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博士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应对政策

品牌
科教导刊
2021年01月18日 15:45

2012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 报告会

江尧林+钱猛

摘 要 随着博士生培养数量和毕业人数增加,学术市场进入门槛提高,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进入“非学术领域”就业,其就业市场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为促进博士毕业生正确择业、顺利就业,创新博士生培养模式、转变博士研究生就业观念、建立博士毕业生就业长效工作机制等举措成为高校博士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博士毕业生 就业现状 影响因素 应对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0.005

过去几十年间,我国博士生培养获得长足发展。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博士生在校人数已达326687人。2010—2015年间,博士生招生数量明显高于毕业生数量,且差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直接导致在校博士生数量的高速增长。仅六年时间,在校博士生数量就增长了67737人,同比增长26%。博士生数量的快速增长不仅显示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的显著成绩,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

1 博士毕业生的职业选择现状分析

就传统的博士生就业意向而言,学术职业为其主要选择。但随着学术劳动力市场趋于饱和,博士学位不再是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可靠通行证,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开始进入非学术领域,就业形式向着多元化发展。以教育部直属部分代表性高校2014届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为例,博士研究生主要就业去向仍为高校和科研院所,一半以上的博士毕业生选择了学术职业,[2]但相对于往年数据,其比例已有所下降。[3]非学术职业异军突起,在吸纳博士生就业方面已占据近半壁江山。同时,不同高校之间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一方面受院校所在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就业选择丰富多样性的影响,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高校的博士毕业生进入企业的比例较大(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而处于中西部省份的高校(如陕西师大、兰州大学、中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明显高于东部省份高校;另一方面受学校类型影响,财经类、工科类高校博士毕业生多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所掌握的研究成果能够快速地转化为经济效益,此类高校博士毕业生进入企业的比例相对较高,而以人文社科领域见长的师范类高校博士毕业生则更倾向于进入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如北京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学术职业就业率高达七成以上。

2 影响博士研究生就业选择的因素

2.1 主观因素

传统就业观念限制了博士生的就业选择。传统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培养学术人才为目标,培养重点在于博士生的学术科研能力,较少涉及学术领域之外的指导,且博士生在高校学习生活多年后,容易产生浓厚的高校情结,认为在高校或科研机构搞研究才是正途,进入政府、事企业单位不仅浪费了积累多年的学识,也不适合自身的发展。这种想法无可厚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企事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急速增加,很多企事业单位同样能够提供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博士毕业生就业后同样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但多数博士生就业观念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企业存在成见,限制了自身的求职视野。

博士毕业生对职业发展、生活质量的要求相对较高。一方面不想浪费自身多年习得的知识,辜负自己的学术理想,另一方面博士研究生大多年龄较大,有着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压力,希望拥有良好的经济收入。故博士生就业不仅关心学术前途,如发展平台、科研启动资金、科研团队的组建等,还会考虑家庭因素,如安家费,家属工作,子女上学等问题。

2.2 客观因素

博士毕业生市场的供求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博士生供求双方都不同于往日。首先,博士毕业生供给量增大。博士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供给量的增大既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新鲜血液,也增加了博士生的就业压力。其次,市场对博士劳动力的需求也有明显扩大。除了高校、科研机构提供的岗位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之外,企事业、政府机关对博士毕业生需求量逐年增加,博士毕业生就业岗位更加多样化。

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传统的博士生教育意在培养学科的“看守者”,知识生產高度学科化,所培养的博士生多在高校任职,从事纯理论知识的生产工作,培养目的十分单一。而在知识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博士生培养模式也逐渐发生改变,在训练其学术基本功的同时,增加了符合社会需求的内容。

3 新形势下促进博士生就业的政策应对

3.1 创新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创新”并不代表“抛弃”,而是在保持传统“纯学术”研究的基础之上增加满足社会需求的部分。首先,重新定位博士生培养目标。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是在学术性、时代性、适应性原则指导下,根据历史发展进程不断更新的过程。以西方博士培养模式为例,其单纯的教学型博士培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学术本位的研究型博士培养正与职业本位的专业型博士培养相融合,形成一种复合型博士培养模式。我国目前的博士生培养多停留在研究型培养模式下,这种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各界对高层次人才的追求,政府、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是具有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以项目为连接点,实现企业与高校的密切协作,使博士研究生在公司职员与在校研究生两种角色之间自由切换。高校负责培养博士的科研创新能力,为博士生提供学科专业方面的指导。企业负责培养博士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提供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条件,完成学术成果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再次,加强博士生创业指导。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渠道。部分博士生在课题组科研期间,已取得了优质的科研成果,具备转化成经济效益的价值。对于这类有技术、有专利,便于转化为市场所需的科研成果,可对其进行跟踪指导,告知相关优惠政策和扶持办法,并引导对接创投基金,进行孵化。

3.2 建立博士毕业生就业长效工作机制

一方面要举办相应讲座,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举办就业讲座,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不仅能够解决博士毕业生职业规划不清晰、对社会发展趋势估计较片面、缺乏应聘技巧等多方面的问题,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给予博士生精细的指导,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另一方面建立博士生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推送制度是促进博士生就业的基础性工程。要保证就业信息成功传达到每位有需要的博士生手中,校院两级必须密切配合。学校层面创建可发挥其就业信息宣传面广的优势,而培养单位则可充分利用其日常化、机动化的特点,在QQ群里随时推送消息,二者相互补充,保障信息渠道的通畅。同时培养单位可指定专人进行有关本院系的就业信息汇总,周期性地推送到博士生个人邮箱或博士群中。endprint

3.3 引导博士研究生树立正确就业理念

很多博士生关心的顺序是先顺利毕业,再考虑就业,“毕业是第一要务,博士生就业的着力点仍在学术”“学术上去了,就业就不存在问题了”“ 科研做得好,同样是‘一俊遮百丑”等观念普遍存在。传统博士培养理念的局限性,再加上博士研究生巨大的毕业压力,使得博士生轻视就业的问题相当严重。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转变博士研究生就业观念势在必行。一方面加强博士生就业指导,转变就业理念。要为在读博士生提供接触企业、接触政府机关的机会,消除偏见,让其明白政府、企事业单位也有其用武之地,同样能够实现其自身价值。另一方面,必须处理好就业期待和实际就业结果之间的紧张关系,尤其是人文社科方向博士生。据有关调查,人文社科类学科博士毕业生更倾向于留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但现实情况是,实际就业情况与就业意向间出现偏离,很多博士生未能如愿,有可能造成情绪低沉甚至抑郁等问题。针对此类情况,需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从思想观念、就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等多个层面展开教育,转变其就业观念,恢复自信。

3.4 挖掘校友资源,建立多种互动机制

校友资源是高校的一种重要社会资源,也是积极推动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力量,高校應充分发掘并利用好校友资源,建立多种互动机制,为在校生就业服务。博士研究生具有传承师门观念,对师兄弟、师姐妹具有特殊的情感,在博士生就业方面,校友将成为一种可靠的信息来源。首先,邀请成功校友返校进行交流分享,使博士生更多地了解博士就业市场状况。为即将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小范围深入地介绍目前的专业前景,就业情况,明晰个人的择业需求以及风险,让博士生深入了解意向单位。其次,建立院校两级联动,与校友会紧密合作,充分利用并更新完善校友资源库。在学院层面,同一专业不同课题组之间,可加强就业交流,实现已就业师兄师姐就业经验资源共享;在学校层面,建立渠道共享不同学院相近研究领域与行业的就业经验资源。第三,可建立就业指导互助群,邀请已入职的师兄师姐入群,不仅能够方便应届博士毕业生共享信息与经验,同时校友之间也能及时地进行请教与答疑。

参考文献

[1] 顾剑秀,罗英姿.是“管道的泄露”还是“培养的滞后”——从博士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反思我国博士培养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3(9):46-53.

[2] 高耀,沈文钦.中国博士毕业生就业状况——基于2014届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0):49-56.

[3] 范巍,蔡学军,成龙.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状况与趋势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7):79-81.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博士生 家庭 博士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