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

品牌
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2月19日 16:49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核心课程网站

万俊伟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在此过程中也造成了我国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能够更好的缓解这一现象,我国近年来将节能减排、绿化环境等作为了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园林绿化不仅可以净化环境,也能够成为城市中靓丽的风景线,然而其中存在的植物虫害病也成为了阻碍该方面发展的一大因素,使得植物的生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

中图分类号:S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1-0399-01

1、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特点

如今的园林往往存在于城市中,此种环境下生长起来的植物较为特殊,其带有自然中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同时也拥有较为独特的自身规律,具体如下:鉴于城市中的温度偏高,这会使得园林害虫存在于植物中的时间延长;城市园林自身特点使得害虫可以轻易地适应环境,增强了其抗逆性;城市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气体污染,一定程度上而言其会促进害虫的繁殖;城市居民人数众多,在对害虫进行防治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健康情况,此种情况也限制了病虫害方面的工作进展。

2、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现状

2.1、外来物种的传播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物种的分布有其固定的区域,因此,很难发生跨地区传播。但是,为了进一步丰富园林植物,必定也会从外地购买或搬移一些本地区没有的植物,这也就给了跨地区物种的侵入以可乘之机。比如,美国白蛾则是从国外传入中国。但是,受侵之地没有控制外来物种的有效手段,导致了很强的危害情况时有发生。

2.2、灌木、花卉

南方园林植物常发的病虫害有灰霉病、黑斑病、粉虱以及介壳虫与蚜虫等。

2.3、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

城市环境是一个人工的生态系统,但是,如果光照环境差、空气污染严重,地下土壤的透气性不好,再加上植物生长空间有限,必定会导致病虫害的发生较为猖獗。一旦部分生态因子灾变,如果管理不到位,原有的生态系统肯定会遭到破坏,接下来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生物灾害。

3、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

3.1、栽植设计合理

(1)混栽植物时不与病虫转主寄主植物混栽。在城市园林中,植物往往过于单调,一般设计人员会选择混栽的方式,不同的植物混栽在一起,从而使得园林更加具有观赏性。但要注意混栽搭配时,一定不能出现具有转主寄生能力的植物。(2)混栽时不宜选择容易遭受相同病虫侵袭的植物。如果选择了这样的植物,当病虫害发生时,这些混栽的植物都会受到侵害。(3)为了更好地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治,相关人员可以在园林中栽种一些诱饵植物。诱饵植物的主要作用是吸引相关害虫的注意,降低主要植物感染病虫害的几率。(4)选择园林植物时,充分考虑园林所在地的环境特点,使得植物和所在地环境相协调,做到因地制宜,这样才能保证园艺植物的正常生长。(5)尽量选择抵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这一类植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6)确定植物种类后,选择合适的种苗。种苗最好生命力旺盛,本身并没有感染病虫害。(7)在构建城市园林时,所构建的生态系统应具有多样性,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

3.2、施工严谨科学构建

(1)以图纸为根据开展施工操作,在正式開始施工前,专业人员会对园林进行设计,施工图纸就是他们的设计成果。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图纸开展施工操作,保证施工质量。(2)移栽植物时,注重不同植物对移栽时间的要求,在合适的时间开展移栽操作,这样才能保证移栽植物具有较高的成活率。(3)选择苗木时,保证所选择的植物苗木没有感染病虫害,必须保证所选择的植物苗木是健康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4)开展实际操作时,应选择有经验的人员,保证栽植方法的科学性,提高植物成活率。(5)栽种植物时确保苗木栽植密度合理。(6)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技能水平对于植物苗木的生长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相关施工人员的所有操作一定要科学合理。

3.3、养护管理得当

(1)及时清理病虫残留枝叶。(2)为园艺植物提供一定的水分和肥料。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和肥料有一定的需求,如果控制得当,可以提高植物抵病虫害能力。(3)在为园艺植物提供水资源时,不能使用污水,以免对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同时,不能使用化雪盐,化雪盐会给植物带来较大伤害。应该选择正常的水资源。(4)为园艺植物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温度对植物有一定的影响,冬天的温度较低,相关人员需要为植物提供一定的防护措施,以帮助植物成功越冬。(5)适当修剪园艺植物。经过修剪后,园艺植物可以更好地生长,增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6)当园艺植物出现伤口时,应及时处理伤口,为其提供合适的保护剂。此外,可对树干进行基部涂白处理,避免树木遭受病虫的侵害。

3.4、在防治战术上,变单纯打药杀灭为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一是预防为主。树木病虫害发生灾害是人类活动诱导生态因子发生恶变的结果,在结构、栽培和管护条件下树木因环境恶化而导致各因子间动态关系失调和失衡,从而引发侵染性或生理性病害,进而又相互转化而造成伤害,进而又相互转化而造成灾变。因此,必须以保持和恢复良好环境生态平衡为基础,改善植物和生长的立地条件和必须的水、肥、气、光、热等,提高对植物的保健意识,通过适地适树、选育良种、高温灭毒、合理混交、清除病源、修剪疏枝、透风透光、降温控湿、适度灌水、松土施肥、喷洒保护剂或高脂膜等方法,立足于保护性预防,把病菌阻隔在植物体外。二是从防治幼虫为主转向以防治成虫为主。幼虫发生即已造成危害,防治幼虫不仅滞后低效,而且导致大量天敌被杀,害虫抗药性上升。把1只成虫杀灭在对植物造成危害之前,等于数十、数百甚至数千头幼虫,可以直接控制害虫种群的生殖力,达到防灾、减灾、有虫不成灾之目的,因此,成虫防治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方面。三是从以化学防治为主转向以综合防治为主。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尽量减少化学农药,强化生物防治,很好协调化防与生防的矛盾,切实保护和充分发挥自然界中现存天敌昆虫的生态平衡作用,是园林植保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四是在农药选择上以效果为主变为以负面影响为主。不要总是以高效为第一的标准和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要考虑有些农药虽然直接毒性不大,但在降解过程中能产生很难消除的有害物质,存在严重威胁人类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而言之,研究关于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能够使我国的园林绿化质量得到充分的优化。近年来我国不断开展城市化建设、城镇化建设,其中园林绿化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虽然园林绿化方面的工艺得到了更新和完善,但植物病虫害情况却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依然威胁着植物的正常生长,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玉龙.盐碱地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分析[J].北京农业,2016,01:73-74.

[2] 王军.树木病虫害防治树干注射施药技术的应用[J].中国林业产业,2016,04:90.

[3] 陈和平.生物技术与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时代农机,2016,03:152+154.

[4] 姜丽萍.植物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讨[J].现代园艺,2016,12:31.

[5] 卢志华,包颖,李永生.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和措施[J].吉林林业科技,2016,06:32-36.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植物 文章 病虫害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