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油与植物油混搭 或能抗肥胖
少吃动物油脂,素食减肥……在许多人的养生观念里,猪油被视为肥胖症和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不过,根据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文利新团队的科研结果,中国人以猪油为基础油脂,与植物油搭配食用的传统饮食习惯,具有极显著的抗肥胖功能。该成果近日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上发表。
力证中国传统用油科学性
文利新介绍,近年来,猪油快速从国人厨房“下线”,而我国人均吃油量迅速上升。尽管猪油少了,但我国成年居民的超重率、肥胖率及肥胖总人数仍为逐年上升趋势,与肥胖相关的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也呈爆发式增长。
根据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发布的《2016全球营养报告》显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饮食国家中,成年人肥胖率达30%左右,成年人超重率超过60%;全球公认最健康饮食的地中海地区国家,成年人肥胖率超过20%,成年人超重率达60%左右;在中国,成年人肥胖率和超重率仅为6.9%和34.4%。
“医学经典《本草纲目》记载,猪油有开胃、利尿、消滞、散瘀、解百毒和促进血液循环等功效,中国居民在数千年的传统烹饪过程中,习惯将猪油和植物油交替或者搭配食用。”通过现代科研手段证明中国数千年传统用油习惯的优良性,成为文利新的研究目的。
烹调用油每天25克至30克为宜
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模型,模拟人类12年的用油习惯,反复研究豆油、猪油、豆油和猪油“混搭”等3种油脂对机体肥胖的影响,最终发现以猪油为基础油脂,与植物油搭配食用的中国传统饮食习惯具有显著的抗肥胖功能。“特别是豆油和猪油的调和油,体脂率降低了49%。”文利新说。
猪油和豆油“混搭”对抗肥胖的机理,研究人员从分子层面给出了解释:我国居民目前实际烹饪用油量(42克/天),超量了1/3。吃豆油会加速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脂质沉积,脂肪细胞体积增大从而引起肥胖;吃猪油,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脂质的分解能力都加强,体脂率有所增加,但脂肪细胞内的脂质含量相对较低,脂肪细胞体积没有显著变化;而吃豆油和猪油调和油,不仅减少脂肪细胞分化和数量,减少脂质沉积,而且加速脂肪动员,显著降低体脂率。
该成果在全球首次揭示了中国人肥胖率远低于西方国家的“混搭油食用奥秘”,也指出了中国人肥胖率迅速升高,不是食用了猪油,而是吃植物油过量導致的不平衡。
文利新建议,烹调用油以每天25克~30克为宜。同时,摄入油脂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三者比例以1∶1∶1为宜。该比例只需将植物油和猪油各取15克的日用量即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