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中基坑支护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品牌
中国科技博览
2020年12月31日 05:29

浅述岩土工程基坑支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王乐江

[摘 要]岩土工程中的基坑支护技术是比较重要的技术内容,施工技术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岩土工程质量。因此,一方面是处于工程安全性的考虑,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环境的安全性,需要重视岩土工程基坑支护施工工作。文章讨论了深基坑支护技术以及其在实际施工过程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5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8-0139-01

前言

基坑支护设计是岩土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岩土工程质量密不可分。为此,加强基坑支护设计工作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深基坑支护设计工作较为复杂,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对于技术要求也极高。传统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应用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岩土工程建设的需求。为进一步提高基坑支护水平,需要针对岩土工程的基坑支护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岩土工程的发展。

1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要求

1.1 深基坑支护的设计要求

深基坑支护技术设计作为岩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变形性与稳定性。一旦深基坑施工结构出现倾斜、歪倒、滑动等现象,就表明深基坑支护技术达到极限承载能力状态。在这种极状态下进行深基坑开采,就会对支护结构产生巨大影响,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缺乏对深基坑结构进行极限状态分类。

1.2 深基坑支护的技术要求

实施深基坑支护技术操作时,需要根据施工所在地区的施工条件、地质特征、施工面积等方面进行合理计算与整合,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要求与规章进行合理施工,提升深基坑支護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安全性。另外,进行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时,还需要考虑建筑工程的防渗漏问题,做好防水措施,增强建筑工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2 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的技术方案

(1)排桩支护。排桩支护指的是对于钻灌注桩以及钢筋混凝土挖孔进行柱列式布置来进行挡土的一种支护形式。柱列式灌注桩的刚度相对比较优异,但是需要较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帽梁的浇筑,从而使得各柱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另外,还应该在桩背以及桩间通过高压方式进行注浆。灌注桩具有相对比较简单的施工过程,施工过程当中不使用大型机器,不危害周围土地,并且施工成本也相对比较低。

(2)深层搅拌桩支护。这种支护形式利用石灰或者是水泥土等相关的材料作为固化剂,选用深层搅拌机械,强制对固化剂以及软土进行搅拌,利用两者之间所出现的相关作用,将软土硬结成桩体,这种支护结构通常利用重力坝式进行挡墙,它通过本身的重量就能够对侧向力进行抵抗,从而维持自身稳定。通常情况下,在内部没有支撑,这样对于机械挖土以及基坑内地下结构施工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且费用也相对比较低,使用的施工材料仅是水泥,能够取得优异的经济效益。

(3)钢板桩支护。这种支护形式在挡水以及挡土当中被广泛应用,其中钢板桩主要选用热轧型钢制成,把钢板桩进行连接从而就形成了钢板桩墙。就当前来看,常用钢板桩的界面有直腹板形、Z形和U形。钢板桩由于施工相对比较简单,从而在实际当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施工形式可能会造成噪声震动以及临近地基的变形问题,严重影响了周围环境,为此,在人口密度相对比较大的建筑物地区,通常不采用这种方式。

3 岩土深基坑支护施工存在的问题

3.1 设计的支护结构参数错误

进行岩土工程施工时,由于受到外界环境与施工地自身环境的影响,对深基坑支护施工存在一定的制约性,影响到施工质量,降低工程的安全性。尤其是针对一些具有复杂地形、复杂气候的施工地点,造成支护结构的复杂性,通常会利用库伦公式或朗肯公式。岩土具有一定的含水量、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在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岩土的含水量、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会不断发生变化,无法真实计算出支护结构的真实承载力。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岩石的内摩擦角差值在5度时,主动土压力产生一定的差异,深基坑工程开始实施后,原土体和土体之间的凝聚力存在一定的不同,对土体力学参数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

3.2 施工点的空间效能存在问题

在施工设计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属于平面设计范围,针对于施工面积适中、且长度远远超出宽度的施工点,该设计比较能预估地面及地底变化,但在实际施工中,基坑大部分表现为两边小、中间大,边坡易下滑。不同类型的岩土工程尤其长宽相等或长宽长度相差较小的地域,平面设计模式需要根据岩土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

3.3 取样不完整

在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中,土石取样是岩土工程施工工程中比较麻烦的一个问题。不同的地基土层土石取样能确定土质是否充分满足岩土工程施工的力学条件,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科学性。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施工点土壤特性往往无法通过土石取样实现,由于施工标准的不一致和取样人员的素质技能问题,使得取样往往不完整,不具代表性和普遍性,所以效能较低,需要改进。

4 岩土工程的基坑支护的改进措施

4.1 转变传统设计理念

在深基坑支护技术方面,我国已经积累了相关的一些实践经验,对于岩土变化支护结构的受力规律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这些都为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法和理论的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当前这一方面的施工方法以及设计还处于探讨阶段,同时对于设计的标准以及规范也没有统一,依然通过“等值梁法”对于支护桩计算,通过朗肯理论确定土压力,而这些计算结果都同实际存在差异,既不经济也不安全。为此,应该对于传统的设计理念进行转变,进行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的建立。

4.2 提高支护结构构建合理性

基坑支护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岩土工程的质量。为此,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在设计岩土工程的基坑支护问题的时候,需要理论结合实际,从实际需求出发,在设计完成后,还需要通过辩证的方式对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及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从根本上保证支护结构构建合理性。

4.3 采用先进支护结构计算方法

现今,随着建筑学的发展,深基坑支护结构发展方向也越来越多样化和综合化,实现多种结构相互结合的方式(受力结构和水力结构结合、永久支护结构和临时支护结构结合、支护结构型式和基坑开挖方式结合)。基于这样的发展趋势,设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采用先进的支护结构计算方法,对深基坑支护设计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更好的把握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设计方案更加符合实际,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4.4 加大变形的检测力度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运用中,需要及时对施工地点进行观察预测,结合当地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科学的施工设计,依照相关施工技术规章进行监督与管理,使施工测量更为精准,提升施工质量。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加大变形的检测力度,一旦检测出支护结构不稳固等质量问题,需要针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与探索,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及时的对问题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提升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稳定性,使岩土工程能够如期完工。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安全受到极大的重视。进行岩土工程施工中需要提升安全措施,做好相应的安全保障,着重体现出深基坑支护在岩土工程中的重要存在价值。因此,在设计中要增强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施工人员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时,需要遵循施工规章,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能够有根有据,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及时总结施工经验,全面提升深基坑支护质量,提升施工进程。

参考文献

[1] 丁声敏,康爱群.岩土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问题探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6,(01):34-35.

[2] 谭远贵.岩土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问题探析[J].江西建材,2016,(16):73-74.

[3] 肖亚鸣.基于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问题和对策探讨[J].低碳世界,2016,(31):107-108.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结构 基坑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