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考-中学历史教学园...
孙明喜
[摘 要]新课程改革作为教育观念的改革,在教育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在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和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就目前而言,改革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在新课改下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是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TU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45-0002-01
生物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同时实验也是生物不可缺少的步骤,它主要是用来研究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的运动,发展及物质结构变化,研究其中各个生物的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所以高中生物是一门具有严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他不仅可以锻炼高中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可以锻炼高中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同时也有助于高中生获取一定的信息,对于他们是很有帮助的,这些都是学生们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见,生物这一门学科对于整个人类的发展都是起着巨大贡献的。
1 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现代意识薄弱
目前,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存在学生现代意识薄弱的问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往往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更多的是将注意力放在了知识技能的讲授上,对新课改下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没有足够重视,进而导致高中生物学习重学法现代意识。再加上有的高中生物教师没有重视学生生物科学素质的提升,导致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有效提高。
1.2 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高中生物课程教师的自身素质不高,也是制约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师方面,有些教师没有深入了解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对高中生物中关于新课改的具体内涵也不完全理解,无法深入贯彻新课改理念,开展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高中生物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的生物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欠缺,没有接触过现代生物技术,影响着关于生物科学思想、方法等的实现。
1.3 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在当前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多教师多采用“应试教育”模式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学习,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忽视了生物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高中物理知识学习能力和掌握能力较差。具体而言,高中生物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采用的简单的讲授方式,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过于被动,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水平的提升而言有着不利的影响。
1.4 教学资源不足
由于新课改实施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老师们对于课程资源的选取存在经验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老师们对于课后习题的选题和平时的试题选取不能很好的与新课改的理念和内容相适应,很多时候都是没有完全的利用新课改的理念对教学实践进行实质性的指导,所以老师们在授课时,总是将课本的知识单一化的罗列在多媒体上面,这样的课堂自然不会提高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课堂的效率也就不会提高,所以这种有限的课程资源无法满足当前新课改,对于高中生物教学的相关要求。
1.5 课堂氛围不够
目前,很多高中生物教学过分追求课堂氛围,导致课堂过于形式化,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尽管有的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氛围的重要性有所重视,然而如果在追求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上过于表面化,缺乏对高中生物课程知识的深入研究,那么实际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尽管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然而这种气氛并没有在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中得到充分运用,因此并不具备实际意义。
2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
2.1 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
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是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高中生物教师而言,教师在教授高中生物课程知识的时候,应偏重于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将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作为生物課程的主要目的,以培养符合现代生物发展的生物科技人才。
2.2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是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关键。高中生物课程教师应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涵,发挥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作用,以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导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提高高中生物课程教师的自身素质,应从提高生物理论知识和开展生物实验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高中生物教师要适应新课改对高中生物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学习现代生物科学。另一方面,在开展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应在熟练掌握实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2.3 大力开展探究式教学
大力开展探究式教学,在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中也必不可少。在新课程标准下,倡导探究式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对高中生物教师而言,高中生物教师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一些探究式问题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辩论等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认真观察发现问题,进而探索问题,提高探究能力。
2.4 转变传统观念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改进与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也不能有所落后,所以,不管是老师还学生都应该积极的响应新课改的政策,同时摒弃一些传统的,老套的教育模式与理念。首先,老师应当注重培养高中生的现代意识,毕竟他们很快就要步入社会,或者步入大学开始新的生活,作为当代的青年人,这种现代意识与思想是他们必不可少的资本。同时,老师作为生物知识的主要讲授者,需要及时补充自身的生物知识体系,赶上时代的更替,平日也需要多了解生物学科的前沿技术和科技成果,这样才可以适应新课标的内涵和要求。
2.5 注重师生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只有加强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才可以达到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活跃的课堂氛围,因为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可以提高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也使得老师可以了解学生们对于课堂内容掌握的程度,便于后续课程的开展。除此之外,师生间的交流可以活跃学生们的思维,开动他们的大脑,积极地去思考研究问题,同时,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们上课变得比较轻松,学生的压力也会比较小。当然,老师也要注意课堂的提问,适当的活跃气氛,不能提出一些比较刻薄的问题,问题最好比较能够结合实际,这样学生们也比较愿意参与回答,进而形成课堂的互动,不然,太过生硬或者呆板的问题就会弄巧成拙,使得课堂的气氛冷场,陷入尴尬。
总而言之,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教师应对此予以重视,并展开深入研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使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为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蒋文铭.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关爱明天,2015,(6):240-241.
[2] 郑远践.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5):298-2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