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研究

品牌
中国科技博览
2021年07月13日 01:27

电力自动化研究毕业论文范文一:电力自动化中电话通信技术论文-电...

舒贤杰

[摘 要]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极为广阔。在这个信息的时代,我国的各大领域通过电力信息通信,步入了自动化信息系统阶段。但是,针对于当前的电力信息通信网来讲,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从而导致了信息安全漏洞产生。为此,在本文中,通过对通信网络安全进行充分的分析,以此来在结合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以此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1-0118-01

引言

在我国的经济中,电力行业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伴随着我国科技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而带动了电力行业逐渐的向信息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但是,针对于当前我国电力行业中的电力通信自动化系统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信息安全漏洞,从而直接影响着我国通讯信息行业的发展。因此,本文着重的对电力通信信息安全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以此找寻出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安全问题的强化与解决。

1.电力通信的特点

在实际的电力行中,通过充分的运用电力通信,以此来助推了无线网络性能的全面提升。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电力通信的实时数据是我们传输与运用最多的数据。针对于实时数据来讲,其就是在传输过程中,具有时效性的、及时性的信息数据,不允许存在延迟效应。针对于信息数据而言,其可以分为两种数据,一种是上行数据,另一种是下行数据。针对于上行数据来讲,可以通过无线设备对其进行管理。针对于下行数据而言,其由于信息资源数据过多,在整个传输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实时监控,在监控的过程中,还要随时的做好监测结果的实时记录,以备在以后的数据分析中,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在电力通讯系统中,还有一种非实时数据,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由于其可能存在着大量的信息数据,从而制约了信息传输的速度。但是,在电力数据的分析中,由于非实时数据不存在及时性原则,允许存在一定的延迟效应,在时间上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因此,可以适当的对其进行调控,以此来对巨大信息量的传输进行缓解压力。但是,针对于非实时数据而言,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必须要求其具有较高的保密性,因此,在对非实时数据进行传输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其的信息安全性,有针对性的对其提出相应的措施,确保信息安全性的有效提升。

2.电力通信自动化信息的防范工作

在当今我国的电力行业中,电力通信自动化信息系统已经普遍的运用在了电力行业中,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其承载着海量的网络数据传输任务的同时,还必须要兼顾着过滤网络信息内容的任务,其系统运行相当复杂。但是,当前依然存在着网络信息安全漏洞问题,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因此,一定要采取有效的相关措施,来对信息的安全性进行进一步的保障。针对于电力通信自动化信息的防范而言,其最主要的就是对无线终端与中心站的控制与管理。针对于中心站而言,其就是信息传送的源头所在之处,只有充分的保障了电力通信中心站的正常运营,才可以有效的实现电力通信系统对信息的准确与顺利的传输,确保其的安全性。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充分的控制与管理:

其一,管理方式的革新与完善。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管理方式也一定要与时俱进,一定要结合现代新型的技术手段,来加强对通信设备中心站的管理,严格的对指令的传递进行科学管理,确保传达指令信息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要特别加强对接收装置各个连接口处的防范工作,因为此处是最容易泄露信息的地方,以免接口处出现安全隐患。

其二,安全防护角度。当前我国用来抵御外来黑客入侵系统最为只要的手段就是防火墙的使用,并且应用的效果良好,值得应用于电力通信自动化信息的防范工作中,以此来对软件运行的安全性进行有效的保障。其中,可以将软件运行的安全性总结为下面几点:第一,进行身份认证,限制无关人员访问系统,运用科学有效的认证方式,加大身份认证的识别率,建立身份认证系统,确保系统的科学性、计算有效性、合理性、保密性、不可传递性等功能。第二,为了可以有效的降低黑客攻击的风险,一定要进行有效的网络管理,通过运用密码或是指纹等方式,来对客户身份进行确认,同时,针对不同密级的文件进行加密,以此来实现信息多层次的安全防护。第三,实现所有子站的统一管理,避免数据在连接站出现差错。

3.电力自动化无线通信的加密设计

3.1 多层次加密设计

针对于当前我国的网络加密方式来讲,其种类繁多,其中包括混合加密、端端加密以及链路加密等等。在众多的加密方式中,科学选取采用合理的加密方式是关键所在。针对于链路加密方式而言,由于其可以有效的抵御流量的分析攻击,因此,受到了传统电力通讯自动化系统的青睐,并多数都采用这种方式。伴随着科技信息的快速发展,对电力通讯自动化系统的传递的速度、传递的容量、安全性、技术性都给与了新的要求,由于链路加密的节点众多,严重的影响了传递的速度,同时,若在传输过程中,在某个节点黑客要是对其进行攻击,会严重的影响到整个的电力通讯系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无法满足当前电力通讯自动化系统的要求。此外,还要有针对性的在加密管理中对每个节点间实施解密算法,并且,每个节点都存在密钥,对其进行管理难度极大,不利于管理,链路加密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电力通讯自动化系统需求。因此,为了可以更好的保障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以及传输速度的要求,现在都采用多层加密方式,其主要就是通过对服务器及客戶端等系统中,都对其进行采用加密算法,以此来确保其可以全面覆盖并嵌入到整个电力通讯自动化系统中,从而实现系统中任何程序与数据流都进行了软件加密,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升了传输速度和质量,实现了网络层与应用层之间的通信加密。

3.2 加密算法

在当前我国的应用层加密中,其主要是采用了摘要算法。针对于摘要算法来讲,其可以实现数据流的分段摘要计算,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保障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可靠性。SCADA 系统技术比较成熟,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在进行实时数据传输过程中,其主要是针对于所所传输的信息数据是否被篡改或冒名重发,对于信息的泄密却不是很在意,但是对整个系统的传输质量不会造成影响。MD5消息摘要的数据段校验是当前所作出的处理方式。例如,所发送的信息为A,其密钥为B,接收方在信息加密校验过程中,如果不慎将MD5(A+B)丢失了,也对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造不成安全隐患。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采用的是密钥计算,就需要对MD5(A+B)进行优化计算,才能有效的确保数据的完整独立性与可靠性。因此,针对于MD5而言,其的计算方法效率更高,具有一定的抗修改性,在不具备完全加密的一般算法场合中也可以进行采用,所以,MD5的特性完全符合现代电力通讯实时性的需求,再加之其不需要特殊密钥管理,从而已经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电力通信系统信息安全漏洞防范模式。

4.结语

综上所述,有针对的对电力通讯自动化系统中的漏洞及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就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的,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一定要更加的注重对系统的加密强度进行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多元化安全防范对策,来确保我国电力通讯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安防需求。

参考文献

[1] 谢振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探索[J].通讯世界,2017,(03):184-185.

[2] 李玉淑.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如何确保信息安全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9):64-66.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 信息 数据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