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OA系统进行财务预算管理
许业珩++何剑敏
[摘 要]随着全面预算管理在油田分公司的不断深入开展,分公司对下属企业(包括各采油厂)的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通常通过细化月度账务预算管理,采取“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等管理手段,实现预算管理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方向纵深发展。结合近几年预算管理实践,根据分公司预算管理相关规定,出台了月度预算运行管理办法,改进月度预算管理模式,全面提高了预算管理水平。
[关键词]月度;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1-0105-01
1 目前月度账务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在分公司的大力推行与高度重视下,油田分公司下属企业(以采油厂为例)月度预算管理逐步完善,渐成体系,但还存在几个问题尚待解决。
1.1 数据填报口径问题
以采油厂为例,目前各业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开发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同一生产指标,不同的信息系统采集的基础数据不同。例如产量指标,开发部门与地质部门关注角度不同,提供的数据也就不尽相同;再譬如产液量指标,分为井口产液量与核实产液量。如何解决原点数据的多样性,统一规定填报口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1.2 数据采集方式问题
数据采集方式落后。目前分公司层次月度预算已根据管理需要开发出相应软件,但此系统功能不适用于采油厂。采油厂月度预算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各生产业务部门,目前统计数据普遍采用手工填报、EXCEL表格汇总方式,由于月度预算编制涉及部门广泛,所有发生费用的单位都纳入编制体系,因此反映出一是填报汇总工作量大,数据纠错繁琐,二是各业务部门间相互提供的数据不能及时共享,造成信息反馈延时,而如何解决目前采油厂数据采集方式是目前解决的问题之一。
1.3 考核政策完善问题
预算执行的关键在于控制,控制有序则能确保预算目标的完成;任何形式的预算,如果没有考核评价,就会流于形式而失去控制力。分公司月度预算管理运行办法中考核分为月度预算编制上报、TR预算编制上报、月度预算执行情况、二级内部预算运行四个方面。其中月度预算执行情况中预算差异率(实际发生与批复预算的差异占批复预算%)按10%考核,差异计算采用算数平均法,这种计算方法容易造成费用项目间调整,不能真实反映预算执行符合情况。例如:作业费预算差异200万元与通讯费预算差异2万元,单项费用差异率都是10%,但由于预算差异金额不同,在计算采油厂总的执行符合率时,作业费造成的差异影响200万元远远高于通讯费2万元造成的差异影响,建议对不同费用项目根据权重(预算或实际发生)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执行符合率,减少差异影响。
2 月度账务预算管理模式的创建
根据分公司月度预算运行管理办法规定,针对现行月度预算管理存在的不足,采油厂结合近几年月度预算管理实践,出台了采油厂月度预算管理办法,对分公司月度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等各方面进行了完善,从制度上规范了月度预算管理行为,同时开发了月度预算管理软件,从技术上保障月度预算管理的良好运行,初步形成了具有采油厂特色的月度预算管理模式。
采油厂月度预算在年度预算的基础上,考虑当月生产计划的安排进行编制,内容包括主要生产计划指标、业务工作量预算、成本价值量预算(要素预算、生产过程预算、单耗预算等)以及上月月度预算执行差异报告。
采油厂月度预算编制原则全面贯彻分公司月度预算编制思想,坚持年度总量控制与月度略有弹性的原则;坚持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原则;坚持先确定生产计划,再编制业务预算,优化平衡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的原则;坚持业务量与价值对等的原则;坚持月度预算运行分析与考核的原则。
在月度预算的编制过程中,采用“三级单位编制、业务部门审核、财务部门汇总、预算管理委员会平衡、上报分公司”方式,分三级单位、分生产过程全要素进行编制,深入到各生产环节,全面贯彻预算管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想。
3 月度账务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采油厂根据月度预算运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分析与考核制度,对上月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对预算执行符合率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在专项责任科室和三级单位月度兑现奖金中给予适当体现。分析和考核内容包括业务工作量和价值量预算,各专项责任科室、各项目组和三级单位对生产任务的执行情况、工作量的完成情况、价值量的结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月度预算平衡会上,采油厂预算管理办公室对各专项责任科室、各项目组和三级单位上月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对各单位月度预算执行符合率进行考核,总体费用要素执行差异率采用加权算数平均法计算,单项要素预算执行差异率采用平均法计算。单项要素预算执行差异率在5%幅度之内属正常,超过5%执行差异的,对影响因素进行专项分析,并将考核结果在月度兑现奖金中给予适当体现。
采油厂按月对责任科室、项目组及三级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月度预算执行分析与考核制度在加强采油厂月度预算的控制力度的同时为采油厂经济活动分析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
4 细化月度账务预算的专项控制
4.1 健全经济活动分析例会制度
实行现场承包日分析、生产开发旬度分析、采油厂月度分析、重点费用(如电费、作业费)定期分析。在时效上,能够及时完成生产动态和成本发生动态信息的传递,确保了优化措施的及时制定、实施。在分析形式上,基层单位随生产动态逐日记录电量、材料等生产直接费用的变动,及时组织现场差异分析原因;三级单位旬度分析生产开发动态,月度对单位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职能科室从采油厂角度对单项费用进行分析,保证了经济活动分析效果。
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和手段,通过加强日常的动态分析,从深层次上揭示预算变化、经济运行指标变化的内在动因及其合理性,剖析原因,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提高降本增效措施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效益性奠定基础。一是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分析。通过分析油气产量、作业工作量等生产任务完成情况,找出预算与资源状况、生产方式、管理现状之间的关系,以及产量、业务量及其变化对预算的影响,认真审查成本费用开支的合理性、必要性,加强预算与生产的结合力度。二是费用要素分析,对作业、电、外雇运费、修理费和材料的分系统分析。细化费用要素项目并展开分析,特别是对区块和单元内发生的作业费、电费、材料费、维修费等重点费用进行跟踪分析,认真进行各项费用要素的纵横向对比,剖析重点费用的变动趋势。三是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对成本与生产经营成果的关系进行分析,查明責任主体是否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生产经营成果,以体现预算投入效益最大化。
4.2 实施月度动态业务预算管理制度
在年度预算总目标指导下,根据月、季度生产目标,将年度预算(包括业务量和价值量)分解落实到月度预算中,编制月度业务工作量预算和资金价值预算,由业务部门审核,作为月度控制依据,形成“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预算管理模式,加强了预算指标的动态控制。
4.3 落实成本预警制度
对作业费、电费、材料费、外雇运费以及采油厂整体预算实行预警控制,凡出现超支的,必须向预委会进行报告,说明原因和理由,否则,停止相应的预算安排和部署,加强预算执行的实时控制。
5 实施效果
实施月度预算管理两年来,在项目组、科室和三级单位紧密配合下,总体运行状况不断改善,压缩了传统的预算控制格局,真正形成了“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预算管理模式,精细过程控制,提高分析质量,及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预算执行力和成本控制力不断得到加强,做好了重大预案的实施和跟踪,年节约各类费用支出近3000万元。
参考文献
[1] 李佳容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 《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 第18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