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施工审查问题分析
包伦勇
[摘 要]本文分析了施工图的设计审查制度,从而总结出建筑给排水设计的主要施工审核依据与内容,随后详细归纳了建筑排水施工设计中存在的难点与问题,同时提出了建设性的策略,希望对建筑排水施工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给排水施工 设计图 审查 策略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3-0074-02
对建筑给排水的施工设计图进行审查是一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必不可少的、政府强制性的工作环节,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给排水性能与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及一定程度上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提高建筑行业给排水施工图纸设计的工作效果与质量[1]。因此,必须重视建筑给排水的施工设计图审查工作,提高图纸的设计质量,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标准的施工建设。
1.施工图设计审查制度概述
2000年1月份,国家首次提出了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的相关标准与要求,同年2月份时发布了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审查的相关办法,并在当年9月份时,出台了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条例,明确规定了施工设计图必须经过审查才能适用于工程建筑之中[2]。在实际建筑给排水施工设计图的审查工作中,作为第三方的审查机构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下来进行审查图纸的工作[3]。坚决不允许建筑工程的利益相关方与图纸设计公司有经济效益合作关系,若是在施工中由于图纸设计而产生质量纠纷问题时,必须追究设计公司法定代理人的责任,在情节严重时,甚至是吊销设计公司的营业资格证,并对直接相关人员终身不予办理从业证[4]。
2.施工图设计审查制度依据与内容
施工设计图审查的主要四个依据:1)设计图是否达到工程建设的强制标准;2)设计图上是否包含勘察设计企业、相关设计参与人员的公章和签字;3)设计图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以及是否满足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4)法律法规及其他规章制度所要求的审查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发布的有关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审查的要点中,明确指出了施工图的审查除了关注强条要点的关键部位,还要重视与强条关系密切的一切支撑条件与标准的审查。值得注意的是,审查时必须依据最新得的工程建筑标准,对于过时的图纸设计标准,不能作为当下图纸审核的参考标准。
3.建筑给排水施工设計图审核中出现的问题
3.1设计深度不足
国务院在建筑工程设计勘察中明确规定了施工设计图的深度要求,并明确指出对于深度不够的设计图,可以直接退回。在当下的施工设计图深度不足主要有3个方面的表现:1)图纸不全面,在热水机房、消防泵房、水箱房等生活设施的布局体现不全;2)针对性不强,在水源和给排水系统的说明描述上不完整,如对相关设备材质、性能、安装要求等方面的验收标准不完整;3)部分深化内容的图纸设计部分缺失,例如在虹吸雨水、游泳池循环水、饮用水净化、雨水回用等系统的图纸设计上,往往用注明“二次深化设计”的空白代替详细的设计工程图稿。
3.2建筑给水问题
目前,在给排水的建筑施工图中主要有3个方面的给水设计问题。1)给水装备设计不合理。大多数的水泵与冷却塔是设置在居住用房的隔壁或上下楼层之间,水泵与冷却塔工作是产生的噪音会严重干扰居民的日常生活;2)给水管与补水管口的最低点不符合最小空气间隙要求。补水管口与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过小(如图1所示),这种错误的补水管设计会导致在后期使用中产生虹吸回流现象,正确的补水管设计如图2所示。
在绿化、车库以及小区道路等给排水系统中未设置真空破坏器。由于冲洗软管的出水口处容易遭受污染,设置真空破坏器能够有效避免虹吸回流的现象,从而防护了生活用水的质量安全。除此之外,在给水系统审查方面还出现如下问题,第一,高层和低层建筑中的给水区设计没有满足相关规范,其中最不利于水流动位置其水压没有得到保证;第二,水池、水箱和生活饮用水的供水管没有按规定做好安全、可靠的防防污染工作,这就导致水体出现污染的情况;第三,根据相关规定,应该设置中水处理以及供水系统,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实施;第四,热水系统中的供水分区和给水分区还出现不一致的问题等,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加强整改;第五,针对系统审查工作中还出现安全阀膨胀、泄压用的情况,甚至有的发生膨胀管和伸缩节等问题。
3.3建筑排水问题
现如今,在建筑施工图中主要有5个方面的给排水设计问题。1)设计图中有关厨房上空预留位置的排水管道防护措施不清。我国的城镇给排水技术明确规定了排水通道不得位于饮食、厨房的上方,若是碰到不可避免的冲突,则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2)设计图中有关排泄的自带水封装设,没有注明水封深度。水封深度对于确定重力流排系统与排水管径具有重要意义,是明确设计图审核判断的重要依据。3)冷藏排水、游泳池以及平衡水箱溢流等生活用水没有采用间接排水形式。直接排放这些生活用水容易造成地下饮用水的污染,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间接排水。4)食品商店及菜场熟食加工处上空的排水管道以及住宅厨房中的洗衣地漏等腐蚀性比较强的积水排出管道容易泄露。因此,为了防止管道泄漏造成生活污染的事故,必须采取相应防腐、防漏的措施。5)防空地下室的排水、通气管道防护门阀设置不全。由于我国人防设计规范明确规定了防空方面的排水要求,所以在当下的设计图纸中经常出现用“凡穿越人防内侧的管道防护密闭措施参见人防设计院图纸要求…”这样的话语代替具体的防空管道安排设计。这种做法会造成图纸防护阀门缺漏、施工混乱的后果。
4.建筑给排水施工设计图的策略
4.1拓展施工设计图的深度
在进行图纸设计的时候,承担设计任务的公司以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全面考量和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注重细节方面的深度处理,给图纸审核单位提供详细的设计说明。如提供专项说明以丰富细节处的设计安排,说明排水管道和土建配套设施预留的情况,并提供设计遵循的规章制度、相关技术参数标准以及系统原理图,以此彻底拓展施工设计图的深度。
4.2建筑给水系统中的解决策略
首先,对于给水设备不合理来说,可以选用先进的、振动小的给水设备或者直接将水泵和冷却塔设置在卫生间或者上下楼道之间能够有效减少其工作噪音对居民生活造成的困扰。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在给水设备外部包裹隔音棉等减噪、隔振措施,从而降低给水设备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干扰。其次,针对补给水管空气预留间隙不合理的情况,可以通过自动控制阀来调节水位,确保补给水关口的空气间隙符合要求,对于高压水泵的空气间隙则采用电动控制阀来实现自动控制水位的目的,而雨水补水方式的管口间隙必须满足2.5倍管径,才能符合相关标准对空气间隙的要求。如补水管口口径为DN60mm时,则该管口间隙应为150mm。最后,对于真空破坏器的装备设计问题,可以通过在给水管道和冲洗嘴之间的连接处安装真空破坏器,但必须注意垃圾回流污染的危害等级,如在地面冲洗给水管道中,应选用抗压型的真空破坏器。除此之外,明确垃圾房的给水位置和相应水龙头数量,在安装垃圾压缩机时和地下室外供水栓时,必须安装倒流防止器,以防止出现淹没出口管道的现象。
4.3建筑排水系统中的解决策略
第一,对于厨房排水的防护问题,可以改变排水走向、预留排水明沟、改变上层厨房降板结构等措施来避免在厨房、饮食等处直接排水。此外,若是碰到无法规避的情况时,则可以通过将封闭的不锈钢凹型托板安装在排水横管下,借此将积水引入厨房区域之外的排水管道之中。第二,针对水封深度的问题,则可以直接在图纸上补充实际建设中卫生设备水封深度的说明信息,对于不带水封装置的器具,则应在图纸上画出相应的存水弯配件,并说明本体水封装置和存水弯的水封深度均不得小于50mm。第三,对于部分要求间接排水的设备来说,可以将冷藏水引入本层或地下室的集水井中间接排出,或直接在库房门外设置明沟及排水地漏的方式排出积水。值得注意的是,间接排水的图纸设计上必须注明排水管口的最小空气间隙。第四,对于腐蚀性的积水排放问题,可以通过改变排水管道,避免进入容易产生污染的敏感区域,或者在相应的排水管道下方设置防漏水隔离板和排水槽。最后,对于防护门阀方面的问题,必须在图纸上明确防护门阀材料的性质、类型、数量以及公称压力等级等要求,并且详细说明内侧安装距离、安装位置以及防护密闭措施。除此之外,在人防工事外墙、密闭门内侧以及临战封堵墙等防护设施处,应画出详细的防护门阀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人防顶板的防护排水建材,应在图纸上明确说明必须采用具有防爆地漏性质的排水管道。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给排水的施工设计图对后期建筑施工的技术标准与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所以现行的建筑工程給排水的施工设计图要求十分严格。必须综合考量施工的具体情况、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技术标准规定,才能设计出一次过审核的给排水建筑施工图。
参考文献
[1]张勇银.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设计审查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6(36):704.
[2]吴乃伸.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设计审查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6(18):3223.
[3]张华.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节能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5(20):2141.
[4]陈晓凤,高树新,程宏伟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漫谈[C].//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42届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2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