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保养维修
刘超
[摘 要]随着高层建筑物的不断增多,人们对于电梯的使用需求也在逐渐升高,因此,保证电梯运行安全是当下社会各界较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相关电梯检验部门一定要做好电梯日常维修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这样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化保障电梯运行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也会对电梯维修保养中相关问题进行着重的分析,进而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电梯维修保养;问题分析;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1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8-0031-01
电梯是当下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其运行质量和运行安全,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电梯长期使用过程中,相关检验部门一定要安排专业素质和维修技能高的人员,定期对电梯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以便可以在第一时间排除掉电梯内部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按照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要求,做好日常维修保养工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电梯的运行安全,为广大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
1.电梯维修保养的意义
电梯属于现代高层建筑物中,最常见的运载工具,为了进一步保障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相关工作人员应定期对其进行维修与保养,确保电梯润滑、调试等工作能够做到标准化、专业化。另外,电梯维修保養工作可以以天为单位,,这样就可提前预知到电梯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对其故障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以便可以让电梯在短期内恢复到正常状态。同时,定期对电梯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还有助于电梯维修计划的准确制定,进而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从根本上保证电梯维修保养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做好电梯日常维修和保养工作,还可以有效减少安全故障的产生,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从而为广大用户的安全使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2.电梯维修保养内容及问题分析
2.1 主要问题
2.1.1 维修人员工作意识不高
现阶段,大部分维修人员对于电梯维修保养工作都表现出十分随意的工作意识,认为只要没有发生安全事故,就不用定期对电梯进行维修,至于电梯维护的重要性更是没有给予正确的认知,进而不仅加大了电梯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而且也给用户的使用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
2.1.2 维修人员专业资质偏低
目前,很多电梯维修人员都是未经系统培训就开始进行电梯维护工作,甚至有的企业单位,为了节省电梯维修成本,不惜花低价直接聘用一些没有专业资质和专业维修经验的人来胜任电梯维修工作,这种管理现状不仅不利于电梯的安全运行,而且对于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1.3 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缺乏
在电梯选购过程中,由于很多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不惜会采用一些价格低廉、质量无法保证的电梯作为建筑中的主要运载工具,进而给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另外,很多企业单位的管理层,对于电梯安全管理工作极为忽视,不仅没有设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而且在电梯出现故障时,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内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加以处理。
2.2 主要内容
2.2.1 安排专人负责
电梯维修与保养工作,必须由专业检修人员来进行,因为该项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专业性,只有具备较高的工作素质和维修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胜任,其不仅可以详细的检测出电梯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还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加以处理,进而为电梯的安全使用,提供了很大的保障。
2.2.2 制定定期维修保养计划
相关单位要安排专业打扫人员,每天都要对与电梯相关的机电设备进行清扫除尘,以便于可以实时保证机械的清洁度和灵活度,使其在运转过程中,可以保持高效的运载状态。另外,还要明确电梯关键设施的维修保养时间,这样即使出现安全问题,也可在第一时间制定出可行的调整计划和维修计划。此外,电梯大修周期应以每季度为单位,以便于在不影响人们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有效的维护电梯的安全性和实效性。
2.2.3 做好维修与保养的管理工作
为了进一步维护电梯的运行安全,仅仅做好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是不够的,上级主管领导还要合理组织相应的监理人员,定期对已维护完毕的电梯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尤其是一些重点维护的机械设备,可以根据电梯实际运行状况,对容易磨损的结构零件进行维护,必要时,也可进行重新的更换,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排除电梯故障,保障其使用安全。
3.电梯维修保养的安全管理措施
3.1 提高电梯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了进一步提升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梯检验部门不仅要注重电梯的制造质量和安装质量,而且还要重视提高电梯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意识,使其始终保持一颗高度认真的工作态度,可以结合相应的安全管理规范,按部就班的对电梯运行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进而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最大化减少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
另外,还要定期对电梯维修人员进行专业的系统培训,使其理论知识、业务技能等都能获得全面的提升,进而可以顺利通过考核认证,做到持证上岗。同时,电梯维修保养工作开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未知的风险,所以,为了提高维修人员的心理素质和人身安全,相关管理单位还要定期对其开展安全检验以及心理辅导等培训活动,以便全面提高维修人员的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使之在电梯维修保养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优势,进而一方面确保电梯的运行安全,一方面保障自身的人身安全。
3.2 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是否处在安全运行的状态下,主要可以从其制造、安装、保养以及维修等方面去体现,尤其是电梯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更是要做到规范化、科学化,这样才能全面保证电梯的运行安全。相对,电梯检验部门必须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其彻底落实到实处,这样才能全面约束电梯的使用、保养与维修等工作,使其达到专业性和标准性,进而最大化避免电梯故障的发生,使其整个使用周期都能做到安全、可靠。
另外,电梯检验部门还要安排专业检修人员,定期对电梯的选型、应用、维修和保养等工作进行认真的检测,看其各环节是否与相应的规章制度相吻合,同时,还要详细记录相应的技术档案,以便于日后进行电梯维护和保养时,可以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电梯安全管理机制,提高检验人员对电梯维护保养工作的重视度,进而使其可以灵活运用各种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管理系统,对电梯的安全运行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以便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有效举措加以解决。
3.3 全面普及电梯安全知识
电梯在日常运行时,要想达到一定的安全性,除了要对其做好日常管理及维修保养等工作,还要向全体工作人员普及相关的安全知识,使每一位员工都可以秉着高度的责任心,来认真对待电梯安全管理工作,进而最大化减少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
另外,电梯检验部门,还要明确电梯安全责任的管理主体,使其可以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流程,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进而使电梯的维修保养做到规范化、合理化。同时,还要向大众宣传电梯安全乘坐知识,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小孩,必须有家人的陪同,才能乘坐电梯,且不能在电梯里吸烟、吐痰等,进而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打好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做好电梯日常维修保养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电梯安全管理水平,使其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都能得到可靠的保障。相关电梯检验部门可按照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计划,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维修策略,这样才能彻底解决电梯维修保养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而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更好的消除电梯安全隐患,为其日后长期运行打下安全、稳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永新,孙艳萍,张美芝,朱妹.电梯维修与操作[J]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11:22-23
[2] 黄玮华,浅谈电梯维修保养常见问题及安全管理措施[J]科学之友,2016,11:18-19
[3] 孙运飞,关于电梯维护保养的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J]硅谷.2016,04:27-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