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旅游+”产业带动作用 通过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

品牌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21年02月09日 21:50

坚持产业带动实现精准脱贫

汪姣 肖云敏

摘要:旅游精准扶贫是依托旅游业发展实现精准脱贫,是长远收益的扶贫、是有产业集聚的扶贫、是有尊严的扶贫。渝东南地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连片区域之一,也是重庆市重点扶贫区域之一。渝东南地区通过精确识别,精准扶贫,加强对贫困对象的正確价值引导,产业融合,实施“旅游+”的产业扶贫路径,因地制宜,多元发展实现精准脱贫。

关键词:“旅游+”; 旅游精准扶贫;渝东南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科项目“渝东南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研究”,项目编号:16skgh268;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017年重点项目,项目编号:XNYJZ1702,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民族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黔江十三寨为例

中图分类号:F33.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20.006

1 研究背景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关联性较强的产业,旅游扶贫更是因其强大的关联带动作用和强劲的造血功能,被写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工作的要求,国务院于2014年8月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今年2月,国务院首次将“旅游+”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

2旅游精准扶贫内涵

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扶贫而言的,主要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地区、不同贫困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手段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的治贫方式。旅游精准扶贫是在精准扶贫理念框架下,结合乡村旅游扶贫特点,将精准扶贫应用于乡村旅游扶贫领域。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旅游资源丰富,但偏远贫困的乡村地区,这就使得旅游与扶贫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通过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带动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但是,旅游精准扶贫又不仅仅是强调依托旅游业的发展实现精准脱贫,更是从时间、空间角度阐释了旅游精准扶贫是长远收益的扶贫、是产业集聚的扶贫、是有尊严的扶贫。

3渝东南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现状及问题

渝东南地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连片区域之一,也是重庆市重点扶贫区域之一。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渝东南各区县通过贫困对象的识别与分析,实施转移就业、教育资助、高山生态移民搬迁安置等工程,有效推进了脱贫工作。但是,关于旅游精准扶贫,渝东南地区目前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3.1旅游扶贫精准度不够

旅游扶贫是大范围扶贫,精准扶贫是具体到户、到人式扶贫。扶贫工作经过多年实施,让大部分贫困人口脱贫。在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中,要让所有的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但最后剩下的贫困人群想要脱贫是非常艰难的,他们属于深度贫困,并且每家每户情况都不同,可能是自然灾害、因病、缺乏劳动力或缺乏资金技术致贫。这部分人群的脱贫首先要通过精准的识别,然后才能因户、因人具体制定脱贫方法。

3.2贫困群体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的农村以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居多,这些留守老人普遍思想观念陈旧、受教育程度偏低,加之身体状况不佳,生产经营能力不强,所以致富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脆弱。以致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3.3注重输血,缺乏造血机制建设

旅游扶贫不是简单的、单方面地给钱给物帮扶。一些工作队对贫困户的扶贫依然停留在春节 “送温暖”的形式上,忽略了对贫困户持续发展能力的开发和关注。“输血不造血”,只能解一时之困,但这种做法对脱贫是不可持续的,助长了贫困户“等、靠、要”的懒惰心理,不能激发其主观能动性。

4渝东南旅游精准扶贫路径

在新形势下,渝东南地区可以加强对贫困对象的正确价值引导,通过精确识别,精准扶贫,实施“旅游+”的产业扶贫路径,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等路径早日实现旅游精准脱贫。

4.1精确识别,精准扶贫

旅游扶贫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对旅游扶贫进行精准把握,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以对象的精准来凸显扶贫的真正意义。可考虑开发扶贫专用软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及动态管理机制。旅游精准扶贫还要结合贫困户自身的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状况、物质条件和参与意愿进行精准识别,使之与参与旅游的具体业态精准匹配,从而使每个贫困户在旅游产业得以精准就业或精准创业。所以,旅游扶贫中的精准扶贫,要梳理普查贫困村、贫困户资源,研究自然优势,比如交通方便的地方,可以发展农家乐或民宿等乡村旅游;农业资源丰富或适合花卉、水果种植的区域,就适合做观光农业或休闲农业,开发农副产品类的旅游商品;生态环境好、气候适宜的贫困地区可以发展养生度假类旅游产品。

4.2加强对贫困对象的价值引导

精准扶贫是要拔除贫根,不是强行脱贫。地方政府及扶贫小组通过正确的价值引导,用科学的态度营造起扶贫、扶志、扶智的制度环境,转变贫困户“等、靠、要”观念,才能让大家真正明白,扶贫是助推脱贫的助推器,而不是天上掉馅饼,引导民众主动参与乡村建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加强培育贫困户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通过自己奋斗真正阻断穷根,脱贫致富。说到底,扶起贫穷的人们,最终是要让他们自己站起来。

4.3实施“旅游+”的产业扶贫路径

旅游扶贫要注重产业延伸,实施产业立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实现“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文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贫困地区自身造血的产业基础,才能促进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渝东南地区通过“旅游+农业”,可形成休闲农业旅游项目、旅游观光农场、农副产品类的旅游商品等农业企业集群。通过“旅游+生态”,可构建出以避暑度假胜地、森林公园以及生态旅游景区为主导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通过“旅游+文化”,培育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及文创产品等产业形态,不仅带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对渝东南地区的本土文化也起到保护与传承作用。

4.4因地制宜,多元发展

渝东南地区根据贫困地区不同的资源特色,可建立多種乡村旅游建设模式。

避暑纳凉型:为市民提供夏季休闲纳凉的乡村旅游平台,接待城市市民7~9月上山短时期居住,提供住宿、餐饮服务。渝东南地区适宜避暑纳凉区域有黔江夹板溪十三寨、彭水的摩围山、秀山川河盖、武隆仙女山、石柱黄水公园等,通过开发避暑纳凉圣地,发展旅游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

景区依托型:依托旅游景点,为游客提供配套服务而发展起来的纯消费型乡村旅游接待。黔江区小南海的新建村以小南海景区为中心,培育农家乐,各类特色小吃、商铺,组建民俗文化演出队伍,以开展民俗活动“捉山鸡”“摸泥鳅”系列活动吸引游客,增加收入。

产业支撑型:以具有休闲观光效果的规模化、标准化农业产业基地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平台。黔江区通过农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做好产业文章,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在中塘乡集中打造猕猴桃园区、花语谷生态园、树莓园、“趣味体验农业”观光园、油茶园等产业园,助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体验观光型:借助农业会节、田园景观、民俗风情、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乡村旅游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平台。黔江区依托有利的生态环境,在阿蓬江流域和城郊乡镇,规模种植油牡丹、玫瑰、百合、脆红李、猕猴桃等品种,先后推出“赏花季”和“采摘节”体验活动,全力打造“赏花摘果”乡村旅游圣地。中塘乡做好“文化”这篇文章,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文化。深入挖掘向氏武术文化,举办各种表演活动,建文化宣传长廊,黄泥田文化中心落地建成等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助推贫困人口脱贫。

参考文献

[1]李金早.实施旅游扶贫,助力全面小康[OL].新华网2015.11.06,http://travel.news.cn/2015-11/06/c_128400951.htm

[2]马勇.准确把握旅游精准扶贫内涵[N].中国旅游报,2017-01-04第003 版.

[3]赖斌,杨丽娟,李凌峰.精准扶贫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民宿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研究——基于稻城县香格里拉镇的调研[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12)10:154-159.

作者简介:汪姣,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区域旅游与民俗文化;肖云敏,本科学历,助教,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休闲 旅游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