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艺及质控控制措施
沈扬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一现状在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一定压力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对建筑工程进行高效的管理,确保建筑工程在完工后,其质量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而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就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进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1-0199-01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1 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进行控制,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以满足人们的要求。这是由于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而对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有效控制,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因此,企业与工程项目部相关工作人员应重视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控制工作,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1.2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而竞争能力是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的前提条件,是保证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通过对建筑施工技术质量进行控制,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确保建筑工程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进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2.1 人员因素
人作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组建者,工程建设规模越大、人员配备越多。在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面,因工作复杂程度较高,施工单位需要配备较多专业的、素质高的工作人员来共同负责此项工作。但一些施工单位不注重质量控制工作,未配备充足的工作人员或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专业知识匮乏等因素的存在,均会影响工作人员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效果。
2.2 材料因素
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建设基本组成部分,施工材料质量直接决定建筑工程质量,同时也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的关键。一些施工单位采购劣质施工材料或存在材料规格、不符合工程建设要求等情况的发生,同样会影响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工作。
2.3 机械因素
建筑工程规模大、工程量大、工艺复杂等特点,决定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运用到各种机械设备,而机械设备选用不当、机械设备存在故障、机械维修不到位等因素的存在,均会影响机械设备使用效果,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下降。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中,受施工机械因素控制不到位制约,必然会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3 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措施
3.1 防渗漏施工技术
(1)门窗防渗漏技术
建筑项目中门窗属于活动构件,处在活动次数多、面积大的位置,门窗出现渗漏的概率高。由于门窗与建筑项目的美观性直接相关,因此门窗的防渗漏施工时,既要考虑到房屋整体建筑的防渗漏功能,还要考虑到建筑整体的美观性。在实施外墙铝合金窗的防渗漏施工时,要选择符合国家规范铝材,严格依照施工图纸安装,并在门框安装结束后,填塞防水砂浆和干硬物等进行处理,依照2∶1的比例实施分层填塞,之后检测门窗的防渗漏性,如封闭室内,查看门窗是不是有风进入,当检验没有渗漏后才算完成门窗的防渗漏施工。
(2)屋面的防渗漏技术应用
屋面结构多样复杂,有较多的转折点、交接面,以及细部节点等,从而使得结构受力情况复杂,致使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无法准确计算和控制各部分的受力情况,使部分转折点、交接面等较脆弱的部位出现应力集中,导致出现裂缝。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前,施工人员要检验屋面的基层,如果发现有凹凸的位置要实施凿平或填补。在配备防水混凝土与防水砂浆以前,要清洗干净细砂与石头,把里面的杂物清除干净,当水泥灰、细砂与石头混合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最适当的水灰比实施搅拌,如果含水量太少容易出现裂缝现象,太多则会影响养护时间,影响施工工期。
3.2 钢筋施工技术
(1)钢筋的绑扎与安装技术
建筑主体工程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包括板筋、梁筋和柱筋3个部分。在绑扎板筋时,应当先绑扎定位钢筋,再在定位钢筋上画线分档,然后再安装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由于板筋在绑扎安装时极容易被踩塌变形,为了防止钢筋发生位移,需要设置撑脚和混凝土垫块,撑脚间距最好为2.5m。梁筋的绑扎安装应当先安放受力筋,再安放次梁受力筋以及架力筋,然后画线分档放箍筋绑扎,接头位置应当相互错开,其长度和锚固长度都要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
(2)钢筋焊接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钢筋接头的焊接,通常有焊接接头和绑扎接头两种方式,在进行钢筋焊接之前,必须先依据施工要求以及现场施工条件,通过试焊合格之后才可以正式焊接,并且执行焊接工作的焊工,必须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
3.3 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作业在整个房屋土建工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房建施工的根本环节,但是在具体的浇筑作业中,混凝土的浇筑面常会出现泌水现象。实际上,水分的含量对于整个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隐患。混凝土在浇筑之初,由于水泥的作用会释放出很多的热量,这就会导致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持续提高。然而随着浇筑作业的完成,混凝土的温度就会逐渐降低,正是由于这种温差的存在才会使得其内部拉力过大,进而导致混凝土组织断裂出现裂缝。所以,在混凝土施工时,要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温度的影响,所见温差,降低拉力。尽可能发挥混凝土的强度优势,增强其对与温差拉力的承载力,在混凝土浇筑中如果4小时后其表面有裂纹出现,就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二次浇筑或者压光,以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合格达标。
总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建筑业作为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其的要求及标准日益提高,其工程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所以,为了使工程施工更加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所有参建单位及人员都要互相协助、共同努力,重视对工程现场的管理与控制,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以及相应的规范标准,进一步促进建筑企业整体实力的提高,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栋.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7):51-52.
[2] 张顺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214.
[3] 陈俊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4):83-84.
[4] 傅尊金.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质量控制措施解析[J].江西建材,2016,(03):122+128.
[5] 李浩明.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信息,2012,(31):3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