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信息化 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10kv...
吕自强++周建颖
[摘 要]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电力营销呈现出信息化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对电力企业的配网线损进行精细化管理十分重要。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电力企业只有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而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就成为了重点。本文将具体探讨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3-0375-01
引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社会的各行各业在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电力企业配网的电能损耗非常大,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明显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宗旨,为了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保护我国的环境,促进能源节约,对电力企业的配网线损进行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1 配网线损的主要原因
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是两种常见的配网线损。技术线损是指配电网及线路的电能损耗。例如:有些线路的电线横截面积比较小,高负荷的输电线路增加了电线的损耗,没有达到正常使用标准的、出现老化现象的线路也会造成线路损耗量不断增大。同时,由于变压器的实际负载率与变压器的容量不符合,以及变压器的维修护养工作不到位,也会造成线损情况。另外,变压器在用电高峰时段内负载率超出规定,用电量低谷期出现轻载现象,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线损。管理线损是指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电能损失;管理线损原因包括不能及时抄表、被盗、电能计量装置出现误差等。例如:部分抄表人员不负责任,抄表时有乱抄、错抄的情况;有的抄表人员因顾及人情或者因其他原因故意少抄一部分电能,这些都会导致管理线损的出现。再有,偷电、漏电现象始终无法杜绝,更有一些企业利用高科技手段偷电。这些现象给管理人员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 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现状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电力营销中的深入应用,配网的线损精细化管理依然存在着多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强大的、坚实的线损管理基础,配网相关信息无法及时并且准确的对丢失的问题进行记录和治疗,进而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相关制度和管理措施还没有得到非常充分的实施,很多企业还无法创造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配网线损管理系统标准,无法形成一个健全的线损管理监督和评价机制;很多企业都没有充分的认识到线损管理监督和评价机制在配网线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线损管理职责不清,无法及时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缺乏监督约束严格的奖惩措施,线损管理人员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精细化管理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随着电力营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目前线损管理仍然无法从电网线损管理营销得到效益,无法起到支撑线的损耗的控制作用,从而导致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线损问题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理和供电企业的经营效益的控制,企业的经济效益依然受到巨大的影响。
3 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3.1 加快信息采集系统建设
基于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来构建线损管理系统平台,进行信息采集与收录。企业可以从国内外引进先进技术,并需要合理的运用信息采集技术,对各项数据信息进行监控,引入信息采集系统,并对配网的用电情况进行分析,以全面提升信息采集效率。集中处理故障户与未通电户等问题,进行档案归集处理,深入到台区处理遗留问题,提升信息采集系统的工作效率,通过安装采集器,提升系统任务完成率,为降损工作,奠定了牢靠的基础。
3.2 完善营销稽查监控系统
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开展,基于信息化平台,需要完善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实现配网线损问题全面监控,科学细致地处理配网线损问题,以及时获取线损相关数据与指标。利用线损指标,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实现线损管理与电力销售同步,利用稽查监控系统,对配网线损信息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配网运行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借助稽查监控系统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需要不断地规范抄核收流程,落实配网线损管理责任,督促抄表人员按时完成抄表工作,为电费计算,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以确保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3.3 加强监督力度
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充分的认识到要想实现企业的全面发展,必须做好企业线损管理,从思想上加大对线损管理的工作,为实现线损精细化管理做好积极的配合。建立和健全监督机制和评价体系,加强相互制约和监督,从而促进线损精细化管理的顺利进行。加大对线损管理工作的考核,将考核的结果与工资进行直接的挂钩,从而实现对线损管理的有效监督和约束。
3.4 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配电网线损问题要引起电力企业的高度重视。电力企业要成立线损调查工作组,健全线损管理组织体系,设立专门负责改进线损的工作组。将部分职责逐级下放,从而有序地进行线损管理工作。加强对线损情况的分析,预测未来负荷增长情况。线损分析是对线损进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方法。通过对线损进行分析,可精确找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线损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将理论线损率和实际线损率进行对比,如果实际线损率超出理論线损率很多,则需及时查找原因,有目的性地解决线损问题。大对配电网的检查力度,防止偷电、漏电的现象出现,降低供电企业的经济损失。加大偷电行为的法制宣传力度,让人们意识到电力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偷电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5 完善好配网的结构
适时地对配网进行超前的规划,促进整体配网结构转变的科学合理化。按照小半径密布点的原则,尽量将变压器安排在负荷的中心,从而达到减小供电半径的目的。缩短电源和负荷的间距,降低其供电半径,防止出现迂回供电现象。改造线径过小或是铜铝线接驳的线路,换成适当界面的配电线路,使电流以经济的电流密度运行。选择合理的变压器容量,防止变压器由于长期处于轻载或是超载的运行状态,导致寿命缩短。
3.6 科学计算
在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客户的表数、线损的数量都是重要参数。在采集数据时,要根据用电季节的不同来计算线损率,并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企业也可以采用智能化的计算仪器,对各项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精确结果,再以此为依据调整自身的管理计划。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计算过程进行监督,避免出现中间过程的失误。
3.7 增强线损管理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线损管理人员各方面的培训,提升电力企业人员对线损管理的重视程度和责任意识,加强对线损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业务能力培训,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对线损问题的处理能力和经验积累,从整体的角度提升整个线损管理队伍的技能素质,为配网线损管理奠定人才基础。
结语
随着电力营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目前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相关管理工作,满足具体管理形式的要求。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的提升和技能的培养,结合现状,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确保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刘向新.电力营销线损精益化管理策略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7):130-131.
[2] 关荣祥.关于降低配网管理线损措施的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12):88.
[3] 张治川,王玉.电力营销线损管理技术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17):2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