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科技课的设立与实践

品牌
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3月22日 15:14

...德区教育学会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与社会实践专业委员会成立现场

李大全++李芳

[摘 要]科技课是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行,小学科技课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目前,这一课程的设立与实践受到小学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在以往进行的“应试教育”中,很多小学生以及教师对科技课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认为这一课程的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与了解存在于生活中的诸多现象以及科学技术,过于注重理论方面的教学而忽略了实践,学生无法通过科技课程学习到相应的科技知识,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培育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着进一步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

[关键词]小学科技课;设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1-0240-01

引言

小学科技课的前身是自然课,这一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自然环境与自然现象,其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学生便于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较少,但是这一课程仅仅是让学生对自然进行初步的认识,缺乏较多的实际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科技课取代了原本的自然课。科技课在自然课基础上加入了科技知识,它是我国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教授给小学生与科技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需要对学生的科技意识进行提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小学生全面发展。应试教育下的自然课程中,教师是绝对的主体,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课程,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所了解,但是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因此,小学科技教师要明确设立科技课的目的与意义,在其中加入实践内容,对小学生能力进行全面提升。

一、小学科技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每一个课程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明确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路以及行动目标,让教师的教学更加具有效果。对小学科技课而言,教学目标是它的必需品,但是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存在着一定困难。根据目前的趋势,小学科技课的教学目标在与培养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一般来说,创新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新”指的是从未出现的事物,这类似与发明,对小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困难;另一方面,“新”指超过同伴,与同龄人相比,具有较为超前的认识,这是当前小学科技课所追求的。教学目标的明确让小学科技课的进行与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科学意识,通过对科学发展史以及科学家生平的介绍,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的不易以及科学家的伟大,学生能够主动的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索。其次,让学生拥有较为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学生不仅要了解众多类型的科学知识,而且需要掌握与之相关的思维方式。最后,通过教学培养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安排适当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锻炼。教学目标的制定为小学科技课提供了教学方向,让小学科技课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

二、小学科技课设立的意义

(一)了解科技文明发展历程

人类的发展史可以被理解为科技的发展史,原始人使用的各类石器就可以被认为是当时的科技,科技发展历程如同人类历史一般,需要有人开启、有人传承,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内容,使其能够保有长久的生命力。在科技发展历程中,凡是取得重大成果、促进科技突破的人物,自身都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且对未来有所预见,将传统科技与现代理念进行结合,让虚幻的物品现实化,这正如牛顿所说: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小学生还在成长,促进经济进步、带动科技发展的重任迟早会落到他们的肩上,因此,他们需要对科技文明发展历程有着充分的了解。小学科技课程的设立可以让小学生了解这一新新世界,努力的进行学习,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

(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我国教育正逐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能够完善学生自身,而创新能力却可以推动国家的发展。国家最为需要人才是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最为关键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小学科技课是素质教育下的产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育小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帮助小学生在能力上取得突破。让每个小学生都了解到科技课程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学习上了解科技知识,在生活中自觉的对创新能力进行提升,为自身在日后成为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提升综合国力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进行,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由以往的军备竞争向经济竞争、文化竞争转移,这对于我国教育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开始逐渐凸显,科技教育的质量往往对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较大影响。新的时代,国家之间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人才素质决定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我国需要通过新型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科技教育便是其中之一。西方發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对青少年进行科技教育,他们已经针对科技教育建立了成型的体系,因此,我国需要对科技教育具有足够的重视,并且将科技教育付诸实施。小学科技课的设立对我国科技教育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我国科技教育的初级阶段,为我国学生的科技学习提供了保证。

三、小学科技课的实践方式

(一)通过学科渗透进行科技课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科教育在小学教育体系中仍旧占据主体地位,科技课虽然已经在各个小学中开设,但是在内容、时间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为了保证科技课的实践效果,需要通过学科渗透来进行科技课程,保证小学生对科技知识的了解与学习。各个学科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因此,科技教师需要挖掘各个学科与科技课存在的关联,帮助学生了解到存于其他学科中的科技知识,感受到科技知识与自己的距离,让小学科技课拥有独特的实践方式。小学语文中的诸多课文就可以对科技知识进行很好的体现,例如《爬山虎的脚》、《火烧云》以及《植物妈妈有办法》等,这些课文涉及到自然、气象等方面的科技知识,通过学科渗透能够帮助小学生深入对科技知识的理解。

(二)带领学生进行科技活动

科技活动是科技课程的重要实践方式,需要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在这一过程中感受科技的作用与魅力,提升小学科技课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为其制定不同的活动内容,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科技活动有所收获,提升个人科技知识水平。例如在春天,教师可以给低年级学生安排观察任务,让他们去寻找存在于身边的春天,学生可以选择成立小组,也可以选择进行独立观察。有些学生会观察小草的生长,有些学生会观察树木的变化。在学生的具体观察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给予学生指导,要求学生观察事物的变化过程,在变化中感受自然的奥妙,让科技实践取得成效。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小学生需要创造性思维去了解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样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够得到提升。小学生创造性思维需要依靠实践而提升,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也是小学科技课的实践方式,教师需要通过一些生活上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以此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契机,让学生思维受到启发。科技课上,教师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感觉生活中某些物品存在的不足,以及自身提出的改造方式,让学生乐于思考、敢于创造,用创造性思维去面对事物,让小学科技课的实践真正取得效果。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科技 文章 学生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