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优化策略
刘丹
摘 要:幼儿歌唱教学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幼儿歌唱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着教材选择盲目、无计划性,教具设计繁琐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就教师在教材选择,教具设计和教学方式等相关内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歌唱教学 教学分析 幼儿音乐
中图分类号:T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8(c)-0148-02
歌唱活动是音乐表达的一种方式,它是人类世界的精神食粮,对儿童的生活和成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1]。歌唱活动也是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幼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欣赏、理解、表现、表达、交流、创造等步骤来实现对歌唱活动的理解[2]。对教师而言,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不断探索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好的策略与方法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3]。因此,有效的开展歌唱教学活动有助于实现幼儿音乐教育的总体目标;有效的幼儿歌唱教学方法与策略能培养幼儿的心灵美感,陶怡情操,让幼儿喜欢歌唱,享受歌唱[4]。本文通过对幼儿歌唱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幼儿歌唱教学活动质量不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意见,希望对提高幼儿歌唱教学的质量有所帮助。
1 幼儿歌唱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1.1 教材选择盲目、无计划性
在教材的选择上很多时候教师都是为了完成年级组所制定的学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的任务,没有考虑到主题活动的开展所选择的歌曲是否适宜该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按部就班,按照书上的内容原封不动的教下来,甚至是把上一届老师的教案拿过来直接教。采用了“拿来主义”,没有考虑到该歌曲是否真正对孩子起到培养作用,更忽视了幼儿能否接受,是否喜欢[5]。过难的歌曲会使幼儿旋律跟不上,歌词记不住以至于失去学习的兴趣;过易的歌曲又低于幼儿现有的学习发展水平,会导致幼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屑一顾的问题出现。
1.2 教具设计繁琐、无目的性
很多时候教师都会选择图谱或者PPT来进行课程教学,这样有助于幼儿记忆歌词内容,但是图谱设计的过于鲜艳会使幼儿的注意力分散,把精力都放在了这些图谱或是PPT上,忽视了歌唱歌曲时的情感表达和美的享受[6]。如大班歌唱活动《把我的名字唱出来》,许多教师都会选择PPT的教学形式,出示汤米和喀秋莎的图片,用N个气球的高低排列用做歌唱音高的标准,这样的排列并不科学,也不够准确,鲜艳的气球还会使幼儿的注意力分散。
1.3 教学方式呆板、无创新性
教学方式呆板、无创新性在现今幼儿教学活动中司空见惯,一遍一遍反复地唱,直至唱会为止,歌曲虽然学会了,但是孩子失去了学习歌唱的兴趣,没有达到教学的有效性[7]。有时还经常把歌唱教学、表演和欣赏等混为一谈,偏向于表演,而忽视了本次活动主要目标是“歌唱”。最后导致歌曲学不会,教师也很疲惫。
2 幼儿歌唱教学中的解决对策
2.1 教材选择应具有趣味性
选择一首适合幼儿歌唱的歌曲成功的关键在于它是否有趣味性、是否具有情节故事、是否吸引孩子的眼球,应寻找幼儿感兴趣的、健康的、优美的、风趣的歌曲,当然歌曲的曲调也很重要,要适合幼儿的音域范围,音调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大班幼儿音域在c—高音d之间;中班幼儿音域在c—b之间;小班幼儿音域在c—g之间。教材拿到手之后,通过自己理解后要对其进行加工,歌词应易记、易理解,在强拍、弱拍、空拍这些问题上要给予正确的处理。可以游戏或是故事的形式进入主题,如中班歌唱活动《泼水歌》,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将歌词说出来,通过对歌曲故事情节的理解帮助幼儿加深歌词的记忆。再如大班歌唱活动《山谷回音真好听》,以情景故事的形式导入主题,幼儿易接受又显得十分有趣。教师应多选择这一类具有情景性或是趣味性的歌曲供幼儿学习,这样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师信心倍增,幼儿得到满足。
2.2 教具设计应考虑巧妙性
采用图谱或PPT等方式教学,孩子易接受,效果也很显著,但是过多的花俏会让孩子精力分散,不能专心歌唱,所以教具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简易概括,如:大班歌唱活动《把我的名字唱出来》,教师可以放弃鲜艳的图谱而是将所有幼儿的头像或是名字卡一边出示一边歌唱,这样既可以通过唱来认识文字与巩固歌曲,幼儿又因唱到了自己的名字产生自豪感;再如:大班歌曲《十二生肖歌》,只需出示12个小动物即可,添加过多的场景会将幼儿的注意力分散到其他场景上而却忽视了十二生肖。在教具选择上也可以设计动态的教学方式,如:中班歌曲《小蚂蚁避雨》,可以做成动态的教具,KT板作为背景,几只小蚂蚁图片,两朵蘑菇图片,小蚂蚁在蘑菇下避雨,由故事加动态演示的形式导入,这样便可以从一开始就抓住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这样的教具,可以很好的诠释教具设计上的巧妙性,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是否在教具设计方面肯花心思。
2.3 教学方式适宜性
歌唱是情感的表达和交流的一种方式,也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艺术活动。歌唱能够使幼儿通过唱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更能使幼儿变得更加活泼,性格更加开朗,同时能带给他们美好和快乐,能够让幼儿初步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呼吸,以及音乐的感受能力。适宜的教学方式会让教师轻松,让幼儿愉悦,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心去想、去听、去看、去琢磨。歌唱教学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图谱教学、身体动作教学、情景性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等;学唱的步骤也不容忽视,比如:从歌词开始入手、歌曲范唱要准确、节奏念说要鲜明、学唱旋律是关键等。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幼儿学唱歌曲,适宜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方式的开展上应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选择教师即轻松,幼儿又易学的教学方式,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开展有效性的教学活动。如:小班歌曲《大拇指》,这个歌曲可以采用身体动作游戏化的教学形式开展,可以一个人边唱边玩,游戏玩法:强拍时,握拳,用其中一只手的(除大拇指以外)四只手指去抓紧另一手的拇指,双手做向上和向下的垂直线。如此反复。可以2、3、4个人一起玩,这个游戏玩法基本上是相同的。借助于身体动作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有针对性的做动作,游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与策略。
3 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幼儿歌唱教学的现状分析,并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丰富了幼儿歌唱教学的策略,对幼儿歌唱教学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教材选择上盲目、无计划性;在教具设计上繁琐、无目的性;在教学方式上呆板、无创新性三方面的内容。尽管本研究还存在很多的欠缺,但希望通过对幼儿歌唱教学的现状分析和解决对策,能够引起人们对幼儿歌唱教学的关注和重视,也希望本研究能为关心幼儿歌唱教学研究的人们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经验分享。
参考文献
[1] 秦建勋.幼兒歌唱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2] 薛洁茹.幼儿歌唱教学方法初探[J].黄河之声,2016(9):28-29.
[3] 吕燕.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2(12):61-63.
[4] 龙凌冰.论幼儿歌唱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艺术教育,2012(2):43-44.
[5] 葛成凤.大班幼儿歌唱教学现状调查及教学方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6] 王淑婷.浅谈图谱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学,2013(11):129-130.
[7] 胡娟.浅析音乐表演幼儿歌唱活动的教学方法[J].大众文艺,2014(12):151-1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