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屏蔽门夹人事件树分析

品牌
中国科技博览
2020年12月29日 10:55

北京男子抢上地铁被夹屏蔽门内

[摘 要]采用事故树分析铁屏蔽门夹人事故,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基本事件重要度排序,结果表明,安全系统与警示装置的不完善及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警示装置系统改进及提高人的反应时间以减少地铁屏蔽门事故。

[关键词]屏蔽门夹人 事件树 警示装置 反应时间

中图分类号:U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3-0251-01

0 引言

地铁屏蔽门系统是现代化地铁工程的必备设施。屏蔽门作为一项新技术,具有安全、节能、环保、增加候车的有效面积的特点,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在地铁工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探讨地铁屏蔽门夹人事件树分析,提出屏蔽门安全系统的改进措施。

通过地铁调研情况分析,发现目前地铁屏蔽门的安全系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不顾警告倚靠屏蔽门;不排队造成上车拥挤;屏蔽门关门提醒装置效果不明显,夹人事故时有发生。另外,对于地铁屏蔽门安全系统的设计大多为被动防护,如列车紧急停车按钮、红外线探测装置等。被动防护措施虽然有用但是不能保障安全。与之对应的是主动防护,指通过分析,主动预防事故的发生。

1 事件树分析的原理和程序

事件树分析(Event Tree Analysis)是从一个初始事件开始,按时间顺序分析事件向前发展中各个环节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和结果。按照系统的构成顺序,从初始元件开始,由左向右分析各元件成功与失败的可能,直到最后一个元件为止。分析过程用图形表示。

通过事件树分析,可以直观展现事故发生、发展的过程,如果在事件(隐患)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恰当措施阻断其向前发展,就可以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事件树分析法的程序:

(1)确定初始事件

初始事件是事件树中在一定條件下造成事故后果的最初始事件。例如:乘客上车。

(2)分析系统组成要素并进行功能分解,便于进一步展开分析。

(3)分析各要素因果关系及其成功或失败的两种状态,逐一列举由此引起的事件。例如:乘客上车的时机,警示装置的状况等。

(4)建造事件树。

(5)进行事件树简化。

(6)进行定量计算。

2 事件树的建造

2.1 屏蔽门夹人事件树建造

以乘客乘坐地铁上车过程为初始事件,过程描述为乘客在站台准备上车 进入屏蔽门进入车厢。

通过事故树简化,(1)将失败概率低的系统不列入事件树中;(2)当系统已经失败时,后继各系统不可能减缓后果或因前置系统的失败而失败的不必再分支。下图1为简化后的事件树。

2.2 事件树分析的定量计算

事件树分析的定量计算就是计算每个分支发生的概率。为了计算这些分支的概率,首先确定各因素的概率。如果每个因素的可靠度已知,就可以求出系统的可靠度。图1为中系统屏蔽门关闭、留有充足时间、警示装置报警及未上车的概率分别为P(A)、P(B)、P(C)和P(D),计算系统概率。

则系统成功的概率:P(S)= P(A) ×P(B);

系统失败的概率:P (P) =[1-P (A)]+ P(A) ×[1-P (B)]×P(C)×P (D);

系统事故的概率:P (F) =P (A)×[1-P (B)]×[1-P (C)]+ P(A)×[1-P (B)]×P(C)×[1-P (D)]

若已知P(A)=0.8,P(B)=0.9,P(C)=0.9,P(D)= 0.9,

代入上式,得成功概率为:P(S)=0.8×0.9=0.72

失败的概率为: P (P) = 0.2+0.8×0.1×0.9×0.9=0.2648

事故的概率为: P (F) = 0.8×0.1×0.1+0.8×0.1×0.9×0.1=0.0152

2.3 事件树分析结论

1)事件树分析能够定性分析屏蔽门夹人事故发生的概率,从分析可以看出屏蔽门夹人事故发生的概率较低。

2)从定性分析可以看出“乘客上车时间不够的情况下”,“报警器是否报警”影响事故概率的高低,所以,改进警示装置,提高早期故障期设备的可靠性,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使风险降低到最低,事故发生概率最小。

3 对策及措施

3.1 提高早期故障期设备的可靠性

在综合联调过程中,及时发现屏蔽门系统由于设计、制造、安装等调整环节造成缺陷,经过不断机械、电气的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将故障率降下来。并在试运营期间进行屏蔽门故障处理演练,通过演练充分暴露屏蔽门应急处理程序的不足,如各部门信息协调沟通情况,各岗位反应能力,并通过整改措施不断完善屏蔽门安全系统。

3.2 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任何一种不安全行为都能导致事故的发生。通过警示标语、宣传提醒、安全教育等多种方式提高乘车人员安全意识。避免乘客强行上车及后面人未发现车门即将关闭往前拥挤。

适应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减少反应时间。合理选择感知类型,比较各种感觉的反应时间,发现听觉和知觉的感应时间最短,约为0.1-0.2s,在屏蔽门关门时,发出蜂鸣声,并进行语音提示“屏蔽门正在关闭,请勿上下车”。 在听觉上,都引起了乘客注意。

3.3 警示装置系统改进

采用安全人机工程理论消除警示装置的先天性潜在缺陷,如:警示灯体积过小,不能引起注意;缺少标识,一部分乘客不知道该灯的实际作用;与背景颜色对比度不强烈。警示作用不大。

可利用视错觉的原理进行警示灯的改进,将警示装置装在顶盒的下边缘,与屏蔽门同宽,底色为黑色,图形色为红色,装置采用LED发光材料,箭头标志由外向内依次发光,门内边缘对其箭头头部,这样可以使乘客在视觉上感觉两门之内的宽度会小于实际宽度,从而提醒乘客注意危险放弃上车。通过调整警示灯颜色、亮度、高度等参数,并辅以声音提醒。大大增强了警示灯的功能,从而达到减少事故发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宗之.人机工程学原理[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2] 汪元辉.安全系统工程[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刘影,1975.5.31,女,汉族;河北省新城县;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输.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事件 概率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