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图书如何迎合国家科普战略

品牌
科技传播
2021年02月03日 18:53

科普书籍片

林晓峰

摘 要 科普图书承担着向读者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任务,它的选题内容不仅要紧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去介绍当今科技的最新成果,而且要紧紧围绕国家科普战略的方针政策,以国家科普战略为导向,结合每个时期的社会实际,体现出科普图书的传播和引导价值。本论文结合笔者在“十一五”期间及“十三五”初期编辑策划的两套丛书的体会,分析了科普图书如何从选题内容、装帧形式和宣传营销等方面去迎合国家科普战略。

关键词 科普图书;国家科普战略;选题内容;装帧形式;宣传营销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96-0095-03

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今社会,科学普及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简单实用的科学知识需要向老百姓宣传,高高在上的高精尖科技成果需要向大众介绍,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需要向公众传播弘扬……这些科学普及的重要作用也从我们国家不断颁布实施的科普战略决策上得以体现。结合国家五年计划,我国分步骤推进实施了许多科普战略指导政策,作为科学普及的重要实施手段之一——科普图书更应该全方位把握、体现国家科普战略,从而引导大众读者去理解、掌握、体验并受益于国家科普战略。

1 我国科普战略与社会、科技发展的关系

1.1 科普战略是社会与科技发展的必然体现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科学普及对社会和人们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因此,科学普及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重视。同时,一个国家的科普战略一定是与本国的社会发展需要和科技发展程度密不可分的,因此,国家的科普战略也是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发展稳步前进,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使我国政府认识到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性。1994年,我国发布了《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发布的大环境是当时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愈发明显,但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与科技发展的程度存在较为显著的差距,国家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来大力提升劳动者的全方位素质。因此,《意见》这一战略措施适应了当时社会与科技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科普战略服务于社会与科技发展的必要性。

1.2 科普战略为社会与科技发展提供了保障和

动力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向前发展,其对社会各方面的推动作用更加显著,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关乎到国家的兴衰和人类的前途,成为人们变革世界观的最直接的动因。科学的突出作用,更加彰显了科学普及的重要意义。

我国在这一时期,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切离不开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同样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科学普及提供了崭新的、生动的资源,需要科普工作紧跟社会性和时代性。200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它将科普工作提升到国家振兴和民族强盛的战略高度,标志着科普工作进入一个法制化、制度化的新阶段。2006年,国务院印發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将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列为了我国今后15年的科普战略重点,确立了新时期科普事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战略方针。

1.3 社会与科技发展使科普战略的要求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国正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推进,我国科普发展的战略性取向日趋凸显。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讲话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一指示对于推动我国科学普及事业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当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而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必然离不开科学普及。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一体两翼,两个轮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这一形象的关系正是我国科普战略与社会科技发展两者关系的缩影。新科技的进步需要科普水平的提高,同时,全民科普水平的提升也会带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从而带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2 科普图书需全方位迎合国家科普战略

科普图书出版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普工作开展的重要窗口,因而也是国家科普战略的重要参与者和实施者。科普图书承担着向公众倡导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思想的重要任务,因此需要科普图书的内容、形式必须结合社会、时代的需求不断推陈出新,为国家科普战略服务,以体现其特有的社会效益,进而产生其应有的经济效益。

2.1 科普图书的内容需要迎合国家科普战略

就如前面分析的,国家科普战略是按照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程度和社会发展情况而推出并不断调整的,作为服务于国家科普战略的科普图书出版,其出版内容也应该紧跟国家科普战略,从政策导向中敏锐捕捉选题内容,既要围绕当前的社会需求,也要兼顾前瞻性。

例如,笔者从2001年起策划编辑的《公众科普年报》丛书,该丛书连续出版了10年,这10年也正是我们国家对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的10年。该系列图书以罗列每一年度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进步、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科技事件为主要内容,以期通过逐年的累积推广,向公众介绍当代最新科技知识,以使公众能潜移默化地提升科学素养。此选题紧紧抓住并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国家科普战略所倡导的科普工作要求,本着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科普素养的目的,以图书的形式宣传、普及科学知识。

笔者于2016年参与策划编辑的《“科创之光”书系》,是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国家的科普战略重点是培养大众的创新意识,将科技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为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创造强有力的群众基础和氛围。该书系介绍的科技创新内容都是国家的重大产业创新战略项目,重点选取了创新成果具有中国领先水平的,乃至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项目。同时,所介绍的创新科技成果还注重前瞻性,值得向公众介绍这些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其对社会、公众的巨大影响力和作用。并以此为契机,起到引领示范的效果,让更多的读者从中受到启迪,让“科创之光”照亮人们的心扉,并形成燎原之势。endprint

2.2 科普图书的形式需要迎合国家科普战略

在笔者策划编辑的《公众科普年报》《“科创之光”书系》两套丛书的形式上也体现了迎合国家科普战略的特点。

《公众科普年报》丛书的定位是基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时的社会大环境下“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较为盛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因此,《公众科普年报》丛书是以纯文字形式罗列每一年度的科技事件,信息量较为繁多,形式较为简单,但十分契合国家科普战略要求的科学普及工作所针对的受众和水平程度。

《“科创之光”书系》是以“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指导思想的,其立意是培养读者的“创新意识”。因此,在丛书的形式上,是每分册介绍一个中国乃至国际最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项目,图文并茂地介绍这一创新项目的历史起源、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以引导和培养读者爱科学和探索科技新知识的兴趣,彰显科技创新给人类带来的福祉,为所有愿意探究、立志创新的读者提供有益的帮助。

由于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当前我国的科普战略也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科普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我们从事科普图书出版的从业者来说,也迎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关注科普战略的变化,注重科普图书形式的创新。

2.3 科普图书的营销需要迎合国家科普战略

科普图书作为图书的一个分类,也是需要通过图书市场来使其产生经济效益的,因此也离不开对科普图书的宣传营销。但科普图书又具有其本身的特点,如果能够把握和结合好国家科普战略,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也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笔者的《公众科普年报》丛书出版的10年,正值《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这给丛书的营销推广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我们抓住《刚要》中提出的重点人群,将丛书有目的地推向领导干部、公务员以及社区居民,形成了较好的经濟效益。

目前,笔者参与策划编辑的《“科创之光”书系》正在陆续出版中,该丛书策划时的读者定位是青少年群体,因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大众的创新意识,要将科技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普遍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而青少年正是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的重点目标群体。有了这一目标定位,我们在该丛书陆续推出的同时,已经策划开展了“‘科创之光点亮校园”活动,通过专家作者进学校宣讲、组织学生参观科创基地等多种形式,将书系的内容形象直观地介绍给青少年读者,从激发培养青少年的兴趣出发,以点带面地推动图书的宣传和营销。我们正在尝试的营销宣传活动十分符合当今中国社会正在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也与国家科普战略中“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要求十分契合。相信这一结合《“科创之光”书系》的定位开展的宣传推广一定会取得其应有的

效益。

3 结论

国家科普战略的调整是以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前提的,把握好国家科普战略的方向和要求,就会催生出战略性科普图书作品,同时也会对科普图书的创作和传播方式提出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从事科普图书的工作者创新思维,扩大视野,满足受众的消费需求和偏好,提升和丰富科普图书的战略价值和时代

内涵。

在以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当今社会,科学普及的突出作用会愈发显现,科普图书的需求和发展空间也会愈发巨大,要想使科普图书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并能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要求科普图书的选题内容、装帧形式和宣传营销等能够始终围绕国家科普战略这条主线,这是科普图书生命力的最有力的

保证。

参考文献

[1]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普及发展报告[R].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2.

[2]上海市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解读[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

[3]李永威,马惠娣.科普、科学、科学素养[J].清华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88-93.

[4]朱盛镭.面向国家发展战略的科普作品社会需求研究[J].科普研究,2015,10(2):30-35.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战略 文章 国家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