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液压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现代武器装备液压故障诊断方法与故障分析
摘 要:随着液压技术及元件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上面都采用了液压技术,尤其是大吨位的工程机械更加离不开液压,这样一来液压系统及元件的维修成为保障设备正常使用的关键所在,本文总结了现场实际液压维修的一些经验及方法,对初学液压的技术人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机械设备;液压系统;故障;方法;要领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2.024
1 现状及问题
目前大多数机械设备上都是机械、电气及液压相结合的复杂控制系统,和早期的液压系统相比在集成化、模块化以及闭环控制方面更加复杂。这就给设备的故障检修带来很大困难。和电气及机械传动相比,液压传动理论比較抽象,封闭的管路难以直观的检查,而且设备液压的测试方法手段比较局限,不像电气可以借助多种测量工具和手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来排查故障,传统的做法就是通过压力检测,再对照图纸以及标准参数做出大致的分析判断,然后通过拆检油路或液压元件来进一步验证及确认故障。
2 解决方法及要领
2.1 简单液压故障的维修要领
首先,液压故障日常遇到最多的就是漏油,更换油封或液压油管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但是作为技术人员一定要重视液压漏油的故障原因,一定要分析清楚是油封密封件老化导致的漏油还是其他比如系统压力高、油温高或者元件磨损等原因造成的漏油,不排除这些原因将导致设备漏油故障反复发生。其次就是液压油缸和液压油马达,这两类动作执行元件一般表现出来的故障有两种,一种是速度不够欠速,俗称液压爬行现象,另一种就是达不到设计工作压力,表现出动作不够力的现象。这其实分别对应着液压系统的两个重要参数,就是流量和压力,速度慢的故障就是系统的流量问题,不够负载压力就是压力问题。掌握这两点要领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分别查找原因。在排除执行元件本身的内泄露及机械性损坏后就应该向液压系统前端的流量及压力控制元件查找故障。
2.2 疑难液压故障的排查方法
遇到液压疑难故障技术人员要有头绪,首先顺着液压原理图理清设备各工作机构的子液压系统,将故障怀疑范围缩小。然后从液压执行元件开始往上游逐级检查,由于目前现场维修测试手段有限,大多数都是靠表测压力来了解系统中压力变化及波动,通过数据大致掌握系统压力的分布情况。老式设备一般较少预留测压口,新式设备考虑到维检修方便一般留有测压口,对于老式设备的液压维修,技术人员一定不要因为测量压力不方便怕麻烦,要学会自己做测量工具,对于不方便直接测量压力的管路,要做一些不同规格的三通接头,使用时将这个三通接头接在管路中合适的位置得到压力数据。此外对于疑难故障的检查,技术人员还要结合电气控制原理分析,目前新型工程机械大多通过各类传感器将液压和电气控制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很多时候疑难故障都是液压和电气的综合体,两者关系紧密,很多技术人员遇到此类问题苦于自身技术专长的局限,无法全面分析故障原理,笔者的经验是遇到此类问题,如果在液压系统元件没有发现明显的直接故障点时,首先应该检查各个控制及反馈信号的传感器,可采用测量法及替换法进行检查,判断传感器是否损坏或发出的信号有误,传感器插头及其他接插件是否有松动或进水等情况。此类故障在日常维修中占中很大比例,容易忽视一定要重点检查。总的来说排查故障的原则都是从易到难,从机构或系统的终端向上游控制及动力端逐段排查。对于集成度很高液压系统和元件来说很多控制阀集成了各种功能,原则上能在设备上想办法测试判断故障的尽量不要整体拆下解体检查,这应该是所有努力尝试未果的最后办法,一拆了事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2.3 液压系统及元件的检查方法
液压系统一般有变量泵和定量泵系统,定量泵系统相对来说结构简单,油路比较直观容易梳理及掌握。而对于变量泵系统来说就复杂很多,除了主油路以外还有各种控制油路,对于厂家管路设计不科学的设备来说简直就是一团乱麻,维修时很难梳理跟踪,一定要分清哪些是主油路哪些是控制油路,排查疑难故障的原则依然是先从控制油路入手,检查控制压力是否正常,各个控制阀是否有效等。排除控制油路故障后再检查主油路。一般来说控制油路的控制阀压力流量较小,动作频繁,阀体阀芯比较精密,抗污染能力较差。发生磨损内泄露的几率会比较高,而主油路由于阀体大压力和流量也较大,油液中颗粒物比较难聚集,所以在正常保养更换油品的情况下较少出现损坏。一般使用寿命比较长。因此液压系统维修要重视对控制油路的检查分析,熟悉掌握控制油路工作原理是很关键的。这里的难点是学习掌握各类液压变量控制原理,这不光要会看图还要有拆解分析泵阀内部结构的实践经历才能理解。技术人员一定要珍惜平时拆解液压元件的机会,分析吃透各种液压阀内部原理构造以及内部油路的导通情况,只有这样才会将控制原理理解透彻。
2.4 科学决策更换液压油
液压油起到推动负载及自身润滑的作用。前一个作用容易理解,但是后一个作用往往容易被忽视。分析原因,首先液压油的变质恶化相对周期较长,对系统产生负面作用也是在日积月累中发生,其次是现场使用缺乏相应的油品检测仪器及手段,无法做出对油品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决策更换油品周期。最后就是成本原因,和设备维修材料相比,更换油品成本的弹性更大,节约成本往往首先就从轻视保养开始的。殊不知液压元件及系统的大部分问题都是液压油品变质造成的,使最终的液压维修变成元件的维修。所以还要明确一个观点,及时科学的更换液压油将会有效的保护液压元件及系统的稳定工作,能有效延长液压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为了使换油科学合理,还是应该定期对液压油进行检测,了解几个重要的参数比如油品粘度、酸度、铜、铁、铝等金属杂质颗粒含量的变化,这些参数既可以帮助我们决策换油时间,又可以预见性的掌握液压元件的大致磨损情况。
3 结论
总的来说,液压维修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在实际应用中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抽象的理论以及复杂的计算分析在维修中基本用不到,有一般机械电气基础的技术人员都可以尝试学习液压。关键是要有清晰的认识和思路,通过长期积累总结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做到思路清晰方法得当才能快速有效的查找疑难液压故障。
作者简介:王添行(1983-),男,甘肃白银人,本科 ,研究方向:设备管理与维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