间,有关的控制人员要确保合理地进行调度,防止列车发生碰撞等安全事故。此外,在运行期间,车辆的照明、隧道内信号灯的操控等问题也要重视,确保正确地选用照明、信号灯,避免由于操控失误造成的安全问题。

2.3 乘客素质以及行为

城市的轨道交通主要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好的出行工具以及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轨道交通管理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其中,乘客的素质以及行为关系到轨道交通运行管理工作。调查表明,乘客乘车行为没有规范容易导致各种交通安全事故。因此,应当对乘客做好宣传工作以及规范乘客行为,切实保障轨道交通安全。

2.4 消防安全以及管理

消防安全属于轨道交通当中十分重要的部分,由于轨道安全交通大部分处在地下封闭的空间当中,如果出现严重火灾,乘客逃离以及消防人员开展紧急救援工作都比较困难。因此,应当切实做好消防消防工作,各种灭火工具以及设备应当完备从而保障车辆的安全性。在车辆当中应当使用阻燃耐火的材料,有效避免火灾的出现。

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3.1 进行危害识别

危害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更为严重的,还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行为不够规范、设备维护不正常都可能造成危害,给安全管理系统增大漏洞。要有效进行危害识别,就要在日常的业务中培养相应的危害防范意识,定期对安全设施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加强对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的保障,对高人流量和车流量的情况的有效管理。对各种可能造成损失的危害,要进行相应的风险评级,根据相应的评估结果来制定管理方案,有效降低危害可能造成的损失。管理计划需要考虑的重点是事前预防,这样才能将事故发生的损失降到最低。对于各种不同类型情况的控制和管理,应当将管理方法记录在案,对于管理方法发挥的作用进行评价与反思记录其可以改进的方面和措施。

3.2 设置目标和管理方案

要设置较为符合实际情况的目标和管理方案,就要考虑各种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对于不同部门存在的共同的安全问题和特殊部门存在的特殊问题,都要引起足够重视。对目标的设置要严格遵循几点要求,首先应该考虑到所有的风险,严格对风险进行控制,争取把风险程度降到最低;其次,还要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将目标设立的各种数据进行明确规定。此外,在进行目标设置时,还应考虑到实际的可操作性,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目标,不能设置脱离实际完成较为困难的目标,这样的目标不能激励相关人员和部门的积极性,还可能使之产生倦怠感,这样就失去了目标存在的意义;最后,目标还要明确规定完成时间和相应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更好指导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

3.3 明确组织结构和职责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中,人起主观能动作用,其中工作人员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要发挥不同人员最大的作用,就要在制度上设置好相应的责任制度和具体职能的划分,便于相关人员按照规范进行任务的实施。其中,最高位的管理者要加强安全管理责任教育,监督方针和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其他部门管理人员、技术专业人员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责任的划分应该十分明确,不能模糊设置权限,也不能存在漏洞,要对每个细节的设置进行重视。

3.4 进行运行控制

进行运行控制时要对所有需要进行控制的方面进行控制,对于处于风险地位的活动进行控制,要建立相应的控制评价体系,其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参考相应的法律法规或者某些职业标准。

3.5 对于安全应急系统进行准备

交通安全应急系统是对紧急情况发生的一个快速处理,通过对紧急情况处理的准备来减少紧急情况可能发生的损失。安全应急系统要同时考虑到四个方面,预防、准备、回复、恢复,对于预防这一方面应该格外重视。进行安全应急系统的设立时,要对细节进行明确规定,如安全设施的采购和检查,逃生工具的设置和使用,安全知识的教育和普及等。

4 小结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专业性较高、客流量较大等,这些都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果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措施不够完备或者措施不到位,容易造成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事故,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相关研究工作人员要切实考虑公众的人身安全,积极弥补当前安全管理系统存在的不足,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洪翔,吴刚,姜臻祺,杨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营综合监控与管理流程优化[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12:1-5.

[2] 刘云,马香,岳天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识别与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01:283-288.

[3] 北京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标准批准发布[J].都市快轨交通,2015,02:105.

[4] 梁志恒.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5,07:234.

[5] 章明耀.城市軌道交通车辆运营调度与安全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189.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轨道交通 调查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