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分析及研究分析.doc
蔡志杰 姚永谦
1 工程概况
武汉地铁2号线南延线某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站台宽度为12m,车站有效站台长度为158米,车站底板底埋深约为17.0-19.3m。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车站所处地层为填土层,粉质黏土,黏土,粉质黏土夹碎石,红黏土,中风化灰岩、泥岩及砂岩,局部有溶洞。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临时路面系统施工,其中第一道支撑及盾构井第二道为砼支撑,其余两层为钢支撑,根据《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T159-2012)的规定,综合判定该基坑工程安全监测等级为一级。主要监测项目有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支撑轴力、围护结构顶的沉降及水平位移、地表沉降以及周边环境监测等。
2 砼支撑轴力监测原理及方法
对于明挖基坑周边环境比较好的区域,砼支撑轴力监测采用便携式读数仪人工读数的方式。传感器测试方法为,接通频率仪电源,将频率仪两根测试导线分别接在传感器的导线上,按频率仪测试按钮, 频率仪数显窗口会出现数据(传感器频率),反复测试几次,观测数据是否稳定,如果几次测试的数据变化量在1Hz以内,可以认为测试数据稳定,取平均值作为测试值。由于频率仪在测试时会发出很高的脉冲电流,所以在测试时操作者必须是测试接头保持干臊,并使接头处的两根导线相互分开,不要有任何接触,不然会影响测试结果。
现场原始记录必须采用专用格式的记录纸, 除记录下传感器编号和对应测试频率外,原始记录纸上还要充分反映环境温度和施工信息。根据两次读取的频率数据计算砼支撑轴力变化值,计算公式为:
。
式中—砼支撑轴力(kN);—钢筋应力(kN/mm2);—钢筋计监测平均应力(kN/mm2) ;、—混凝土、钢筋弹性模量(kN/mm2);、—混凝土、钢筋截面积(mm2)。
3 砼支撑轴力监测数据
从现场砼支撑轴力监测数据来看,砼支撑轴力在支撑安装钢筋计后随着土方的开挖呈增加趋势,基坑开挖到底后轴力增加到峰值。砼支撑轴力在土方初期开挖就随着增大并超过设计值(设计值:904kN-1432kN),随着温度的变化轴力值有起有落,随着底板及结构的施工轴力趋于稳定。详见图1:
4 预警原因分析
从佳园路站现场监测数据来看,截止4月10日,砼支撑轴力累积变化量在1997.1kN-3629.7kN,砼支撑轴力监测点ZL1-1到ZL9-1监测点均达到红色预警,部分砼支撑轴力监测点累积变化量已超过砼支撑轴力设计值2倍。而其它监测项目围护结构位移及沉降、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地面沉降及周边环境数据均无异常,基坑周边地面无隆起、凹陷及裂缝现象,围护结构也无裂缝现象,结合现场施工情况综合判断该车站处于安全状态。根据设计方案及现场监测的情况对砼支撑轴力预警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设计轴力值是根据地质报告资料建立模型,在假设荷载作用下采用有限单元法综合计算所得。而各监测规范中支撑轴力控制值为砼支撑构件承载力设计值的60%-70%,因设计给出的设计值过小而产生预警;2)施工堆载及重型车辆在基坑周边行走所产生的动载,对砼支撑轴力造成一定影响;3)由于砼支撑受非荷载因素(收缩、徐变、温度、湿度等)对轴力的影响无法精确计算,故而造成砼支撑轴力数据异常;4)砼支撑的轴力不能直接测得,而是由钢筋应力计所测平均频率根据混凝土、钢筋弹性模量模拟计算获得,在计算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偏差;5)施工因素,为了赶工期从而遗漏了施工细节,比如钢支撑架设不及时、土方开挖放坡及换撑施工等,从而造成第一层砼支撑轴力过大等;6)砼支撑自身的因素,从而导致轴力比理论上计算要大。
5 监测结论
从砼支撑轴力各观测点观测数据表明:
1)从历史曲线图中可以看出,各砼支撑轴力均呈受压状态。
2)不同位置的支撑受力状态差别很大,其中观测点ZL7-1(2017年04月05日达到3954.0kN)、ZL8-1受力最大(2017年03月29日达到3982.0kN),其它观测点受力在1900-3500kN。
3)根据武汉天气结合佳园路站砼支撑轴力数据分析,环境温度最高时轴力值比温度最低时轴力高,佳园路温度相差最大在3月24日(11℃)及3月29日(22℃),温度相差约11摄氏度,其中轴力相差约在700kN。
4)在城市轨道工程中对砼支撑的轴力设计值可以考虑适当提高,以砼支撑承载能力及现场实际监测情况综合进行修正。
5)尽量在同一环境温度下采集数据,减少温度对砼支撑轴力的影响。
6 结束语
通过实例分析,在地铁基坑砼支撑轴力监测中,测得的砼支撑轴力大于实际内力,实际的受力其实并非由监测得到的结果那么大。而且大量的工程实践也支持着这一结论:武汉地铁27号线某车站基坑也出现实测轴力值超过砼支撑的设计报警值 ,经过第三方监测单位提出,业主、监理审核,设计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及数据分析最终提高了设计值,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砼支撑未出现裂缝、倾斜等不安全的失稳迹象,直至基坑封顶。所以,砼支撑的轴力形变分析具有理論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需要充分考虑到结构特点、材料因素、工程施工及运行状况以及计算理论的合理性,才能得到较为准确可靠的成果。研究、采用更为准确的砼支撑监测仪器设备或者自动化监测设备,以更科学,更直观的获得监测数据。
参考文献
[1] 施志业.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监测分析[J].《浙江建筑》2013.30(7):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