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品牌
中国科技博览
2020年12月23日 12:30

浅谈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关键技术应用

崔亚楠

[摘 要]随着国家建设的持续进步,市政道路施工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该项工作的开展,对城市规划和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具体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在关键技术上有效的落实,改善过往的缺失和不足,要将工作质量充分的提升。文章针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1-0134-01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市政道路施工难度并不低,在内部、外部遭受到的影响因素都是非常多的,想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必须进行全面的改善,要切实的考虑到客观上的需求。除此之外,市政道路施工的技术操作过程中,应将国家的相关规范作为蓝本,对技术操作按照灵活原则来完成,由此才能推动市政道路建设水平的提升。

一、市政道路施工的特点

(一)准备时间短,工期紧

就市政道路施工本身而言,其非常有利于地方的长期拓展,对社会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能够产生特别大的积极作用,整体上的前景是比较明朗的。但是,市政道路施工的要求非常多,在准备时间上比较短,工期相对紧张。首先,市政道路施工的很多位置,都是非常需要进行巩固、拓展的位置,道路通行状况会直接对城市的日常运营产生特别大的影响[1]。因此,要求市政道路施工团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准备,将材料、技术、设备、组织等工作全部有效落实,外部施工条件允许情况下,时刻准备开工,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充分的提升。其次,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中,在生产、生活的节奏上非常快,如果市政道路施工出现了严重的拖延现象,不仅会遭到强烈的舆论压力,同时对城市自身的发展布局,以及各个行业的拓展合作等,都会产生特别大的影响。道路是城市建设当中最基础的内容,即便是出现了很小的问题,都容易引起较大的损失,这一点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关注。

(二)施工场地狭窄

与其他工作有所不同,市政道路施工的场地方面,是比较狭窄的。在过往的施工当中,由于多数城市展现为基础建设的特点,为了让道路的建设效果进一步的提升,因此会提前划分好施工区域,腾挪出较多的空间来完成工作。可是在现代化的建设当中,城市自身的密集程度不断的提升,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较多的高楼大厦,道路两旁的居住小区也在持续的增加,此时就会因为外部硬性条件,直接对施工场地造成强烈的压缩现象[2]。本文认为,施工场地狭窄的出现,将市政道路施工的难度充分提升。首先,场地表现为狭窄状况后,机械设备、材料、人员的作业空间不断的缩小,这就导致工作效率不断的下降,同时很容易在内部工作中出现的强烈的矛盾、冲突现象,十分不容易解决。其次,施工场地的狭窄状况,还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现场的内外和谐程度。表面上,场地狭窄也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但是总会出现突发状况,这就很容易打破工作的平衡。

二、市政道路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

(一)水泥稳定碎石技术

从主观的角度来分析,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操作是核心组成部分,应该坚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将众多的技术合理运用,避免造成工作上的恶性循环。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水泥稳定碎石技术,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产生的影响也非常突出。第一,水泥稳定碎石的时间,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大部分情况下,选择应用初凝的时间,应保持在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较长的水泥,也是比较好的选择[3]。第二,水泥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不能完全展现为“按部就班”的操作状态,应适当结合水泥本身的状态和应用的目的来决定,建议将初凝时间、终凝时间,都做出优化调整,要努力的确保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这样不仅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道路施工的质量,为今后的长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在接缝的控制上特别注意,这是一项硬性的标准,针对接缝可以进行湿润处理,而后增加水泥铺设,联合碾压来弥补。

(二)混合料运输技术

相对而言,市政道路施工的开展过程中,每一项技术的操作都具有自身服务的范畴,要想在最终的成就上快速提升,必须不断的加强拓展分析,要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来进行技术的操控。以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混合料运输技术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较为突出。首先,混合料在开展运输的过程中,运输时间应尽量的控制在30分钟以内,如果超过了30分钟,或者是在气温方面低于10摄氏度,则应该使用篷布将运料车进行覆盖处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针对混合料做出良好的保障处理,避免在运送到现场后出现严重的问题。其次,在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离摊铺机不远处停住以防止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将运料车挂空档靠摊铺推动前进。施工中不能使用已经离析或结块的物料、卸料时留在车上的混合料、被雨淋湿的混合料和当班没有完成压实的混合料等。通过采用上述的工作方法,可以将混合料的运输、使用提供较多的保障,基本上能够为市政道路施工加强多方面的技术指标,是比较可行的操作方案。

(三)混合料的路面摊铺技术

我国在现代化的建设中,正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要坚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不断的获得更好的成绩。建议在今后的市政道路施工当中,针对混合料的路面摊铺技术高度关注。首先,市政道路在摊铺之前,应对下层的情况做出仔细的检查与分析,尤其是污染情况。针对不符合要求的内容,进行提前处理,然后才能开展摊铺。其次,在雨天,或者是路面上存在积水的时候,不可以实施摊铺工作,否则会造成混合料报废的情况。第三,摊铺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温度应做出准确的控制,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摊铺机械设备做出指挥,达到匀速行驶的目标;摊铺室内送料,同样按照均匀原则来操作,达到不间断摊铺的效果。第四,在摊铺机的操作过程中,应针对冷却到规定温度以下的混合料,及时的去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巩固摊铺质量。

总结

本文对市政道路施工的关键技术展开讨论,现代化的施工效率、施工质量,均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很多方面均告别了过往的恶性循环。日后,应继续在技术方面开展深化研究,要努力提高技术的可靠性、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柏欣玲.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的伸缩缝施工技術[J].科技视界,2014,24:107+321.

[2] 杨祖强.浅谈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15:250-251.

[3] 马伟国.浅谈市政道路管线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1:318-319.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生活 市政道路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