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网络的运维管理简介
张晓斌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支持,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为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發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考验,调度数据网络的运维管理也亟待改进。本文通过对智能电网对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影响,阐明了调度数据网络运维管理模式改进的必要性。针对调度数据网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电网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对提升电网调度数据网络的运维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数据;网络运维
中图分类号:TM73;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1-0079-01
1 导言
电网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必要的基础设施,是国家能源供应的重要保障。维护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为社会经济提供充足的能源供应,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电力生产工作的可靠进行离不开电网调度的大力支持,电网调度保证了电力用户电能的安全可靠供应,对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意义重大。
2 调度数据网络的基本结构
2.1 核心层
核心层是电网调度数据网络的核心主干,其主要功能在于依靠其高性能的网络设备以及可靠的网络拓扑结构实现通讯数据的高速转发,从而为系统提供搞笑可靠的传输结构。省级调度和地区调度的核心路由器、双平面路由器以及备用调度路由器是该调度数据网络的核心设备。
2.2 汇聚层
汇聚层作为接入层各种设备的结合点,其主要功能是将接入层所有设备的全部通讯数据传输到核心层,该部分要求对数据交换的处理能力和交换速度较高。该电网调度数据网的汇聚层有地区调度下属的集中控制中心、县级调度的汇聚路由器构成,通过接入层设备的集合操作,从而尽可能设备、接口以及链路数量的目的。
2.3 接入层
接入层的各种设备是调度数据网络中和发电厂、变电站以及电力用户的设备直接对接的设施,其主要功能在于实现电力系统各功能节点的业务接入。该调度电网的接入层主要包括各类发电厂、地区变电站的网络设备,承担了电网调度网络数据采集的任务。
3 电网调度数据网络应满足的要求
3.1 电网调度数据网络的通讯报文的传输时间要求越来越高
电力网络报文的传输通常按照IEC61850进行,有着更为严格的传输时间要求,传输时间的计量单位提高到毫秒级,因此在调度数据网络系统的数据通讯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减小数据通讯的传输延时时间。
3.2 电网调度数据网络的通讯设备的性能要求进一步提高
由于电力网络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更多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接入调度数据网络中,网络通讯数据量增大,通讯负担大大增加,网络设备需要容纳更多的数据传输量,能够更为迅速地实现数据转发,同时调度网络还应具备更为高效更为可靠的网络对时功能和数据流量控制功能等,从而确保各项功能系统不会相互冲突,同时,由于电网对调度系统网络可靠性的要求,网络设备还应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确保设备的长期可靠运行。
3.3 电网调度数据网络对网络通讯带宽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电力系统智能管理业务的不断增多,原始的调度数据网络10M以下的带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要求,已经成为系统网络通讯传输的阻碍,100M及以上的网络链路已经逐渐出现并取代原有的链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更高的带宽将成为趋势,千兆以太网将成为主流。
4 调度数据网运维管理存在缺陷分析
4.1 调度数据网络在职责分工方面的缺陷
(1)从职责分工上讲,调度数据网络运维受大运行体系建设的影响较为严重。首先主站和分站作为运维工作的两部分,主站部分的功能也为主要通过调控自动化室完成,分站部分的业务由自动化室调配到变电检修部门。通过相应的职责的变动,一方面促使自动化工作人员摆脱了繁琐的分站运维工作,从而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网络的优化管理,此外,原本的工作得到简化,检修工作人员的业务流程得到优化。这样调度运维体系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工作流程得到细化,自动化人员的工作思维也转变了,更多的工作从技术方面脱离,转变为管理工作,整个运维体系得到全面协调。
(2)基于调度功能结构优化和地县调度专业融合工作的推进。调度控制中心规整了系统的业务范围,明确了各专业的分工,班组协作班长负责被细致分工的调度数据网络管理模式所替代,人员不足的现状逼迫单位只有一位调度数据负责人员负责调度数据网络工作,从事各相关专业的协调,确保运维任务的完成。
(3)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不断的有新的网络设备加入调度网络,造成运维工作任务不断加重,为帮助解决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缓解数据网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确保其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规划管理工作中,可以设备供货方协调采购技术支持服务,聘请维护工程师,补充调度数据网络运维工作的不足。
4.2 调度数据网络安全管理的缺陷
调度数据网络的调度业务众多,直接关系着电网的可靠运行,因此要求其安全性要有保障。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国家电网制定了新的安全防范制度,地县级调度部门获得了更多的安全管理权限,原始的安全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安全制度标准,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运行管理制度下的访问控制管理对原有的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专业的接纳,使得业务流程得到简化,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调度数据网络应落实访问控制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行事,对工作人员、电力用户以及第三方的行为进行规范。访问控制主要涉及用户管理和设备管理,用户管理主要依靠用户权限控制和密码控制等方法进行,通过对用户权限的限制,满足电网大量用户的访问,实现精益化管理;设备管理主要对设备从网络的物理和逻辑方面进行限制,实现内外网分类、专网专用,杜绝外部用户的非法入侵,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
4.3 调度数据网络技术管理的缺陷
随着设备采购的规范化管理,如今招投标工作中包含了调度数据网络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电源、接地以及安装环境等标准也随着机房管理制度的完善而从技术管理中剔除,在智能电网背景下,为管理决策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是技术工作的重点,通过调度数据网运行管理报告的准确制定,对系统运行数据科学分析,为方案设计、技术改造和大修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结束语
在现阶段我国的电力调度数据网络运维管理工作仍然处在初始阶段,在经验和理论方面还比较欠缺,系统的管理应用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对电网调度管理架构进行了介绍,从电网业务需求和实际运行维护出发,全面分析了调度数据管理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其管理工作在多方面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首先根据电网智能化和体系化建设的要求,明确运行维护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其次,根据智能电网的需要,完善现行的管理制度,优化相关业务流程,不断完善调度数据网络的运维管理,同时还应针对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元,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再次,对于技术管理应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倒管理方面,去除不适合系统发展趋势的规章制度;最后,要加强系统的运维保障,提高调度数据网络的抗灾和容灾能力,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刘惠群,管春伟,周超群,王文刚.提升电网监控缺陷处置效率的方法[J].山东电力技术,2016,(11):54-57.
[2] 马军,施佳锋,张宏杰,王平欢,尹亮.宁夏电网调度数据网网络管理省地一体化研究[J].宁夏电力,2016,(05):3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