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放管服”改革研究

品牌
科技与创新
2021年01月28日 21:35

李克强 放管服改革要义之一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湖北省高职高专教...

刘静

摘 要:随着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研领域“放管服”简政放权的深入推进,科研管理权限大幅下放,项目经费中的人员经费比例大幅提高,科研人员自主权得到明显改善。作为主要科研力量的高校,能否接得住下放的管理权限、管得好新形势下的科研项目,对高校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监管措施、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而言都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高校科研 “放管服”改革的背景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制度创新、队伍建设创新、监管措施创新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制度创新;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12.135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事关科技事业的长足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长远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逐年大幅提高,应将如何盘活科研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扩大科研人员的自主权等影响国家科研整体布局因素提上议程。

1 高校科研“放管服”改革的背景

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从改革开放起已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权限逐步下放,不断增加了科研单位自主权。近年来,国家有关科研改革政策的陆续出台将我国科研改革引向深入。2015-03-23,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在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变化和特点时,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方向;2015-05-12,“放管服”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首次被提出;2016-06-01,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在科研领域推进“放管服”改革,涵盖了简化预算编制、下放预算调剂权、明确结余资金使用管理、提高绩效比例等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的主要方面,极大提高了高校和科研人员的自主权。2016-07-3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坚持问题导向,提出了务实管用、细化落地的政策措施。

2 主要存在的问题

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为高校和科研人员带来了福音,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高校按照国家深化科研领域改革的总体要求,坚定方向,明确目标,认真研究放权、管理、服务之间的关系,在集中力量加快推进科研“放管服”改革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以下几方面問题。

2.1 制度修订不及时

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各项政策在中央层面明确后,大部分高校的制度修订工作已同步进行甚至已完成制度出台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但上级部门(主管省市、自治区)的政策制订与中央决策时间点存在时滞,导致高校未能及时修订出台新的科研管理制度,对科研项目经费执行和管理工作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2.2 预算编制不科学

科研人员编制的项目预算缺乏专业指导,不熟悉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管理制度,仅根据对费用类别的字面含义和项目研究业务支出估算,预算编制结果与实际执行脱节现象严重。虽然新政策在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方面给予的放权力度较大,部分项目费用在不突破预算总额的前提下可调剂使用,但仍有调剂使用范围外的项目费用存在。不科学、不准确的项目预算将对项目预算执行和结题验收等各种检查造成影响。

2.3 项目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科研项目承担单位重申报、轻执行评价的情况仍普遍存在,对项目承担单位、科技计划和竞争性项目管理机构尚未开展常态化、制度化的绩效评价。发达国家在科研经费管理中普遍引入评估机制,既重视立项前的预算评估,也关注立项后的绩效评估,政府科技计划执行和预算安排通常会跟其绩效评价情况进行动态“挂钩”,绩效评价已成为决定国家重大科技布局和调整的关键因素之一。

3 应对措施

3.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要根据有关规定,因地制宜,及时修订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协调处理好改革主体和客体、目标和措施、放权和监管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既能简化监管程序,又不削弱监管效果,为充分激发科研活力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确保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各项管理和监督工作有序运行。及时按制度要求完成新旧费用项目转换,理顺经费使用与监督检查的关系。

3.2 加强制度宣传,树立归属意识

要加强宣传,提高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经费的归属认识,彻底转变“科研项目是个人争取的,项目经费为个人所有,如何使用管理由个人决定”的错误观念。此轮科研改革明确了科研项目承担单位是经费使用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即法人负责制,将法人责任与科技信用体系建设挂钩,强化了承担单位的管理监管责任,要求承担单位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强化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落实项目预算调剂、间接费用统筹使用、劳务费分配管理、结余资金使用等管理权限,这与“个人经费”的错误意识形成鲜明对比。

3.3 加强队伍建设,完善人员配备

探索推行兼具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职能的科研财务助理制度,根据需要在项目组、院系、相关职能部门配备一定数量的科研财务助理,主要负责专业性较强的政策咨询、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结题验收、监督检查等工作,将科研人员从复杂、专业的财务工作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从事研究工作。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加强科研财务助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健全考核机制,不断提升科研财务助理人员的管理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发挥好管理服务和项目研究的纽带作用。

3.4 完善审计机制,规范经费使用

科研项目的相关经费比例限制和调剂灵活性得到空前提高,但科研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应得到有效保障,这与“放管服”的出发点和预期目标是保持一致的。过程管控虽是当前经费预算管理的主导方式,但应重点从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及决算等方面加强预算管理,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管措施,调整审计重心从过程导向向结果导向的转变,逐步建立完善承担单位管理效能绩效评价、项目执行绩效评价、科研人员工作量绩效评价等评价体系,按科研项目性质实施分类评价、外部评价,正确引导科研人员依法依规进行项目申报及后期研究,将不断规范经费使用,促进科研成果产出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玉军,张娟.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改革路径与政策规范[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6(02).

[2]孙洁.新政礼包为科研人员“松绑”“加油” 解读《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J].中国农村科技,2016(09).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科研 文章 经费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