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台安全播出的有效技术探究

品牌
科技资讯
2021年01月07日 20:28

... Word范县广电台 安全播出工作受到省专家组好评

曹静

摘 要:广播电台是党和政府的舆论喉舌和宣传工具。随着科技发展,各种新兴媒体大量涌现,我国广播电台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全球网络化背景下,如何保障广播电台的安全播出也成为业内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文章从技术层面,就广播电台安全播出的有效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对广播电台安全播出和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广播电台 安全播出 有效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0(b)-0011-02

廣播电台是借助无线电波向一定区域的受众传送声音节目的大众传播形式。最早的广播电台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我国广播事业起始于1940年。广播电台具有传播速度快、感染力强等特点,它是民众获取各种新闻资讯、生活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科技发展为广播事业发展注入了动力,也给其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在各种影像媒介夹击下,如何提高广播电台节目制作质量成为广播行业关注的焦点,采用、落实先进技术,保证广播电台正常播出,也成为广播电台不断努力的一个方向。下面,本文将从安全存储、安全审定、播出流程管控、指挥调度等方面,简述与广播电台安全播出有关的有效技术。

1 安全存储技术

广播电视播出的节目,在播出之前,都要以音频材料、素材的形式存储起来。为了确保音频资料存储安全,广播电台内部会建立音频数据库,用来存储各种音频资料。众所周知,广播所用的音频资料内容丰富、种类多样,所以,广播电台数据库中存储的资料数量都非常庞大,会涉及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新闻资讯、地方民生热点等方面的东西。广播电台音频资料在数据库中存放时,存储位置、存储方式都是固定的。目前,广播电台的音频资料的存储方式以线上存储、近线存储和离线缓存为主,许多资料都是按照日期、格式、用途、级别来选择位置的。节目资料是广播电台最宝贵的资源,因操作系统原因、硬件故障导致的资料存储位置、存储格式变化等情况,都可能会给资料带来安全问题,影响资料安全存储和正常使用。要想确保广播电台音频资料存储安全,广播电台首先需要就资料进行安全级别分类,并根据资料级别借助RAID技术进行资料存储。通常来说,可直接播出短期内要用的素材,多采用RAID5来存储,保密要求更高的资料需要采用更高水准的加密技术来保存。并且,为了确保资料安全,每套节目的播出资料都要独立存放在对应的频率服务器上,资料存储库还要与播出系统分开,确保存储子系统的独立性,避免一些资料被误传出去。不过,即便是在安全措施到位的情况下,可能也无法确保广播电台的音频资料存储百分之百安全。为此,广播电台经常要借助备份系统和应急恢复技术进行资料备份和恢复。如许多电台都以服务器为数据库服务器,外挂磁盘列阵系统,借助大容量磁盘进行数据冷备份。资料应急恢复更多的是借助应急恢复技术和监控技术的综合使用来实现的,随着应急恢复技术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许多广播电台的数据恢复速度基本能达到秒级。

2 安全审定技术

广播电台节目播出安全审定,是广播电台安全播出中极其关键的一环。广播节目安全审定与节目制作、播出关联紧密。过去,电台节目安全审定都由工作人员来“查看”过资料后再做决定,审定的内容以节目的思想性、时间、信息价值等为主。目前,广播电台节目播出已经发展到数字化阶段,在数字化背景下,许多资料的真伪、质量都无法保证,为此,电台节目数据获得方式、来源途径都成为节目安全审定关注的重点。广播电台音频文件安全审定的内容包括文件的结构、编码、内容等。其中,音频文件结构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检测文件的头部分,即检测文件的基础部分,得到文件的有关信息;二是检测整个文件,通过文件的物理结构检测得到文件含有的个性化元信息。文件编码检测重在检测文件编码的合法性、规范性,其检测内容有文件的基本参数、基本流。不过,广播电台各种节目的编码方法千差万别,所以文件编码检测、审定方法也非常多。有些时候,音频文件编码检测还要得到厂商的技术指导和支持。音频文件内容检测采样对象有采样率、声道数量和量化精度,检测对象是文件音频响度、声响的一致性。

3 播出流程监控和管理

广播节目在播出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非法信号的干扰和不法分子的攻击。此外,机房传输设备、网络出现故障时,也会影响广播电台信号传输,使得听众无法正常收听节目。这就要求广播电台严格执行安全播出制度,完善监测监控系统,通过技术防控加强节目播出流程监控和管理。通常来说,广播电台的音频综合监控系统所用到的技术有智能采样技术、故障定位技术、多层指标检测技术、异态报警技术等,它主要是借助对广播电台音频制作—播出—传输—发射流程的实时监控来发现和排除故障的。广播电台节目播出过程中的监控管理工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服务状态的电台播出流程监控;其次,是业务流程监控;最后,是安全电台播出监控。广播电台全过程监控归根到底属于故障监控的一种,它是确保广播电台安全播出的技术关键。当广播电台的节目在播出出现问题时,电台的故障监控和处理能力就是电台综合管理、协调能力的反映。为了确保电台节目在播出过程中能安全播出,许多电台都会将技控和人控结合起来,完善内部监测监管系统,将多种监控系统集中到一起进行可视化集成并列管理。同时针对内部管理人员开展节目制作监管和应急情况培训,开展应急演练,并要求有关人员按照制度做好硬件设备运维工作,及时排除硬件设备尤其是电台节目监控系统存在的故障,以确保电台节目安全播出,提高电台的节目播出质量。

4 安播指挥调度和应急处理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我国广播电视系统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各种突发事件的破坏力度和敌对势力对我国广播电台的恶意攻击力度也不断加大,这也给广播电台的调度指挥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许多地方都实施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调度指挥平台工程,并以安播指挥调度技术为中心建立了数据交换中心,力求为广播电台安全播出提供技术保障。安播指挥调度技术是立足于突发事件应急平台技术之上,结合广播电台安全播出的需求及特点而发展形成的一种技术形式。当广播电台的节目在播出时发生重大事故时,安播指挥调度技术可以借助网络布线系统,将广播电台播出的信息集中到综合指挥调度席。然后,再将相关的调度指令传递给有关部门进行精准调度,并借助发布平台系统发出预警信号。概括来讲,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是安播指挥调度技术的核心,两者不仅为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调度、信息发布、执行汇聚提供了技术支持,还为各部门应急联动提供了连接渠道。应急处理也是广播电台节目安全播出中必须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在节目出现问题或者临时在编排上出现变动时,技术人员要和节目编排人员、直播人员借助相应的沟通渠道进行沟通,并在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应急预案和措施,以避免更多的问题。

综上所述,技术是确保广播电台安全播出的重点。在广播电台播出技术日益朝着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广播电台要加强技术开发,重视关键技术的应用,并根据广播电台发展要求建立一套安全可靠的技术防控体系,以确保广播电台节目安全播出,促使广播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万祥毅.广播电台安全播出的有效技术[J].科技传播,2016,8(9):93-94.

[2] 李云华.广播电台安全播出的技术控制[J].西部广播电视,2016(7):178-179.

[3] 格桑玉珍,李丽莎.广播电台安全播出的有效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15(5):203-204.

[4] 靳建伟.广播电台安全播出的技术控制[J].西部广播电视,2017(5):199.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广播电台 文章 技术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