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苏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思考

品牌
科学家
2021年07月23日 00:46

建设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

龙彦伶

摘 要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水利部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提出了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江苏省具有良好的水资源禀赋和水生态条件,但由于城市化进程快,城市布局密集、人口密度大,工业和农业发达,单位面积出产的经济总量大,排污量也大,水生态环境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在江苏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用水条件下,河湖水系难以承受人口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为实现江苏水资源水生态的代际均衡转移,从而保障江苏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江苏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已刻不容缓。为此,分析了当前江苏水环境的现状,并从国外水生态建设经验中获得启示,提出了江苏水生态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6-0020-03

1 江苏水环境的现状分析

1.1 江苏水环境概况

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湖众多,其中平原和水面所占比例之大位居全国之首。江苏跨江滨海,水网密布,长江横穿东西425km,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718km,有淮、沂、沭、泗、秦淮河、苏北灌溉总渠等大小河流2 900多条。全国五大淡水湖,江苏拥有太湖和洪泽湖两个,此外还有大小湖泊290多个。如此自然地理条件表现出全省良好的水资源禀赋。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中部,处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州,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东濒黄海,海岸线长954km,隔海与韩国、朝鲜、日本相望,江苏是一片被江河湖海所润泽的土地,孕育出善于吸纳的长江文化、朴实敦厚的大运河文化、敏慧灵动的太湖文化和胸襟广博的黄海文化。这些显著特色的水文化为江苏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精神食粮。

1.2 江苏水环境特点

2015年,江苏人均GDP已经达到8.8万元。根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江苏已经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同时,江苏经济结构加速演进,总体上已跨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后期”阶段的门槛。全省GDP达到76 086.2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但单位GDP水资源消耗量仍然处于高位。近些年来,江苏万元GDP用水量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江苏全省大量的水资源消耗直接导致废污水的大量排放,水生态环境的纳污压力居高不下。

根据江苏省2011年—2015年水资源公报和环境状况公报相关数据显示,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轻度污染。全省饮用水采用集中式供水为主,主要以地表水水源为主,并集中在长江和太湖取水,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9.98%,全省饮用水标准高。这得益于江苏雄厚的经济基础所提供的优质社会

保障。

2 国外水生态建设的经验启示

我國在经历高速发展的三十几年中,环境的代价付出得太多,走过的道路与国外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过程是一样的,国外优越的环境现状,得益于其对水生态治理多年的摸索和经验积累。同样,他们所运用的方法和技术值得我们在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加以

借鉴。

2.1 国外水生态治理工程的实践经验

1)调水引流方法。调水引流工程的成功经验以美国在五大湖区取得的效果较为突出。五大湖区因大部分水体流动性差,难以更新,为维持湖区生态平衡,采用调水引流进行生态修复是最直接的办法。这种工程措施实现了五大湖和其他流域之间的沟通,虽然对湖水位的影响较小,但改善了五大湖区的自然流态,从而实现了湖水水质的改善。

2)截污治污措施。美国科学家利用反硝化作用来改善微生物生存环境和条件,在马里兰州、俄勒冈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取得了对水体中氮污染截污治污的成功,修复了当地脆弱的水生态环境。

3)河湖清淤方法。美国的石头河清淤工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是有两个因素,其一是因为该河为城市性河流,其二是该河的清淤牵涉到上下游和左右岸的问题。这项工程最终实现了两个重要的目标,即河道水质得到改善,河道基础设施得到了保护。

4)生物控制方法。美国西南部在解决芦竹入侵方面是一个成功案例。人们使用了综合的生物控制法,引进了一种黄蜂,它是芦竹的天敌,最终将芦竹疯狂漫延得到控制。

国外在生态治理工程措施方面思路广、方法多,但主要还是运用传统的工程技术,只是提升了工程的系统性。以当前我国工程技术领域的水平,以上经验完全可以在我们工作中加以借鉴。

2.2 国外强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经验

1)管理体制上的演进。美国、欧盟等国家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治理,纷纷建立起以整体流域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了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机构。

2)水生态环境的规划与立法。在国外发达国家,编制流域综合规划是流域管理机构最核心的工作。编制好的规划目标和指标具有法律效力,严格指导支流和地方的流域管理工作。

3)生态补偿的经济措施。莱茵河流域管理机构与欧盟建立辅以经济手段加强流域生态管理,对水生态治理不达标国家,欧盟委员会采用经济手段进行处罚。澳大利亚则以联邦政府补贴来推动各省的流域综合管理。加拿大哥伦比亚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则是把该流域水电开发的部分收益直接补偿原住居民,以激励流域范围内居民提高生态保护意识。而南非在保护生态方面的做法更趋人性化,类似我国的扶贫政策,鼓励社会弱势群体从参与流域生态保护中获取收益,这为解决社会就业提供了一定的渠道。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国外在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主要依靠立法并采用经济调控,有效地促进了水资源管理工作。

2.3 国外推进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

世界发达国家也都经历了逐步城镇化道路,也都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这些国家充分认识到了城市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性,尤其是水生态、水文明对于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使得各国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生态治理,为此地积累了成功的endprint

经验。

1)重视城市水环境保护和修复。在法国,所有超过2 000人口的市镇都建有一个污水处理,对污水处理不能达标的地区,政府将不断增加征收水源管理费,以促进这些地区尽快达标;而美国则是严格限制污染型企业的发展,反而大力发展污水处理厂。日本和新加坡在城市污水和废水深度处理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再生水(中水)的利用各具特色。

2)重视城市节水管理。美国环保局颁布了城镇公共用水的“节水规划指南”,对不同规模公共供水系统提出了不同的最低限度的节水措施和规划;加拿大多伦多从1997年开始实施健康住房工程, 通过推广节水用具,使耗水量减少到传统家庭的一半;日本大多数工厂都是废水循环利用,满足直饮水之外的其他用水需求;印度则开发了很多雨水收集和输出系统,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景观。

3)重视公众参与。城市水文明建设与百姓息息相关,其成败也取决于能否调动起全社会的积极性。在德国,环保教育已经直接写入联邦中小学教育大纲;美国的密歇根的凯洛格基金会资助建立了地下水教育项目;加拿大由参与水管理感兴趣的个人和组织组成的水资源管理协会通过举办论坛来促进水的可持续

开发。

3 江苏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江苏是沿江沿海发达省份,对外开放早,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全民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足以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朝着更高水准迈进。

3.1 确立水生态文明的现代发展理念

1)强化工程领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渗透。比如在城市规划上,要对城镇人口规模控制在当地水资源可利用范围内。

2)建立突破政府部门间利益壁垒的生态共同体。必须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互动和协同。应该从政府顶层设计上做好全面协调,搭建一个完整的政府机构平台。要建立起健全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形成政府导向明确,社会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

3)克服政绩效应对水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区域性和长期性,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全局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不能用短期的经济指标来衡量。要纠正政绩评定标准,要借助十八大提出的“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重新制定政府各部门的政绩考核体系,将水生态保护纳入政绩考核范围。

4)建立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新理念[1]。提高全社会对污水回用、雨水和海水淡化利用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的接收程度。在江苏,应该按照区域水资源特点,选择性地对污水回用的处理做出合理布局。在苏北地区的污水回用应将农业灌溉作为首选对象,而在苏南地区和城市中的污水回用,重点将工业用水和市政、境观用水作为首选对象。发挥政府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充分利用市场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开发非传统水资源领域

中来。

5)建立起基于复杂系统观的现代水资源综合管理体系[2]。由供用水管理向面向全属性功能的资源管理转变,确立以维护水资源自然、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全属性功能的管理目标;由一元行政管理向多元化主体协同管理的转变,探索建立“政府—市场—公众”三位合一的水资源管理新体制;由事中监督管理向基于整体控制的系统管理转变,调节水资源管理的重心适当前移和后置,提高管理效率;由常态管理向常态与应急相结合的机制性管理转变,以提高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而发生极端气候事件时的应对能力;由粗放式线条管理向基于完整信息的精细化管理转变,全面提升管理方案定量化、技术标准科学化、监测计量数字化、管理行为规范化的管理手段。

3.2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

1)加强水资源保护顶层设计,保证水资源代际平衡。在当代水资源管理中既要利用市场机制来有效配置稀缺的水资源,但也要考虑到“后代人”对水资源的

诉求[3]。

2)加强水环境工程治理,维护河湖生态平衡。要充分尊重原自然水系格局,减少人为调整,重点推动河湖水系贯通,需要优先改善水动力条件来修复河湖生态廊道[4]。如苏州城市内河治理正依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采用工程措施来恢复城市水系“自流活水”功能,其工程效果需要时间来验证,但技术的可行性已经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

3)关注农村水环境,探索农村水生态治理新途径。探索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模式来统一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保障农村灌溉供水管网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贯通[5]。严控农业化肥和农药用量,要在全省大力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和智能施肥机具,加强规模养殖场的污水处理监控,减少农村面源水污染

程度。

3.3 减轻水资源的承载压力

1)调整产业结构,利用节水机制倒逼产业转型。要抓住江苏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特点,尽快调整产业结构来改善水环境。提升第三产业比重,重点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减少工业对水资源的依附压力,实现全省水生态环境朝可承受的健康方向

发展。

2)引领环保产业技术攻关,推动水生态良性发展。江苏是教育科技大省,科技资源丰富,可借鉴新加坡对污水处理技术和中水利用的推广经验,逐步提升环保产业市场份额,让更多的环保产品服务于水生态治理,使入河污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有效保障各类水域的水环境容量处于合理范围,为水生态的良性发展提供

支撑。

3)借力城镇化进程,谋划城乡水生态建设。在加快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和农村水环境的治理同步。可借鉴日本在滋贺县琵琶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推行的三种污水处理模式,实现城市和农村水污染治理的全覆盖。在城市发展布局上更要科学论证,合理规避过境水资源的污染风险,保障城镇用水安全。在城镇用水环节上,可加大政府前期介入力度,比如在房地产领域大力推行精装房屋模式,集中安装节水器具;在污水处理方面,可建设小区雨水收集和小区小型污水处理的循环用水设施等。在培育产业方向上,可由政府引导开展城市小区间景观水系连通設计规范研究,真正从城市单元细胞上打通活水网络,助力城市水系endprint

连通。

3.4 加强水生态文明的能力建设

1)健全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水生态监测评价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加强监测能力和全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控制监测网络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共享平台,加强水利部门和环境部门的水信息共享,利用遥感、物联网等先进技术进行水生态监测

评估。

2)引入市场化水治理机制。尽快探索符合江苏特色的排污权交易平台,促进交易平台、排污权初始分配和排污权交易定价的市场化。积极响应水利部开展的水权改革举措,将取水权能的配置和再配置逐步交给市场,减少政府在管理水资源工作的交易成本[6]。促進多元融资渠道,大量吸纳社会资本投入水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充分发挥市场在水生态治理方面的积极

作用。

3)提升全省水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推进涉水事务一体化、城乡服务均等化、社会服务标准化、管理队伍规范化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建立起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等涉水事务的一体化管理平台,建立完备的水环境信息网络共享平台,以保障城乡供水、水生态和水环境

安全。

4)创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模式。扩大公民对水的知情权,建立水资源、水环境信息发布机制,及时更新水质量、水资源信息,让更多水信息让社会公众所接收,增加全社会对水资源的危机感,加大社会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可探索在全省制定水情教育规划纲要,使水情教育真正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覆盖各阶层,影响全社会。探索利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宣传平台,做实节日活动内容,借助现代媒体资源提升节日影响力,充分唤起社会公众的节水意识,使水生态文明建设深入

人心。

4 结论

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刚推行不到几年,但社会效应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全面推动生态工程建设,制定了建设碧水蓝天的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江苏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在了前列,但仍然停留在政策层面,本文提出了一些适合江苏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点建议和思路,但还应该从水生态文明考核指标体系、生态环境价值理论、生态补偿机制等涉及全局性的问题上开展研究。本文由于对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料搜集有限,对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相关理论运用不足,提出的对策有待进一步研究和

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凯.水资源循环经济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2-43.

[2]刘宁,王建华.现代水资源系统解析与决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34-237.

[3]陈康宁,董增川.基于生态经济理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探讨[J].水科学进展,2007(11):923-929.

[4]张建云,王小军.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水利,2014(7):1-4.

[5]刘茂林.让小农水走出年年修年年坏的困境[N].中国水利报,2015-3-12.

[6]周凯,李鲲,姜辰蓉.排污权交易难题待解[J].半月谈,2014(12):46-47.endprint

家电之家©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水资源 文章 流域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