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能交通体系结构
李德森
[摘 要]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城市化发展也引起了许多交通问题的出现,为了有效的处理这种现象,智能化交通系统便应运而生。本文简介了大数据智能交通的应用特性以及管理平台,并对大数据下的智能交通系统架构与功能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智能交通;体系架构
中图分类号:G6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8-0302-01
引言
近年来,城市交通堵塞现象愈发严重,各个城市地区都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交通堵塞情况。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车辆限购、单双号限行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堵塞问题,但其也对人们的日常出行产生了影响。基于此种情况,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大数据的智能交通系统结合了多项先进的科学技术,比如数据通信、电子控制、人工智能等等,这项系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交通运输和交通管理控制,使得路、人、车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同时,降低空气污染、提升能源节约率,缓解交通堵塞,减少运营成本。
1 大数据智能交通的应用特性
1.1 高效性
高效性是智能交通与大数据结合的一大特性。尤其是对于车流量较大的道路,强制性管制措施的采取是必要的,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缓交通拥挤的状况。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大到整个市区的交通管制规划,小到相邻路口信号灯时间关系的确定,都需要调配中心进行统一管理,使之协调运作。大数据的应用对解决统一调配的效率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凸显了其管理的高效性。
1.2 分布性
交通数据的汇总组成单位是多个分支单表,具有分布性。其各个单表的统计信息也是各有不同。例如:检测车速与拍摄车辆信息这两项任务是不同的系统进行控制完成的,并将数据信息在不同表单中进行显示。将这样独立的单表数据集中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全面、有效地了解道路上的车流量。但数据的综合汇总工作必须由人工操作完成,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效率较低。此类问题也能够通过大数据的技术予以解决。
1.3 实时性
交通道路的车流量是巨大的,其数据也是庞大的,因此,在进行某精确车辆的数据信息时,需要进行大量的筛选工作,所耗时间较长。同时,现有的交通管制系统对自身储存的信息并不具备分析处理的能力,筛选过程必须依靠人工劳动才能实现。而大数据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运用,很好地改善了这种情况,可以对任何车辆信息进行实时调取,节约时间和人力。
1.4 预判性
根据车辆的数量信息,可以对道路的拥挤程度进行判断。例如在一些GPS导航里,运用大数据的技术与系统,可以对驾驶员进行路况预判提醒,分析道路的拥挤及拥堵情况,在智能交通的管制系统里,可以利用该数据进行道路运行的分配。
2 交通大数据处理平台介绍
智能交通系统对大数据的应用体现在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多方面(图1为交通大数据处理平台框架)。目前对交通信息的数据采集主要是通过监控系统,由摄像头进行车辆套牌信息及驾驶室情况的拍摄。对视频中的拍摄所需信息进行逐帧识别,从而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在公安系统中人脸卡口应用系统的使用,其主要组成为人脸采集设备,一般包括专业的人脸抓拍机等;人脸分析服务器,一般由1u脸谱构成,对黑名单进行实时比对分析;大数据服务器,支持大数据单机版;图片存储服务器,由微视云构成等,此系统的应用,可以使得对人脸信息的搜寻更加便利和快捷。
3 大数据下的智能交通系统架构与功能
3.1 系统架构
大数据背景下的智能交通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可实现立体化全方位交通管理的优点。随着交通控制系统的技术升级,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形式多变,单纯的视频数据占据的比例开始降低,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开始增多。大数据智能系统能兼容多种形式的信息,同时,运用统一的分析平台可实现多种形式的自由切换。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框架主要分为3层:第一,感知层。其主要功能是对交通数据信息的感知和采集,其终端系统为传感器、RFID和摄像头等;第二,网络层。其主要通过电信能力进行网关汇聚,并针对接入电信运营的一些项目进行定位和IVR等;第三,应用层。其主要功能是进行信息的整合、分析以及转换,通过对物联网和交通控制系统的合理利用,使智能交通管理平台更加的完整和高效。智能交通平台的发展趋势不仅在管制交通上,已经开始与其他的行业进行了对接。
3.2 系统功能
3.2.1 对终端设备进行统一管控
此系统可以对现场的多种感知设备的终端进行接入支撑,并对终端信息进行感知和采集。通过运用管控系统,能对终端设备进行更新升级,也可进行远程控制和远端处理等操作。实现终端设备的统一管理,可以丰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使其更加的全面,满足了终端设备的管理需求。
3.2.2 实现数据采集和交换的共享
一般而言,城市中的交通控制系统是不同的,因此,实现这些平台间的数据共享对整个城市的交通控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各平台间的实时信息共享,是大数据系统对共享问题上进行优良数据对接技术应用的体现。数据采集和交换的信息共享,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3.2.3 提供业务快速开发工具
业务快速开发工作对图形化拖拽开发的方式予以了支撑,业务人员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对业务进行开发和调整。同时,还可以根据交通管理的实际需要制订业务流程,使管理业务方面的开发更加便捷、高效。
3.2.4 提供智能通道
近年来,在高速收费站上出现的ETC系统就是智能交通系统和电商合作的最好例子。ETC系统要求将牌照信息和车主的个人信用卡相关联,在ETC车辆通过收费站时自动扣款。这缩短了车辆通过收费站的时间,不仅方便了个人,对于整个道路的交通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在收费站车辆较多时段对拥堵状况的改善效果明显。
4 結束语
总之,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交通系统的使用,规避了传统交通系统的一些问题,例如工作效率慢和筛选信息任务量大等,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未来,大数据技术将在智能交通领域中进行全面的应用,大幅度提高我国的整体交通管理水平。科研工作者要对其发展的一角缩影进行分析,更加努力地进行钻研,使其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红,王晓明,曹洁,朱昶胜.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交通体系架构[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5,41(02):112-115.
[2] 陈丽.基于大数据架构的智能交通信息处理的研究与设计[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4):30-33.
[3] 翟晓丹.大数据的智能交通体系架构[J].科技与创新,2017,(06):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