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滩海地区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研究

品牌
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7月08日 19:19

辽河滩海地区古近系油气富集规律

马玉亮

[摘 要]本文通过不同倾向的断层对成藏的控制作用不同、有效烃源岩发育的差异性决定了油气分布的差异性、区域盖层分布控制了油气聚集的层位、沉积相带展布与储层发育程度控制油气藏的展布与富集四个主控因素来对辽河滩海地区油气富集进行研究。

[关键词]滩海地区;烃源岩;

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9-914X(2017)31-0041-01

辽河滩海地区位于辽东湾北部海域与下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处于葫芦岛与鲅鱼圈连线以北海图5m水深线范围以内的地区,由陆滩、潮间带、两栖区和极浅海四部分构成,总面积约3506km2。辽河滩海地区油气富集的四个主控因素:1、不同倾向的断层对成藏的控制作用不同;2、有效烃源岩发育的差异性决定了油气分布的差异性;3、区域盖层分布控制了油气聚集的层位4、沉积相带展布与储层发育程度控制油气藏的展布与富集。

1 不同倾向的断层对成藏的控制作用不同

滩海地区断层发育,由于两凸两洼一斜坡的特殊的构造背景,不同构造部位主要断层的倾向不同。太葵构造带西侧邻盖州滩洼陷,海南月东构造带东西两侧与盖州滩洼陷和海南洼陷相邻,在这两个构造带与洼陷的过渡区或接触带以发育顺向正断层为主;滩海西部斜坡区东邻海南洼陷,斜坡上主要发育反向正断层。

从目前不同构造带已发现的油气藏的分布与不同倾向正断层关系可以发现,不同倾向断层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不同。顺向正断层输导作用较强,而反向正断层遮挡作用较强。

葵花岛构造带西侧主要断层下降盘发育多条顺向正断层,正断层断穿的沙河街组和东营组多套地层都含有油气,形成多层含有的局面,而海南构造带西侧主断层下降盘顺向正断层不发育,而反向正断层比较发育,因此只在沙三段发现油气藏,东营组无油气发现。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断层的输导作用不同,顺向正断层一般切穿加深,一般深达沙三段烃源岩,可以将深层生成的油气输导到浅层。而反向正断层一般切穿较浅,输导作用较差。

西部斜坡带主要发育反向正断层,这些正断层主要成为断层圈闭的遮挡条件,使沿输导层从洼陷运移而来的油气被遮挡在断层圈闭中形成断层油气藏。笔架岭油气的油气藏大多属于反向正断层遮挡。预测在西部斜坡带应发育这样的油气藏。

顺向正断层输导,反向正断层遮挡是滩海地区断层与成藏关系的一大特色,对油气成藏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2 有效烃源岩发育的差异性决定了油气分布的差异性

陆相断陷盆地的油气具有就近聚集在生油洼陷附近或其邻近地带的特点,油气运移距离较短,并且主要富集于洼陷周围。

滩海地区特殊的构造格局和构造演化历史造成了西部海南洼陷和东部盖州滩洼陷有效烃源岩发育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控制了油气分布的差异性。海南洼陷主要发育沙河街组烃源岩,东营组基本处于未成熟阶段,沙河街组也主要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因此海南洼陷及其周围应以聚集石油为主;笔架岭构造带、西部斜坡带和月海构造带目前主要发现石油与此有关。与西部海南洼陷相比,东部的盖州滩洼陷成熟度明显偏高,不仅沙河街组成为有效烃源岩,东营组下部的东三段也已经成熟,成为有效烃源岩,此外由于东部洼陷沙河街组发育煤系地层,且其深部已达到过成熟阶段,生气潜力大于西部海南洼陷,因此,可以聚集大量石油外,东部地区深层也是天然气的有利富集区。目前在东部太-葵构造带已发现较多气藏就是证明。

因此,由于烃源岩分布的差异性,滩海西部以富油为主,滩海东部既富油也富气。

3 区域盖层分布控制了油气聚集的层位

滩海地区古近纪沉积具有多旋回的特点,在每个湖泛期和湖盆萎缩期都形成了以湖相泥岩和湖沼相泥岩为主的泥岩,它们作为区域盖层和地区性盖层对油气纵向上的富集层位起了明显的控制作用。

沙三段和沙一段为稳定沉积环境下全区发育的厚层状泥岩,它既是烃源岩,又是良好的盖层,具有厚度大、封堵性能好的特点,对沙三段和沙一二段区域上的油气富集控制作用明显。西部凹陷沙二段顶部厚约30m左右的分布较稳定的“细脖子泥岩”,对沙二段油气富集起着重要封盖作用。

东营组各段均发育地区性稳定的泥岩盖层,其泥岩厚度不等(一般20~80m),对各地区、各组段的油气富集层位同样起着控制作用。例如葵花岛地区东三段下部、中部和上部,东二段下部、中部各发育一套质地较纯的泥岩,厚度11~55m,排替压力13~59MPa,属有效至高效盖层,在其下的砂层组中各发育一组油层。笔架岭地区东三下和东三段上顶部、海南地区东三段上部、月东地区东一段顶部等较稳定分布的泥岩盖层之下,都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层位。

月东地区东一段顶部发育稳定的泥岩段,但是厚度比较薄,在15m左右,并且深度比较浅,在1350~1470m深度段内,因此该构造带保存条件不是很好,原油易遭受破坏变为稠油;海南地区东三段上部发育厚度为30~50m左右稳定分布的泥岩盖层,且断层未断至浅层,使得东三段成为该构造带油气富集的主要层位;仙鹤地区沙三段顶部和沙一二段存在稳定分布的厚达百米的泥岩,形成该区的超压封盖层,所以主力烃源岩沙三段生成的油气大多运移至邻近储层中,形成自生自储油气藏。

4 沉积相带展布与储层发育程度控制油气藏的展布与富集

按裂谷发育阶段,古近纪盆地演化可分为初陷、深陷、持续裂陷-衰减期三个时期。由于裂谷断块活动的阶段性、持续性,决定了在裂谷发育的不同时期,形成各有特色的沉积体系,它们在平面上自湖盆边缘向中心伸展,在纵向上相互叠置,构成多层次、大面积分布的储集空间。

滩海地区储层成因类型丰富多样。古近系发育扇三角洲、三角洲、湖泊等多种类型沉积体系,以扇三角洲—湖泊体系为主。这些储层具有多物源、近距离搬运、快速充填、规模小、垂向砂层多、累计厚度大、物性好等特点,为油气聚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东营组沉积相既有三角洲前缘和平原亚相,也有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还有湖泊相。从油气分布与沉积相的叠合来看,油气主要分布在沉积碎屑颗粒较粗的扇三角洲平原与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沉积相相内。显示了沉积相和良好储集层对油气的明显控制作用,临近生烃凹陷的较好储集层对油气的聚集有利。

海南构造北部海南1井东三段处于三角州前缘亚相带,储层比较发育且物性较好,在东三段下部发育一套油气层比较集中的富集段,而位于该构造南部的海南6井,其油源、构造位置和圈闭形态等条件均与海南1井相似,但沉积条件已处于前三角州亚相,储层发育程度明显差于海南1井区,钻探结果东三段未见较好的油气层。

参考文献

[1] 谢忱,海俊杰,刘正军,等.辽河滩海地区原油物性变化规律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10(03).

[2] 赵永斌.辽河滩海笔架岭地区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03).

[3] 崔向东,王仁厚,石敦久,等.辽河坳陷滩海月东油田新近系馆陶组底界研究[J].地质科学.2007(03).

[4] 张方礼.辽河油区40年勘探开发回顾与展望[J].特种油气藏.2007(02).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断层 油气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