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
[摘 要]本文通过收集邯郸市滏阳河沿线不同的工程,对其物理力学指示统计表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滏阳河沿线地层岩性由于地质成因相同,地层岩性物力学性质指标相近。本文针对各个工程的第(2)层及第(3)层土分析,由于土质较软,总结出在实际工程施工中针对第(2)层及第(3)层土的一些注意事项,对今年以来后该地区项目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邯郸市滏阳河;地层岩性;物理力学指标;软土
中图分类号:X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3-0197-01
引言:邯郸市滏阳河东北部自滏河北大街与北环路交叉口向东北方向经过广府古城、南沿村、到曲周县,约90公里。
滏阳河沿线地层主要受滏阳河河流冲洪积形成的粉土及粉质粘土组成,自上而下岩性如下:①粉质粘土:黄褐色,软塑~可塑状态,切面稍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含锈斑,局部相变为粉土。层厚约3.5~5.0m。②粉质粘土:黄褐色,软塑~可塑状态,切面稍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含碳屑,锈斑。层厚约2.0~5.4m。③粉质粘土:灰褐色,可塑状态,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稍光滑,见小姜石、小螺壳,有异味。层厚约2.5~6.2m。 以下为一般粘性土。一般粘性土出露深度自邯郸市向东北方向至曲周为10.0m~19.0m。由于笔者能力有限仅分析了(邯郸市东北部-曲周)地段。
1 工程实例
自邯郸市区东北部-曲周滏阳河沿线依次经过的对本文有代表性的工程3个。
郸市区东北部-曲周滏阳河沿线地层岩性自上而下为粉土、粉质粘土、灰褐色粉质粘土、一般粘性土等。通过收集这三个工程的物理力学指标试验成果统计表及原位测试成果统计表,针对灰褐色粉质粘土以上土层作统计结果为:本次3个工程代表性土样均为Ⅰ级土样,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统计结果,依据相应规范得出该场地土为很湿~饱和,灵敏~很灵敏及软塑~可塑状态的粉质粘土,承载力在90~100kPa。
2 各个工程地基处理分析结果
2.1 各工程桩载荷试验结果
本文3个工程试桩设计参数的取值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及《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B13(J)T123-2011)等规范。
工程1:CFG桩,本次设计的试桩参数为:3 根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桩径为400mm,桩长
23.5 m,桩身砼强度C25,单桩承载力特征值775kN。
试验结果为DY1承载力特征值为775KN、DY 2承载力特征值为620KN、DY3承载力特征值为697KN。
综合评价:单桩承载力特征值697kN。
工程2:CFG桩,本次设计的试桩参数为:3 根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桩径为400mm,桩长24.0 m,桩身砼强度C25,单桩承载力特征值700kN。
试验结果为DY1承载力特征值为628KN、DY 2承载力特征值为560KN、DY3承载力特征值为560KN。
综合评价:单桩承载力特征值594kN。
工程3:本次设计的试桩参数为:3 根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桩径为400mm,总桩长为21.0m,桩身砼强度C25,单桩承载力特征值550kN。
试验结果为DY1承载力特征值为525KN、DY 2承载力特征值为450KN、DY3承载力特征值为450KN。
综合评价:单桩承载力特征值475kN。
工程1、2、3均不满足设计要求。分析原因各工程桩试桩全部为Ⅰ类桩,根据地区经验及工作人员的分析可能存在两种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地层原因造成的。由于场地存在第①~②层粉质粘土,状态为软塑~可塑,造成桩身侧摩阻承载力不阻。
原因二:本地层存在饱和软粘土,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不足,由于工期原因应甲方邀请,未再加长休止时间后进行检测。
原因三:本次試桩参数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及《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B13(J)T123-2011规范,可能存在摩阻力取值较高。综合上述原因后分别进行了适当加大桩长。
2.2 各工程处理后载荷试验结果
工程1 加大桩长至26.5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达到775KN。
工程2 后加大桩长加至30.0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达到700KN。
工程3 后加大桩长加至25.0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达到600KN。
工程1、2、3第1次设计桩长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分析原因为,
原因一:可能是地层原因造成的。由于场地存在第○1~○2层粉质粘土,状态为软塑~可塑,造成桩身侧摩阻承载力不阻。
原因二:本地层存在饱和软粘土,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不足。
原因三:本次试桩参数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及《长螺旋钻孔泵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B13(J)T123-2011)规范,可能存在摩阻力取值较高。经适当加大桩长后能满足设计要求。
3 结论
3.1 邯郸市滏阳河东北部自滏河北大街与北环路交叉口向东北方向经过广府古城、南沿村、到曲周县,约90公里。通过对这四个工程的物理力学指标及原位测试结果分析总结得出,在该滏阳河沿线上,由滏阳河河流冲洪积形成,所以地层岩性基本一致。一般情况下压缩模量在4.86~6.86(MPa)、粘聚力在10.3~16.6 (kPa)、内摩擦角9.2~14.5(0)、饱和度67~98(%)、灵敏度4.7~8.7、土的承载力90~100(kPa)。
3.2 由于该沿线上土质相对较软,对该沿线上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在进行桩基参数的取值时,应依据相应规范取低值。
3.3 本地区土饱和度及灵敏度高,触变性大,承载力较低,达不到设计要求。过低的负荷承载会让CFG桩发生缩径、夹泥,离析,断桩等情况,而且混凝土强度往往偏低,从而造成了单桩和复合地基检测不合格的现象,这些缺陷的存在会导致后期工程事故的发生,应谨慎处理。笔者建议管桩可以更好地应用在该地区。
参考文献
[1] 赵英凯,刘祖伟.滏阳河沿岸工程地质条件区划[J].采矿技术,2008,8(5)
[2]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河北省建筑地基承载力技术规程(DB13(J)/T48-2005)[S].石家庄: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2005
[3] 阎明礼,张东刚.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及工程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张彩虹(1983--),女(汉族),河北邯郸人,本科,工程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