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大水面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分析

品牌
中国科技博览
2020年12月31日 10:39

瑶田水库水面辽阔-水库皇竹草养出无泥腥味鲩鱼 环保健康无公害 组

周海东

[摘 要]大水面健康养殖,需选择在水源丰富、水质良好(符合淡水渔业养殖用水标准)、水位相对稳定、周边无污染源、日照条件好、敌害少、交通方便、电力配套的山塘或水库。为进一步规范大水面养殖,推行健康养殖理念,普及健康养殖技术,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我们总结了水库大水面康养殖技术要点,谨供同行及广大养殖者参考。

[关键词]水库;绿色养殖;

中图分类号:G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8-0180-02

一、绿色养殖的概述

绿色养殖也就是健康养殖,生态养殖。它与投肥精养、投饵追求高产养殖是有区别。是符合当前建设美丽中国的政策要求,也是向社会提供更安全,质量、品味更好的水产品需要。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等级。我国分为:无公害水产品、绿色水产品、有机水产品三个等级。

绿色养殖是一个比较广的概念。其生产的水产品可以是绿色水产品的质量标准,也可以是有机水产品的质量标准,但必须是要达到无公害水产品的标准。是少投肥养殖、或不投肥养殖。

二、水库所具有的特点

水库不同于池塘、湖泊。具有以下特点:

①具有水位深、面积大、来水量大的特点。

②有的水库是以防洪、发电为主,承雨面积大,水来得快,走得快。有的水庫是以灌溉为主,主要养鱼季节要放水抗旱,大旱水位难以保证。有的水库是饮用水源地,饮用水源地水质必须要进行保护。

③多数水库处于山区,光照差,水温低。这些决定水库养鱼有它的不同之处。养殖条件、养鱼单产、效益不及湖泊、池塘。

④水库的优越条件是水质好,少污染,鱼的产品质量好。水深适合花鲢的生长。

三、如何利用水库条件来发展水库渔业呢?

1.水库要利用其有利条件,以养殖花鲢为主。水库花鲢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而且市场价格高,深受城市消费者的喜爱。

2.可利用其水位深、水质好、少污染的特点,走发展优质鱼品牌之路。很适宜发展绿色水产品、有机水产品。如我县大同水库花鲢走精品品牌之路,在市场上鱼价格买得很好,比一般花鲢每公斤要高0.6-1.2元。

3.水库还可走囤养花鲢之路。就是利用冬季湖泊、池堰等大水面花鲢成鱼大量上市价格低,放养到水库囤养,到次年3-6月份捕捞上市,每公斤鱼差价可在2元左右。鱼的品质得到提升,又抓住了市场季节差价。

四、水库养鱼模式的确定。

水库按容积(面积)分为:大型、中型、小(一)型、小(二)型水库;按地形地貌分为:丘陵型、河谷型、平原型、山塘型水库;按营养类型分为:富营养型、中等(一般)营养型、贫营养型;按主要功能分为:发电为主、防洪为主、灌溉为主、生活供水为主等不同水库。所以水库养鱼因不同水库差别很大。应根据各水库的条件来制定养殖模式。现在比较普通的养殖模式有:

1.投放大规格鱼种,当年投放当年见效。也就是投放0.5-1kg的鱼种,下年生长到每尾1.5-3kg。

2.养殖花鲢为主,混养其它鱼。生态养殖可根据不同水库的条件,调整放养模式,适当多投放些花鲢。

3.一次放足鱼种,分批起捕。现在起鱼技术发展很快,水库鱼生长到一定程度后,由于鱼群体产量增大,鱼在饵料上、空间上竞争力加大,直接影响鱼的生长,所以适时疏捕减少水库密度,是提高产量、效益的好措施。起捕的时机、次数主要是根据水库鱼的生长情况、总量情况、水库来水、水位情况以及鱼的市场情况来决定。

4.有条件水库可开展投饵养殖草鱼、鳊、鲂等吃食性鱼类,混养花、白鲢。

5.条件比较好的水库,还可走休闲渔业之路。以休闲垂钓、旅游娱乐、渔家乐为主。

五、主要养殖技术

1.鱼种放养技术

(1)确定主养品种

不投饵情况下,天然养殖或投少量自然肥养殖,可主养花鲢,花鲢比例在55%-65%,白鲢在40%-45%;也可主养白鲢,白鲢比例可在60%-65%,花鲢可在25%-30%;另草鱼、团头鲂、鲫、鲤、鲴(黄尾)等可搭配10%-15%混养。

(2)鱼种的投放规格。现在多是当年投当年起捕,所以投放规格要大,一般投放花、白鲢鱼种在每尾0.5-1kg以上。有的水库实行梯级投放,目的是适应分批多次起捕,1kg以上鱼种投放20%-30%,适应6-7月份疏捕,0.5-1kg鱼种投放50%-60%,适应9-10月份疏捕,0.25-0.5kg鱼种投放10%-20%,适应下年起捕。搭配混养的草鱼、鳊鱼应投放当年冬季斤两鱼种,每亩可投10-20尾,规格大点较好。鲤、鲫鱼也可投放火片鱼种,每亩50-100尾。

(3)鱼种放养量。主要根据养殖规模、计划鱼产量来确定放养量。当然,水库鱼产力决定养殖规模。水库鱼产力是根据水库的地理气候条件、水文情况、库区流域情况、水库的营养类型、鱼的区系组成情况综合而定。不同水库鱼产力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确定该水库适合的养殖规模。还有一个是鱼的增重倍数问题。投放鱼种规格越大,增重倍数越小。0.5-1kg规格鱼种养殖一年周期,增重倍数常为3-4。投放0.15-0.25kg鱼种增重倍数常为5-6。推荐几种生态养殖水库鱼种放养模式如下:

(1)亩产100kg主养花鲢的水库亩鱼种放养量:0.5-1kg花鲢鱼种25-30尾,0.5kg左右白鲢鱼种15-20尾(主养花鲢白鲢鱼种规格应放小点),草鱼250g左右可放2-3尾,鳊鱼5-10尾,鲤、鲫鱼投寸片鱼种10-20尾。

(2)亩产100kg主养白鲢的水库亩鱼种放养量:0.5-1kg花鲢鱼种10-15尾,0.5-1kg白鲢鱼种25-30尾,草鱼250g左右可放2-5尾,鳊鱼5-10尾,鲤、鲫鱼投寸片鱼种10-20尾。

2.水质管理技术

养好鱼,关键是要把水质管控好。生态养殖小型水库可适当投些自然肥料,大、中型水库应以生态自然养殖为主,不得向水库投施肥料。水质监控:主要看水庫水体的透明度、水色以及监测水体的溶解氧、水温、pH值、有毒有害物质的(H2S、亚硝酸盐等)的含量。功能定为Ⅱ类水质的水库,水质清澈无污染,溶氧充足丰富,具备有机水产品养殖环境标准的优越条件。功能定为Ⅲ类水质的水库,水质清亮少污染,水体环境良好,具备了绿色水产品养殖环境标准的先决条件。

生态养殖要求水质优良,溶氧充足,pH值略偏碱为7~8,水体少污染。水体透明度在80cm以上,水色或淡绿或清亮或油青色。

3.动态掌控水库鱼类生长技术

水库放养鱼种以后,就要跟踪鱼类的生长情况,通过适时疏捕等措施,调节水库鱼的密度、总载荷量,来掌控水库鱼类生长。水库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在5~10月份,所以如果有囤养大规格花鲢成鱼的水库,应在6月份之前把冬季囤养的大花鲢成鱼要捕捞起来及时销售,一此时市场鱼价好,二是尽量减少对当年鱼的生长影响。

实行大、中、小鱼种梯级投放的养殖模式水库,应建立相应配套的疏捕措施。大型水库由于总产量大,应确定好捕捞方案。我县大同、花园两座大型水库都采取捕热水鱼,也就是在5~10月份鱼类主要生长的季节经常捕鱼销售,每月制定起捕产量任务,一是热水鱼市场价格好,二是通过适时疏捕减少了水库鱼的密度,促进了水库鱼的生长。中、小型水库可以根据水库的水位情况,鱼的生长情况,市场行情情况,采取分批疏捕方案。大多在7、8月份按排1~2批疏捕,7、8月份是鱼类生长最快的两个季节,把可以取水的成鱼及时取捕,减少水库鱼的密度,及时促进鱼的生长。9~10月,再适时疏捕1~2批,抢在湖泊、池塘鱼大量上市之前,市场鱼价还可以时,及时起捕。也有的水库是采取年前或年后起捕出售。

当然,水库鱼的起捕是要有一定的专业捕捞技术。现在水库鱼的捕捞技术发展很快,赶网就可以全年任何时候作业。还有灯光网诱捕、在水库主要河道敷设网袋鱼自动进袋诱捕等等技术。

4.保障水库鱼类安全技术

保障水库鱼类安全技术主要包含防病、防逃、防偷的管理。

(1)防病。水库由于水面大,水位深,经常有来水,一般发生鱼病少。坚持采用生态方法综合防病。一要做好鱼种的消毒工作,把好鱼种投放关。鱼种要健康、体质强壮、体形完好,无残迹。投放时要用3%~4%食盐水浸泡5~10分钟进行消毒。二要做好生态预防。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水中溶氧充足,水面大,水位深,保持水质优良,一般是不会产生鱼病。三要采用生石灰进行杀菌消毒。

(2)防逃。水库因是拦水、蓄水,在汛期降雨量过大、过多,都会由于来水量过多,需要从溢洪道过水泄洪。如果防逃措施没有做好,就会大量跑鱼,损失巨大。溢洪道前拦网要早作准备,有时水库水位一夜就会上涨1~2m。到时拦网就来不及了。

(3)防盗。注意防偷盗、防偷钓管理。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水库 鱼种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