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草莓高产优质关键技术

品牌
科学种养
2021年02月04日 05:02

大棚草莓种植技术

王秋萍

草莓富含大量的糖、蛋白质、有机酸、果胶等营养物质,以及人体所必需的钙、磷、铁、钾、锌等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被人们誉为“水果皇后”。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草莓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草莓属于浆果类,保鲜期短,难以储存,这为北方地区发展反季节草莓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近年来,日光温室草莓生产面积在不断扩大,而一些种植户因缺乏标准化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管理粗放,致使产量较低,品质较差,经济效益上不去。笔者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日光温室草莓生产的几项关键技术,供果农参考。

一、选择一个优良品种

1. 特征特性要求

日光温室栽培的草莓品种要具备:休眠期短,花芽分化早、耐寒,对低温不敏感,不易矮化,花粉多而健全,果实大小整齐、畸形果少,早熟、抗病、高产、品质好。

2. 符合要求的品种

主要品种有丰香、红颜、章姬、京醇香、幸香、佐贺清香、红脸颊、甜查里、红珍珠、春香、金明星等。在此推荐两个适宜本地种植的草莓品种:

①京醇香。由北京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育成,2012年通过北京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实圆锥形,红色,有光泽,果面平整,单果平均重28.2克,最大54克;种子分布中等,果肉橙红色,髓心小,果肉细韧,酸甜适中,有特殊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9%;在临汾地区日光温室栽培1月中旬成熟,植株生长势强,株形较直立,株高15.99厘米,叶片绿色,叶面平,有光泽;该品种主要特点为早熟、大果型,连续开花结果期长,无断果期,较抗白粉病、灰霉病。

②红颜。又名红颊,是从日本引进的一个优良品种,曾获中国园艺协会金奖。该品种果实圆锥形,種子黄而微绿,稍凹入果面,果肉橙红色,质密多汁,香味浓香,糖度高;果皮红色,富含光泽,韧性强,果个较大,一般30~60克,最大80克以上,果实硬度较大;植株较高(25厘米),生长健旺,株形开张,休眠期浅,繁殖能力强,结果株茎大,分生新茎能力强,叶片大而厚,叶柄浅绿色。该品种抗病性一般,尤其对炭疽病抗性较弱,中抗白粉病与灰霉病。

二、做好两大基础工作

1. 做好设施连作障碍防治工作

草莓忌重茬,目前不少地方一般采用温室换土的办法解决此问题,但是费时、费工、成本高,每亩需投入6000元左右,而且易造成环境污染。经实践应用,用以下措施替代传统的换土抗重茬措施,省工、省力、省钱(一般亩投入成本仅1000元左右)又环保。

①采用土壤熏蒸剂“棉隆”消毒措施。8月底,用“棉隆”熏蒸土壤,一般每亩用量为50千克,将“棉隆”均匀撒施在土壤中,用旋耕机打匀,大棚内使用要确保立柱和边角用药到位,以防消毒不彻底,留下后患。旋耕混土后立即覆盖不透气的塑料膜,用开沟压边法(内侧压土)密封好四边。用“棉隆”进行土壤消毒后,撒施“馕播王”复合微生物肥,以补充土壤有益菌。

②采用太阳能高温土壤消毒措施。将土壤深翻,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做垄,灌透水,保持土壤湿润,土壤表面覆盖地膜,四周压实,同时扣棚膜,密封棚室。土壤太阳能消毒在7~8月高温时进行,时间为20天以上。移栽前1周揭膜。

③采用石灰氮与太阳能消毒相结合的土壤消毒措施。5月上旬草莓收获末期,在草莓种植行内直接播种玉米。7月中旬,将玉米植株切成15~20厘米长的小段直接还田,每亩均匀施入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和60~80千克石灰氮,耕翻、灌水并覆盖地膜、棚膜,高温时闷棚15天以上。9月初移栽前1周揭膜。

2. 做好提高草莓定植苗成活率的工作

由于温度较高、种苗带菌、土壤处理不好、水肥应用不当,草莓苗移栽定植后常常出现成活率低的问题,有的年份成活率不足50%。建议果农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提高草莓定植成活率:

①选用无病毒种苗。有些种苗在苗床就感病,移栽后温度高、湿度大,发病率就会大幅增加,引种时要特别注意,最好选用脱毒种苗,避免种苗带病;繁苗时选用未种过草莓或茄科作物的田块进行繁殖,发现病株立即拔除。

②合理施肥。长期大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酸化、菌群失调,从而造成苗小、苗弱,出现死苗现象;要多施腐熟有机肥,使用化肥时不能偏施氮肥,应平衡配方施肥,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6~10米3、腐熟豆饼150~200千克、45%硫酸钾复合肥50千克做基肥,其中有机肥一定要经过充分腐熟,在腐熟过程中加入敌百虫等杀虫剂。

③使用锥形穴盘苗。不少种植户采用的都是裸根苗,在起苗过程中,会断掉一部分根系,增加了病菌从断根处侵染的机会。因此,要推广使用锥形穴盘苗,与裸根苗相比,穴盘苗根系不受损失,与土壤密切接触,种植后没有缓苗期,能迅速进入生长期。穴盘苗在定植后仅需浇1次透水,可以降低田间湿度,控制病害扩展。

④水肥管理一体化。有些种植户为节约投资,单纯采用喷灌浇水,定植苗虽成活率较高,但成活后不能及时施肥养根,植株生长缓慢,进入结果期苗小苗弱,产量大幅降低。采用滴灌、喷灌双配套浇水设施,既保证了前期定植苗所需的大量水分,又保证了移栽成活后能及时补充肥力,为形成大苗、壮苗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推广五项关键技术

1. 肥水管理技术

当定植苗长到4片真叶时(9月底至10月上旬),每亩施尿素7.5千克或磷酸二铵20千克,追肥后及时浇水和中耕。扣棚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结合浇水每亩施过磷酸钾10千克。从顶花絮吐蕾开始 (11月下旬),每15天追肥1次,每亩可追施尿素和过磷酸钙各15千克,或复合肥15千克。第一次采收高峰后(元月上旬),每25天追肥1次,随灌溉每亩冲施微生物菌肥1~2千克+硫酸钾高钾复合肥(18-9-18)20~25千克,或粉剂腐植酸冲施肥20~25千克。为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开花期(11月底至12月上旬)控制浇水。坐果后至成熟期(12月上旬至翌年元月初)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2. 激素处理技术

草莓温室栽培需用激素处理,以打破休眠、防止植株矮化。激素处理主要是喷洒3~5毫克/千克赤霉素,重点喷在植株心叶部位,用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植株徒长;也可喷洒3~6毫克/千克保效灵,效果较赤霉素稍好。喷洒赤霉素的浓度,由喷洒时间、品种休眠期、苗期和棚温综合决定,原则上喷洒时间早、品种休眠期短、苗期长和棚温高的喷洒浓度要低一些,反之则应高一些。

3. 整枝技术

定植半个月后,摘除植株最下部发生的腋芽、刚发生的匍匐茎、枯叶黄叶,保留5~6片健叶,生长旺盛时对较多的侧芽也应摘除。

4. 熊蜂辅助授粉技术

①相对于蜜蜂授粉。a.熊蜂可在低温条件下出巢访花。寒冬时节,大部分时间日光温室的温度仅有10℃左右,普通蜜蜂访花授粉需在16℃左右,而科伯特熊蜂体积大、抗性强,在8℃时即可访花授粉。b. 低光照条件下,熊蜂可出巢访花,蜜蜂不访花。c.草莓花期遇连续阴雨或空气湿度过大,会出现钟形花等特殊花,因钟形花花筒较长,蜜蜂及熊蜂都不能访花,但熊蜂可以采用振动方式进行授粉,从而解决草莓授粉难的问题。

②相对于人工辅助授粉。人工辅助授粉(如毛笔蘸花授粉、蒲扇造风授粉)费用较高,每亩在千元以上;而每个大棚仅需1箱约50只熊蜂,投入成本在400多元,费用相对降低。

5. 温度管理技术

果实的硬度与果实成熟过程中温度的高低有关,温度越高果实硬度越低,反之则果实硬度高。虽然适当的低温能提高草莓果实品质,但温度过低也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如花期棚温低于5℃时易形成冻害,长时间阴天、棚温提不上来时也会使植株生长缓慢。总的要求:低温不低于5℃、高温不超过30℃,相对空气湿度70%以下。各生长发育期的要求:萌芽前,昼温16~28℃、夜温8℃以上;花期,昼温22~25℃、夜温12~15℃;果实期,昼温20℃、夜温8℃;采摘期,昼温18~25℃、夜温5~6℃。

四、防治四种主要病虫

1. 蚜虫

①物理防治。利用蚜虫成虫对黄色的趋性,可在草莓植株上方20厘米处悬挂黄色粘虫板,一般每亩悬挂宽24厘米、长30厘米的黄色粘虫板20块,即可有效控制蚜虫为害。

②化学防治。在蚜虫发生初期,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8%毒死蜱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等杀虫剂喷洒,注意不同药剂交替使用,在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

2. 根腐病

①加强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及无菌健壮种苗;增施腐熟有机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②对症药剂防治。可在定植前用50%锰锌·乙铝 (三乙膦酸铝与代森锰锌复配的混剂)可湿性粉剂浸苗,定植后用70%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也可用20%病易克乳剂2000~2500倍液喷施;还可用3%多抗霉素水剂600~800倍液灌根。

③高温杀灭病原菌。该病原菌在25℃以上的土温条件下不能蔓延,生产上可利用其这个弱点,在夏季将发病区段的土壤翻耕,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严实,使其温度超过50℃,能起到杀灭病原菌的作用。

3. 白粉病

扣棚前,喷1次保护性杀菌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或2%武夷菌素水剂200倍液,每隔6~7天喷1次,连喷3次,防效可达90%以上。避开上午叶片有水时喷药;喷施时要均匀周到,重点喷布发病中心及其周围,特别要注意叶背、花柄、花萼、果柄、果面,以充分发挥药效。

4. 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危害草莓果实。预防措施为控制栽培密度、避免过多施肥。喷药防治的药物也較多,可用克霉净、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武夷菌素、菌核净、灰霉净等药剂稀释适当倍数加以防治。灰霉病的发生与大棚空气湿度大有密切关系,应结合大棚的温、湿度管理一并进行。

(作者联系地址:山西省临汾市农业委员会 邮编:041000)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调查 草莓 植株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