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地区小麦越冬期间死苗原因调查和应对措施

品牌
科学种养
2021年02月06日 02:15

冬春小麦死苗怎么回事,冬春小麦死苗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孔令刚++孙竹梅+王洛彩+郑国喜++杨宁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地区,是黄淮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势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伏状,属于中纬度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较多,四季分明。全市小麦常年种植面积220多万亩,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主要土壤类型有: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和水稻土。笔者从2011-2017年进行了7年的田间调查,并与基层农技人员座谈,发现本市经常发生冬季死苗现象,尤其是上部叶片和弱小分蘖,常造成地上部严重枯萎、部分分蘖节呈暗褐色或黑色、生长点严重皱缩,造成小麦减产,现将小麦冬季死苗原因和应对措施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小麦死苗原因

小麦越冬阶段是指小麦进入越冬期和返青期之前的时间段。小麦出现死苗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病害,虫害,冻害(见表1),秸秆还田量加大且整地质量差,进行放牧(牲畜啃食),浇冻水过晚,冬季干旱等。

表1 历年小麦冬季冻害情况表

1. 冻害影响

①品种选择不当。有些农民选择弱冬性甚至半春性小麦品种,此类品种抗冻性较差,出现≤-5℃低温天气时极易发生冻害,出现死苗现象。例如,2013年滕州北部种植的临麦4号,在出现低温天气时发生冻害死苗事故。

②秸秆还田质量差。秸秆粉碎长度(最好在5厘米内)不达标:2012-2014年连续3年在台儿庄区泥沟镇贺庄村调查发现,由于机械老化不达标和机收操作不当,导致部分地块还田秸秆长度过长,一般在20厘米,有的甚至在40厘米以上,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播种出苗。玉米秸秆还田量过大(适宜的还田量为800~1000千克):有的地块还田量达到1000~1200千克。部分整地粗放:导致麦苗根系悬空,漏温跑墒,生长瘦弱,易落干死亡。

③播种深度不合理。由于机器设置不科学,整地粗放或整地时土壤太黏导致的坷垃多、地不平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块播种深浅不一(深的达到10厘米、浅的只有1~2厘米),甚至闪种(指小麦种子没盖上土),这样极易形成弱小苗,当低温发生时易发生冻害死亡。

④播种偏早。前季作物(大多为玉米)未完全成熟时就收获,收获时间偏早。据农技部门统计,本市2013、2014、2015、2016年玉米开始收获时间分别为9月23日、9月24日、9月28日、9月15日,玉米收获后即开始整地备播,10月5日前小麦播种面积分别为22.4万亩、73.2万亩、19.1万亩、22.9万亩,播种偏早加之冬前积温偏高,小麦生长过快出现旺苗,越冬期间容易发生冻害。

⑤播量偏大。一般每亩合理播种量为12.5千克,但为了降低风险(如干旱导致死苗、病害导致死株、冻害导致有效穗数减少等),农民会加大播种量,一般每亩实际播种量为30千克,部分地块甚至达到40千克,大播量会导致麦苗冬前旺长,越冬期间上部叶片被冻死,冻害严重时大小分蘖都有可能被冻死。

⑥浇越冬水偏晚。一般本市浇越冬水的时间以11月底12月初、夜冻昼消时为宜,但少数农民没有掌握合理浇水时间。例如,2012年,台儿庄区邳庄镇邳庄村在12月15日浇越冬水,水未完全下渗而在地表结冰,从而导致麦苗冻死。

⑦肥料使用不合理。少数农民在冬前使用完全部的氮肥,尿素亩施用量达到30千克以上,这就会导致麦苗在冬前生长过快,形成旺苗,抵抗力下降,当低温天气发生时,易发生冻害。

⑧越冬期间气温偏高。近7年1月平均气温较常年(0℃)分别偏高1.5℃、偏高1.6℃、偏低0.6℃、偏高2.7℃、偏高2.5℃、偏低0.42℃、偏高2.2℃(见表2),并且在2014年、2015年1月最高气温分别达到15℃、12℃,偏高的气温会加速小麦越冬期间缓慢生长,当气温超过10℃时,小麦一般开始缓慢拔节,导致抗冻能力大大降低。

表2 2011-2017年1月平均气温对比表

⑨大范围降温天气较多,严寒期天数较长。据气象部门统计,近4年12月、1月均出现7℃以上的降温,尤其是2013年出现-11℃严寒天气,持续时间达2天,据农业部门统计,冻害面积达2.8万亩;2016年1月22~24日出现局部-19℃的严寒天气,持续时间达8小时以上,据农业部门统计,冻害面积达9.22万亩。

2. 药害影响

①上季药害。一是使用剂量偏大。有的农户使用烟嘧磺隆与莠去津的复配剂,用药量都超过正常剂量的1倍以上,更甚者达正常剂量的4倍。二是用药时间偏晚。在玉米小喇叭口期以后才进行施药,加之玉米除草剂残留时间偏长,有的农民施用烟嘧磺隆(安全间隔期120天),未完全分解后会对小麦作物产生一定程度的药害。

②本季药害。秋苗期(指小麦秋季时苗期,此时也是除草防治的最佳时期)使用除草剂浓度偏大、搭配不科学,致使小麦发生药害。氯麦隆、扑草净、西玛津等都是由根部内吸的除草剂,用药量过大或喷施不均匀时,因抑制小麦光合作用而使小麦出现典型的“缺绿病”,即小麦根部吸收后,麦苗叶片褪绿发黄,似枯斑、火烧症状,植株矮小,生长缓慢直至停止,最后使受害植株因缺乏养分而被“饿死”。燕麦畏在小麦播前用药量过大时,会被小麦芽鞘大量吸收,造成芽鞘顶膨大,鞘顶空,生长停止,小麦出苗后叶片深绿、枯死。

3. 病虫影响

①病害。小麦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都是造成小麦死苗的主要病害。小麦根腐病是由禾旋孢腔菌引起,危害小麦幼苗、成株的根茎叶穗、种子的一种真菌病害,小麦全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症状为植株染病后在芽鞘上产生黄褐色至褐黑色梭形斑,病斑不断扩大变褐,患病组织逐渐坏死,产生黑色霉状物,最后根系腐烂,病株逐渐变黄而死。纹枯病苗期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地下部分,出苗后危害小麦的地下茎,出现褐色病斑或椭圆形病斑,并向上、向内发展,浸透茎秆,破坏输导组织,麦苗逐渐变黄枯死。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遲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有时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的灰黑色菌丝层。endprint

②虫害。暖冬天气会加速麦蚜虫与麦蜘蛛的繁殖,提高其吸食植物的汁液,造成麦苗缺乏营养物质,抵抗力下降,麦苗发黄瘦弱,甚至干枯死亡。据2015年2月下旬田间调查与统计汇总,全市红蜘蛛发生面积28.3万亩,平均每尺单行虫量20.3头,严重地块每尺单行虫量230头;蚜虫平均百株蚜量12.5头,最高达105头。

4. 越冬期间牲畜啃青

小麦越冬期间保留下来的绿色叶片,返青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它是小麦刚恢复生长时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冬季放牧会使这部分绿色面积遭受大量破坏,容易加重小麦冻害,甚至会造成麦苗大量死亡。

5. 冬季干旱

据统计,本市2011-2017年1月平均降水量較常年(12.1毫米)分别偏少7.6毫米、偏少6毫米、偏少8.4毫米、偏少11.8毫米、偏少2.8毫米、偏少5.78毫米、偏多28.3毫米(见表3),干旱会降低小麦的抗冻性,不利于小麦的安全越冬。

表3 2011-2017年1月平均降水情况表

二、应对措施

1. 实施规范化播种技术

①选用抗冻性强的品种。选择抗冻性强、适用性广的冬性、半冬性品种,如济麦22、良星66、良星77、烟农19、泰农18、鲁原502和良星99等品种。

②提高玉米秸秆粉碎质量。选择功率较大,粉碎质量较好的机械进行作业。秸秆还田作业留茬高度≤10厘米,还田茎秆切碎合格率≥90%,秸秆长度≤10厘米,还田茎秆抛撒不均匀率≤20%;若粉碎质量不好,最好进行二次粉碎,提高粉碎质量。

③精细整地。在整地过程中要做到“深、细、透、平、实”,地要尽量保证每隔3年进行1次深耕,深度要达到25厘米,要耕透、耙细、耙平、耙实。

④适期、适量播种。尽量在10月5~15日播种,有水浇条件的要把播期调控在适播期内,防止播种偏早冬前积温偏高而出现旺长,但对于旱地麦田要抓住有利墒情及时播种。为了规避干旱、病虫、低温等气象灾害,一般每亩播量在12.5千克左右。高肥力地块、播期偏早地块适当少播;低肥力地块、不抗旱地块、播期偏晚地块适当多播。

⑤科学确定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为3~5厘米,土壤墒情好时可适当浅些,土壤墒情一般时适当深些,确保足量的出苗量。播种后一定要进行镇压。

2.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小麦整地时施入山农大配方肥(25-14-8)50千克,再于返青拔节期施入尿素10千克即可,禁止冬前施入太多氮肥而出现冬前旺长,在调配使用肥料时要确定合理配比。

3.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关注天气情况,若近期有-10℃以下低温,要在中午12时至下午2时喷细胞膜稳态剂,提高小麦抗冻能力。越冬期间一旦发生冻害,就要及时进行补救:

①在返青起身期抓紧时间追施肥料。根据受害程度,抓紧时间追施速效化肥,促苗早发,提高2~4级高位分蘖的成穗率,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左右。

②及时适量浇水。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平衡植株水分状况,使小分蘖尽快生长,增加有效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

③立即对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受冻后,及时叶面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如天达2116)、复硝酚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中、小分蘖的迅速生长和潜伏芽的快发,明显增加小麦成穗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小麦产量。

4. 综合防治病虫害

①药剂拌种。小麦播种前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70克+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或1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克,对水2~3千克,拌种50千克,预防虫害与病害。

②化学药剂防治。在小麦苗期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 ~ 50 毫升+ 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喷洒幼苗,隔7~10天再喷1次。喷药应喷匀、喷透,使药液充分浸透根、茎,防治蚜虫、红蜘蛛、纹枯病、根腐病等病虫害。

5. 合理确定冬前浇越冬水时间

结合天气及土壤墒情,在11月底至12月初,日平均气温降至5℃左右,昼消夜冻时进行冬灌,切忌过早或过晚,不要大水漫灌,适量、夜间渗下即可。

6. 严格禁止在麦田放牧

加强对牲畜啃青为害性的宣传,采取得力措施,坚决杜绝麦田啃青,提高小麦的抗冻能力。

7. 科学喷施除草剂

前季作物喷施除草剂尽量早一些,给下季作物留出90天的安全间隔期;严格按照除草剂说明使用,禁止超剂量喷施;选用残效期短的除草剂品种。本季发生药害时,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小麦生长,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刺激小麦生长发育,利于减轻药害。常用的解毒药物如赤霉素、芸苔素内酯等,均匀喷洒麦苗,结合浇水施肥效果更好。

(作者联系地址:孔令刚 王洛彩 郑国喜 杨 宁 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区水利大厦3楼 枣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277800;孙竹梅 枣庄市三农服务中心 邮编:277800)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调查 小麦 冻害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