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田水利工程中的灌溉规划设计

品牌
中国科技博览
2020年12月30日 18:00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浅谈.doc

于洪深

[摘 要]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业也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地域辽阔,非常适合种植各类农产品。但是由于我国水资源匮乏,农田灌溉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进而限制了我国农作物的产量,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解决农田灌溉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了一些个人关于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看法。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G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8-0213-01

引言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是国家农业经济发展以及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保障。我国人口众多,既是世界上的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耕地面积为13495.66万公顷(20.24亿亩),但由于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存在问题,譬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效益衰减以及老化失修等,上述问题使得许多农田得不到科学的灌溉,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1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水资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农作物的生长更离不开水,农作物生长遵循其独特的自然发展规律,灌溉量能满足需求农田就能高产,跟不上需求就会减产。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农田水利工程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关键,我国只有加大在农田水利工程方面的投入与扶持力度,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和农作物的产量,使农业经济平稳的发展。

此外,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既能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能源浪费,又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近几年,由于水资源匮乏,农田灌溉水量不能满足需求,造成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而且绿色面积也在逐渐减少,完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变得十分重要和关键,水资源循环利用是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特点。因此,要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规划设计,现如今水资源十分匮乏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不仅要能够做到保证水资源循环利用,还要满足农田水利灌溉的需求。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要运用科学的技术和设施合理分配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这样就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率,缓解水资源的短缺所带来的压力。

2 制约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因素

2.1 政府投资少

当前对于农田水利灌溉规划与设计并没有引起政府足够程度的重视,国家的大部分投入都用于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方面。中国长期以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都是以农民“投工投劳”作为主体,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投入主要来源为义务工和积累工。随着近代农业税费的改革,正式取消了农业税、义务工和积累工,基于这种形式,一些地方的财力和人力变得十分紧张,对于相应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也就变得捉襟见肘。目前,虽然国家大力投资兴建农田水利工程,但是之前的农田水利建设观念已在农民群众思想中根深蒂固,这种单一的水利投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田水利的进一步发展。

2.2 农民缺乏水利建设积极性

在传统的水利建设模式中,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大多是由当地政府的补助和村民共同出资或者出力承担的,这种大规模农民参与和投资的建设方式也就进而演变成了现代的防洪、抗旱、除涝、灌溉以及其他方面的各种工程体系。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中不断深入实施,如今大多数农村多以分散式的经营与生产模式为主,这种生产管理方式和传统的农田水利建设合作参与模式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而且许多农村年轻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在这种局面下,过去那种大规模农民群众参与水利建设的局面就不复存在了,从而导致了农村水利建设出现建设停滞的状况。

2.3 农田水利设施缺乏有效的管理

目前,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虽然已经有了相应的农田水利设施,但是一些地區还不能够对水利设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导致这些设施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由于一些农村的年轻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一些村民之间存在经济利益上的纠纷,所以导致了当前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没有实现一个完整的管理与维护机制。当前这些农田水利设施大多没有明确的管理者,都是在集体管理模式下使用的,这种联产承包制度,使得农田水利设施在使用中出现了一些责任不明确的现象,谁家需要灌溉农田就会负责管理一段时间,不使用之后就不在关心设施的情况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使得农田水利设施得不到应有的维护。另外,水利工程建设只是单纯的依靠有关部门负责管理,后期严重缺乏管理与维护,这就导致农田水利设施经常会出现一些损坏现象。

3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标准

社会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断前进,农业的发展水平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水资源的短缺给农田灌溉带来了很大困扰,我国农田分布广阔,每个地区的情况不同,所需要的设计就不同。水利工程建设者需要根据不同地方的农田灌溉问题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由于其水资源没有固定形态且不好控制,导致农田灌溉过程中会出现灌溉不均匀,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需要根据每个时间段的气候和水量作为衡量标准和实施前提,利用科学的手段为灌溉工作打好基础。

4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原则

4.1 安全第一原则

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设施施工时首先要保证安全施工,一定要根据当地农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这与工程整体能否安全实施息息相关。在布置灌溉渠道的时候一定要合理的安排沟渠挖掘作业,尽量减少挖掘过深的现象出现,避免不必要劳动力的浪费。施工时根据实际地形在地势良好的地段进行施工,尽量避开河流或者山体,减少塌方和山洪对灌溉沟渠的影响。

4.2 利用好当地地形

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庄稼在不同的地形对水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建设要经过合理科学的规划,根据不同的地形特点选择不同的施工方式,制定相应施工方案。一般情况,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种类基本相似,只是会根据不同地形来具体布置。在一些丘陵地带灌溉时要确保灌溉均匀,对与平原地区,要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大水漫灌现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

4.3 满足农业经济动态发展的原则

社会经济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要根据时代的不断发展,改变相应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设计,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效率。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时也应该考虑当地农业发展的前景,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结语

农田灌溉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不仅关系到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和当地群众共同重视,加强对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共同努力提高我国农田灌溉水平和水资源的利用能力,真正做到能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爱青,刘寿辉,孙士玲.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探析[J].珠江水运,2017,(01):76-77.

[2] 顾雪.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浅谈[J].山东工业技术,2017,(03):275.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农田水利 家庭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