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氏四级评估在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崔婷玉++高秀敏++徐可心
摘 要:本文将朋辈教育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切入点,设置助教制度,采取“以老带新”、“模范示范”等形式,建立完善的助教管理体系,通过石邮院金融系金融保险专业2016级学生的具体实践,探索基于朋辈教育视角下更为高效的学生培养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对高校育人工作具有现实指导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朋辈教育 助教制度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8(c)-0194-02
1 朋辈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优势作用
朋辈教育是指相同或相近年龄的群体,因有相同的生存环境、相近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相似的关注热点等,所以更容易沟通、理解和彼此接纳,从而更能相互影响和相互教育。对于高校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让高年级学生给低年级学生以生活经验、专业学习和就业方面的指导,进而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充分利用朋辈教育有效作用,将起到辅助育人的效果。朋辈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优势作用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1)高校育人的有力助手。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职学校辅导员普遍面临所带学生多、事务性工作任務重的问题,不能及时掌控每一位学生的动态和给予有效的指导。同时学生对老师习惯性的抵触也影响了日常教育的成效。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联系点和共鸣点多,教育更能打动人心,是辅导员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
(2)优秀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站。朋辈教育在开展过程中,遴选出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参与到教育中。朋辈教育实施者只有集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洞察力与沟通能力等多种能力于一身,才能更好地胜任此项任务。实践中,学生在助人过程中锤炼自我,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他们能在低年级群体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让更多的学生变得优秀。
(3)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遵循大学生的实际现状,用学生喜欢、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和引导,能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朋辈教育的及时性也能及早地将危机事件扼杀于萌芽中,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塑造优良学风班风。
2 高职院校开展朋辈教育的有效尝试
朋辈教育中的助教或助理班主任制度是本科院校的一种学生自我教育模式,由于高职院校学制短,助教制度鲜有开展。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问卷调查,46%的同学认为在校期间对自己影响力最大的人是学长学姐,于是金融系将朋辈教育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设置助教制度,建立从助教遴选培训上岗到考评、奖励一系列完善的管理体系,为学生提供及时、便利和更易于接受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辅导,传授生活、学习和实习等方面的经验,充分发挥优秀大学生朋辈群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采取“以老带新”、“模范示范”等形式,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成为辅导员顺利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辅助手段。在实施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严格遴选制度,打造高水平助教。助教作为辅导员与低年级班级学生沟通的桥梁,是辅导员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助理论,要把好助教的“进口关”,从学生品格素质、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同时对遴选出的候选人在思想道德、工作方法、心理健康知识和危机处理办法等方面进行系统化、分层次的能力提升培训,努力打造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群众基础好、服从管理”的助教队伍,肩负起对低年级学生班级督促与管理的重任。
(2)明确助教职责,高效开展助教工作。助教在开展工作时要合理定位,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区分助教与所管辖班级干部的职能分工,通过共上一堂课、宿舍谈谈心、开好主题班会、团体辅导与“一帮一”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融入低年级学生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增强动力和信心,促进低年级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3)考评与奖励双管齐下,促进助教工作稳步推进。制定助教工作的考核办法,从所带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特色活动、班级与个人成果方面进行考评。建立动态量化的考评机制,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解决。同时,助教均是高年级的学生,为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辅导员也要实时关注助教的工作,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给予帮助。
3 高职院校开展朋辈教育的实施效果
在我院试点助教管理制度一年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在高年级学长学姐的带领下,更加明确专业学习目标及努力的方向,积极投身专业学习和考证中,营造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出勤率显著提高,零违纪,及时干预严重心理危机两起,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个人参加院系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取得了好的成绩,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实践证明,基于朋辈教育视角,创新性地开展助教管理制度,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如助教因自身学业精力不足、因短期成效不显著易产生挫败感等问题。今后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总结经验改善不足,继续推广助教管理制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林鸿雁.发挥朋辈教育功能,提升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性[J].高等教育,2017(1):89-90.
[2] 杨云.大学生朋辈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研究[J].大学成人教育,2017(4):50-52.
[3] 李晓纯.高职学生朋辈关系调查与分析[J].校企合作,2017(2):101-102.
[4] 楚亚萍.朋辈教育模式在心理辅导中的应用[J].教育心理,2017(1):134-135.
[5] 熊秀兰,钱利安.高职院校“层级化”朋辈互助育人模式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7(4):102-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